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人误认为岭南古代科学技术落后,尤是一些学者断言唐宋以前岭南“很落后”,为中国“最落后的地区”。①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下面笔者从农业、铸造业、纺织业、航海业、造船业、医学、海洋开发等领域或方面作一初探,诚盼学界同仁给予批评指教。一岭南古代农业和农业科技较为发展。首先,农产品较多,丰富多样,现代岭南人食用的粮食作物、果蔬、禽畜和水产品,在古代大多已经种植或养殖,成于东汉初期的杨孚所著《异物志》所记载两汉之世岭南的果类就有荔枝、橄榄、龙眼、甘蔗、梅、柑橘等10余种;考古发现,岭南秦汉墓葬中已有农…  相似文献   

2.
东汉末年岭南佛教史迹小考程存洁随着佛教东渐史研究的不断深化,岭南地区何时有佛教传播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早年,梁启超曾提出一著名论断:佛教之东来,非由陆而由海,其最初根据地不在京洛而在江淮①。他是较早注意到东汉后期南方江淮一带已有佛教流传的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中国辩证法史,成为哲学界一种新动向,并已经出版了几本专著。在这些著作中,古代辩证法被认为是与古代形而上学作斗争的,并且贯穿古今。例如《中国辩证法思想史》(先秦)探讨了“春秋时期朴素辩证法思想与形而上学思想的斗争”,以及战国时期“辩证法思想与形而上学思想的斗争”①,等等。但是,这个体系有一个基础理论问题未加论证,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有没有形而上学?如果没有形而上学,又何谈古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的斗争史呢?一、形而上学的时代性以及它与朴素辩证法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形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渐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民国中央政府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问题,在历史上创造性地将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和民众教育的普及工作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体系,并作为一项专门的社会事业以有别于古代文教政策语境,制定系统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来予以推进。本文从边疆教育史、民族教育史、地方断代史、政策专题研究等四条研究路径概述学界对民国中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进展情况,并讨论了课题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学人简介     
李庆新 研究员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男 ,汉族。 1962年 10月生于广东揭西。 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 ,其后在广东省社科院从事历史研究 ;兼任广东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农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青年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隋唐史、中外关系史和岭南区域经济社会史。主持或参与“唐代岭南研究”、“明代华南海外贸易与珠江三角洲社会变迁”、“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水运”、“广东通史”等项目研究。合著有《广东通史》古代上卷 (广东高等教育出…  相似文献   

6.
陈文 《社会科学家》2000,15(1):86-90
岭南地区是古代铜鼓铸造和使用的主要地区之一,各类铜鼓都有发现。对铜鼓制作的过程、形状、时间,工艺过去研究得较少,本文对此作了略考。  相似文献   

7.
按传统说法,岭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和港澳地区。文艺学的发生发展,跟文艺实践血肉相联,也踉民俗文化血肉相联,因为各民族民间文艺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岭南古代文艺学的总貌、特征及其在整个中国文艺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很有必要将它放到富有特色的岭南民俗文化圈里来考察。一、岭南民俗文化圈的特色要了解岭南古代文艺学的特征,则需先了解岭南民俗文化圈的特色。有的学者将中国划分为七大风俗文化圈:东北风俗文化圈、游牧风俗文化圈、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青藏风俗文化圈、云贵风俗…  相似文献   

8.
岭南地名中所见语言的接触、浸润与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长栋 《学术研究》2000,(9):102-105
本文通过研究岭南地名的结构方式,在地名群与地名层等不同层面上,追溯岭南古代语言在地理上的接触、浸润与交融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论唐代岭南商业的发展阳旭秦汉以后,岭南地区的商业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与中原地区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直至隋朝,“岭南诸州,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①然而到了唐代,岭南农业、手工业的显著进步,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情景,岭南地区的商业日趋兴盛起...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史学界已争论多年,但至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仅从对云南傣族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存在过的农奴制的研究入手,就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谈几点意见,不当之处,敬请有关研究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广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2000多年历久不衰。目前又是我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广州城市的形成,可以为广州市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供历史依据,也有助于认识岭南地区古代城市形成的模式和演变规律,以及岭南地区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与特点。关于广州城市的形成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广州作为一个聚落(村或城)出现于何时?广州作为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何时形成?  相似文献   

12.
清前期的岭南建筑陈泽泓清代康、雍、乾时期,是岭南古代建筑取得灿烂成就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岭南建筑,在种类上得到空前的扩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地方特色渐趋明显,从一个角度透视了这一时期岭南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一、城镇建设(一)原有城市城区突破...  相似文献   

13.
十分高兴地先期拜读了柯可同志的新作。 我与作者多年同事,常有机会相互切磋,知道他在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相当繁重的同时,对待科研任务堪称锲而不舍。他的著述颇丰,近年来更集中于岭南影视艺术史的研究。《中国岭南影视艺术史》的付梓,可以视作他的自我超越。本书是建国以来关于地区影视艺术史的首部专著,不愧为具有开拓性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 古代的中国文明是逐渐南移的.岭南地区虽然在秦汉时已划入中国的版图,可文化一直是比较落后的.到了唐代,广州及其四周,由于中外贸易的结果,出现了局部的繁荣.但岭南地区就整体来看仍然是落后的.敦煌写本户部残格的一条敕文便反映了这种情况.天授二年七月廿七日敕:岭南土人任都督、刺史者,所有辞诉,别立案.判官,省司补人,竟无几案.  相似文献   

15.
近年的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今就商周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谈些粗浅意见,盼能得到批评指正。我们的商周史,乃至整个古代史的研究,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不仅有史料方面的问题,而且有如何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这两个方面都是不容忽视的。就当前商周史研究情况看,我以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观点问题,似应  相似文献   

16.
西学模式的引进导致了古代文论学科中的批评史与文学史、批评史与批评观念、批评史与文化语境的割裂.研究目的和文学观念的改变必然影响到古代文论学科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古代文论研究中的回应西学问题、学科内在的演化问题、体系构造问题以及书写体例问题都应该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 陶懋炳教授撰写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略》(以下简称《史略》),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712月出版。它的问世,必将对我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起推动作用。这部著作,有下述特色:一、宏观考察。作者对史学史的研究,重视宏观考察,他把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和发展、置于中国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和时代思潮中以及史学与文学、哲学等学科的联系中进行考察,同时注意将中国古代史学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史学发展情况进行比照。这样  相似文献   

18.
还名学和辩学以本来面目──评《名学与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清田教授主持的原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名学与辩学》一书,已由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该书抓住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根本性问题,大胆探索,打破“据西释中”的传统名辩研究模式,提出了名、辩研究的新思路、新体系、新方法。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名学、辩学研究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很长时期以来,在我国中国逻辑史界,“名学”、“辩学”、“名辩学”诸术语都被用来指称中国古代逻辑。但是,什么是名学、辩学、名辩学?它们又何以与西方的“逻辑”同义?这些“中国逻辑史”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惠州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社会科学家》2001,16(1):72-75
惠州是岭南先民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岭南古代宗教活动与众多名人出入的重要场所,近代以来,还成为诸多革命活动开展的地区,因此,惠州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迷人,值得研究与开发.建议开辟"三东"(东坡、东征、东纵)览胜、古遗址探幽、名人凭吊、宗教朝觐、古建筑鉴赏等几条旅游专线.  相似文献   

20.
陈卫星 《天府新论》2009,(1):141-143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是个复杂的问题,它给中国小说理论史的构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深得人心的现代小说观念是中国小说理论史构建者以简驭繁的法宝.但这样的研究带有很明显的"先入之见",不可能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反映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情况.抛弃成见,对历史有"同情之了解",依据史实和史料说话,以"真实"为小说理论研究遵循的准则,是构建较好的中国小说理论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