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生命之源。高校大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精英教育模式构成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传统的育人模式亟待改进,育人理念需要改革创新。2004年,时任山东经济学院院长的刘向信教授率领他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秉承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理念,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创立了情感、激励、嫁接三结合的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着巨大变化。育人过程中的职能分担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问题,又是重要实践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教育优先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社会对育人关注不足,学校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教育缺位等诸多问题。为此,从法律与政策、权利和义务、使命和责任、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力求通过明晰国家、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因素的育人职能承担,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一要素的内在动力,推动高等教育生态育人环境的形成,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和外延建设,促进科学合理育人体系的构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环境育人是教育者按照育人目标的要求,自觉能动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育人教育服务以提高育人效果的一种教育方法和艺术."孟母三迁"是我国古代环境育人最典型的一例,至今,这个典型仍然对我们环境育人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大有启发和教益.  相似文献   

4.
浅谈情感育人作用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育人是十分必要的,情感育人应根据情感特点,把握育人对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情感的变化规律,积极营造情感氛围,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建立全方位情感育人机制,注意把握情感育人与纪律育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第二课堂30多年的发展和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高校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它以学生成长为主线,育人过程集合了情感育人、实践育人、知识育人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设计与经营,需要构建系统的育人机制。其中,就业导向、能力为本的育人目标是育人机制的出发点,保证活动的方向性和整体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育人模式、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第二课堂活动持续运行;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则为活动提供物质供应和精神支持,确保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落实国家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重大战略举措,把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成为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家,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免费教育师范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加强免费教育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应从政策育人、细节育人、情感育人和活动育人4个方面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7.
学生榜样激励机制是榜样教育活动的内在机制,是有效解决不同学生价值观需求的重要形式,具有目标引导、价值观整合、路径依赖性和效应双向性的特点。当前该机制还存在着不稳定、不合理、激励条件不对等、预期价值不确定等问题。该机制的完善应以创新榜样激励教育理念为前提,深化教育改革;以提升榜样激励的竞争性为突破口,构建具有价值预期的机制。围绕着机制创新,常州工学院在榜样激励教育类型、激励教育模式、激励传导机制以及激励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丰富和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对高校社会实践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育人机制的现状,详细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和内涵,并对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立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实践有利于促进德育认知与德育践行的有机统一,实现理论育人与现实育人的良性互动,推动高校育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传统实践育人侧重的是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认知的培养比较薄弱,与校园主流文化脱节。构建以“五爱”教育为载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将“五爱”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一方面丰富了实践育人的内容,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优良的“五爱”校风。将“五爱”与实践相结合,凸显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我国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而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创新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形成合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体现课程价值理论中的育人功能,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意。本文以教育学课程论为基础,结合协同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等,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等五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课程协同育人与成效分析的框架体系,深挖课程协同育人的价值理论基础,构建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协同育人的效能提升路径,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以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色育人实践为例,探讨“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建构的框架、实施路径、实践效果和经验启示。基于“三全育人”的内涵,着力建构育人理念创新协同体系、育人过程要素协同互动体系、育人场域要素协同融合体系和育人主体协同合作体系,并结合十余年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和实践效果,验证“三全育人”协同育人体系建构的作用与价值、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大专学历文凭考试作为宽进严出的教学模式,尚未得到全社会的认同。针对此类教育的学生的特殊性,必须建立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有自己特色的育人机制,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社会通力合作,以达到办学试点的成功,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受助学生优秀品质,成就其自我价值,实现其全面发展。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要坚持资助育人长期性与劳动教育阶段性相结合、资助育人指向性与劳动教育多维性相协调、资助育人引领性与劳动教育互动性相融合等原则,从发挥多元劳动教育主体作用、打造三维一体劳动教育路径、注重劳动实践三位一体建设、健全劳动质量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探索资助育人工作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是真正体现教书育人本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M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推行“以宿舍为单元的本科生导师制”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教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学术引导”等多方面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通过严把本科生导师选聘入口关,明确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规范本科生导师工作方式,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和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良性运行,促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挑战与考验,"全员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新格局,首先应明确全员育人内涵,其次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成效与途径等要求高校全员育人的现实必要性。同时注意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的关系,全员育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高校全员育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等,从而系统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五爱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及人生信念,而实践有利于促进德育认知与德育践行的有机统一.将二者进行结合,构建"五爱"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将"五爱"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自信,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和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在一系列有关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文章中,针对教育对象的成长、成才规律和特征大量用典,呈现出用典育人的生动实践。习近平用典育人内含自身的生成逻辑,彰显着以崇德、劝学、创新和奋斗为主的精神内蕴;囊括了以格局意识法、立志激励法、自我修养法和学思行统一法为主的具体方法;传承与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校网络育人旨在依托网络育人平台,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网络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高校要切实发挥网络育人实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需要构建网络育人提质增效的机制,加强对网络育人效果的测评和监督,探索网络育人成效的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制定一套体系结构合理、指标分配科学、操作运行规范、实践效果良好的网络育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理念的高等师范院校,其自身的内涵和特点要求在育人过程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但当前,一些高等师范院校还存在着社会实践育人内容形式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附属化、社会实践育人途径单一化等问题。根据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对高等师范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提出的新需求,围绕实践育人核心理念,从科学设计教育教学体系、独立设置实践教育内容、积极拓展实践育人途径等方面,探索高等师范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的新路径,深入推进师范类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情感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情感育人的特殊效应就是通过情感的交流,对教育对象实施"情感激发",使教育对象完成思想的转化和升华.在情感育人的过程中,教育者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捕捉学生的思想闪光点,通过网络技术,运用情感育人,发挥情感育人的最大效应,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