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历程的研究 ,在方法上必须强调“过程”和“结构”两个关键词。“过程”展示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轨迹和脉络 ;“结构”是可分为对象的结构、思想思维的结构及其政治经济学理论著作编排顺序的结构。根据这一方法 ,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 ,按其创作的年代 ,可分为以现实批判为主的创作前期、以理论体系批判为主的创作中期和创作后期三个时期。可以说 ,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是全面理解《资本论》的重要的理论档案。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 ,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经济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问题普遍显示出理论上的热衷,但其研究与马克思本人的研究大有异趣。本文以马尔库塞为例,试图从研究的角度、对象、方法、结论等方面比较其异化论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之差异,以加深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分析、评述和批判,初步形成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基本轮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劳动为核心论题,从3个方面阐释了他的劳动思想:揭示劳动对人的生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构建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借助对国民经济学的“劳动”的批判,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剖析,论述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的初步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创的劳动思想研究为他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第三笔记本第三个“补入”的第六点,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为什么在手稿的最后突然想到批判黑格尔?这是理解全部手稿逻辑方法的一个无法回避而非常重要的理论难点。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多数论者...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经济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发生地。《手稿》的变革是通过经济哲学的过程实现的。在《手稿》中,经济哲学的思想表现在人道主义对经济学的批判和经济学对唯心辩证法的改造的交织,因此,《手稿》获得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国内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形成了“人道主义”的共产主义与“科学”的共产主义的对立。这种观点是对马克思思想进程的一种曲解。事实上,《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未来社会观的新探索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共产主义理论并非“截然不同”或“根本对立”,而是一脉相承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继承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观的基本思想,揭示出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现实力量以及现实途径,还延续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未来社会观的表述方式,通过对异质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阐明共产主义理论。另外,《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均立足于唯物史观、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阐发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准确地理解上述关系,有助于恢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观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史上应有之历史地位,更加全面、透彻地领会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虽然摆脱了早期研究中“成熟”与“不成熟”两极对立的观念,但“相对不成熟”的结论却并未从整体性上真正把握《手稿》的性质。依据“以文本为本”的观念,应当转变研究《手稿》的观念与方式,亦即超越“理论前见”与“分析目的论”,回到《手稿》本身,在经济学与哲学的统一研究中既能够发现《手稿》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最初文本的“秘密”,同时也能够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现实生活之“源”与哲学批判基础之“流”的统一中探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8.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主要成果,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赖以探讨新世界观的基本理论。正确评价这一理论,对于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尤其是揭示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过程,辨别唯物史观的真谛,是不无裨益的。一毋庸讳言,异化思想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的一条重要线索,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不能回避对这一线索的考察。概而言之,它与马克思的“两度转变”、三个阶段相一致,其演变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唯心主义异化论阶段、唯物主义异化论阶段、过渡性的劳动异化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通过批判、扬弃黑格尔思辨的主客体思想,唯物地阐明了主体—客体的辩证法,为创立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基础。因此,深入考察和探讨《手稿》的主体—客体辩证法思想,不仅对于研究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形成史有直接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澄清当前哲学论争中的一些问题也有现实意义. 一、对黑格尔思辨的主客体思想的批判、扬弃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之所以强调“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这样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而且从根本上说来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对待黑格尔  相似文献   

10.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共由四节组成,包括两大内容——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探寻.马克思颠倒了17世纪由具体到抽象的经济分析方法,采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利用这种方法,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入手,对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将以往经济学的历史线性结构解构,并将生产各要素按照有机结构重新整合,发现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1.
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是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直接思想资料。从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反工人阶级立场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历史暂时性的揭示以及对私有财产的本质的剖析,论述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尔库塞学术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学说成为马尔库塞学术思想的理论契机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开始的。通过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尔库塞解决了许多萦系在内心深处悬而未决的问题,找到了马克思思想"具体哲学"的理论基石。在对马克思学说的深入分析中,马尔库塞初步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将经济学和哲学研究相结合的第一次结晶:经济批判是哲学批判得以展开的基础,哲学批判是经济批判的理论提升,社会批判是经济批判和哲学批判的双向展开,只有在经济哲学的视域中解读才不会人为地造成对它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
从现有的文本结构来看,(liu年经济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运用他当时的哲学观点概括其经济成果的最初尝试。对于(手槁脚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国内学界往往只看到后者对前者的显性统摄,而未能发现前者对后者的隐性影响与制约。具体到其中著名的异化劳动概念,国内学界更多地是从社会批判的理论视角来挖掘其“深沉的道德力量”,而忽略了它原初的经济学语义:抽象劳动。文本显示,(手稿》中的“抽象劳动”概念实际具有雇佣工人的“谋生活动”和创造财富的“一般劳动”两重含义;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展开,马克思对“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本世纪30年代初发表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讨论。资产阶级思想家把《手稿》称之为“新的福音书”,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顶峰”。因此,提出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青年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老年马克思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从而制造“两个马克思的对立”,即《手稿》的青年马克思反对《资木论》的老年马克思,否认马克思的思想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黑格尔劳动观的合理内核的阐发和对它的唯心主义实质的批判否定,以及由此而生发出来的关于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的天才思想,是马克思深入地剖析作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产地和秘密”的《精神现象学》所取得的伟大思想成果。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马克思的异化范畴与黑格尔的异化范畴的联系与本质区别的钥匙,揭开了马克思如何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以黑格尔的历史观为直接理论前提而创立崭新的世界观的秘密。研究马克思《手稿》中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批判、改造和继承,是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来受到学界关注。关于《手稿》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究有二:一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二是认为《手稿》虽有雏形但不成熟或是一部过渡性著作。认为《手稿》的内在逻辑是一个以人本主义逻辑为主体的多重复杂的逻辑结构;文本框架重组维护了文本的内在统一性,为《手稿》的版本结构、理论内涵、逻辑主线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便利。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外化扬弃观点、费尔巴哈人的异化扬弃只是精神枷锁的解放观点持有批判态度,完成了对二者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生产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自身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四个方面阐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劳动本体论是贯穿于《手稿》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和对共产主义问题的论述都是从此出发的。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在思想资料上无疑是受到了黑格尔的形响,但主要是来自于他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及其现实的私有财产关系的批判研究。正是超越了把劳动仅看作财富源泉的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揭示了劳动之于人类的本体性意义,马克思才客观真实地说明了“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世界历史,揭露了异化劳动是“有害的、造孽的”,证明了扬弃了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劳动本体论是贯穿于《手稿》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和对共产主义问题的论述都是从此出发的。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在思想资料上无疑是受到了黑格尔的形响,但主要是来自于他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及其现实的私有财产关系的批判研究。正是超越了把劳动仅看作财富源泉的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揭示了劳动之于人类的本体性意义,马克思才客观真实地说明了“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世界历史,揭露了异化劳动是“有害的、造孽的”,证明了扬弃了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早期的唯心主义思想同客观现实冲突不断,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促使马克思哲学思想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实践”引入哲学批判,实现了哲学的“观念本体”向“实践本体”转变;提出“物质生产”决定作用,用唯物史观对唯心史观进行了革命性改造;通过“异化劳动”新阐释,科学地预见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新时期,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变革的内在逻辑,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