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必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法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对内,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需要法律法规保障;对外,法律法规是宣示和维护国家主权的基本形式。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着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形成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治规范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军事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前深度军民融合发展形势下,梳理制约高校军事课程建设发展的各因素,提出新时期高校军事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育方式、置身国防动员体系等方面着手,积极为国防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文章的研究方向,对于高校在"后国防生"时代,抢抓军民融合发展机遇,挖掘自身在国防动员体系中的潜力,助力强军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战争呼唤军事信息人才,军事信息人才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主体力量。信息化战争的对抗从根本上说是军事信息人才的对抗。培养军事信息人才,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必须着力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五力"。"信念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克敌制胜的内在灵魂,"意志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创造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履行使命的根本支柱,"进取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建军强军的重要保证,"合成力"是军事信息人才提升战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强国先强军,强军先育才.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实现“强国梦”的坚强后盾;培养和锻造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则是实现“强军梦”的必要前提.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高性能军事装备和技术迈入了井喷期.那中国科技型军事人才队伍的培养水平如何?与其他军事强国相比,中国军民融合培育科技型军事人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如何?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和改革途径又是什么?等等,这些攸关新型作战力量人才战略工程的重大问题,亟待引起军地有识之士的关注.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张建卫教授凭借其敏锐的跨学科洞察力,怀抱“凝心聚智,奉献国防”的理想,致力于开展新时期军民合育科技型国防军事人才的前沿问题及教育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部分提出,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这一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建军要求,包涵着进一步加强军队政治建设的时代命题。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对政治工作必要性的认识,把握和认清其工作特点和规律,是做好军队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9,(2):91-95
学术界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以党的十九大为界可分为前后两阶段,相关研究主要有分支理论研究和体系研究两种范式。对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分支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习近平"强军梦"思想、强军目标思想、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政治强军思想、改革强军思想、军民融合思想、依法治军思想、科技兴军思想、军事辩证法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产生及其与毛泽东、邓小平军事思想的关系等领域。对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体系研究则从其主要内容、思想主题、理论特色、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以及实践路径等五个方面展开。今后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应加强对其理论体系及其实践形态的研究,研究方法方面则亟须加强定量研究特别是标准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1865-1900年是美国军事发展的转折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军队完成了职业化建设;建立了完整的军事教育体系;开展了军事理论和科研工作;改革了人事制度;建立了国民警卫队和远洋海军.军队在国家内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还建立了海外作战体制,为海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徐世昌与清末东北军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世昌主持东北军事事宜两年间,采取了组建新式编制军队、建立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边务巩固国防等一系列措施,对三省军事进行了全面改革。凡所举措,虽然推动了东北近代军事和教育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日俄的侵略,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东北地区军事上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国防生的培养是一种为军队建设服务的特殊人才培养模式,国防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能否保证向部队输送的人才政治可靠、品学兼优,直接影响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到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前途命运.本文分析了国防生在思想、学习、训练、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国防生科学管理和培养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国防生的培养质量,为我军信息化建设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胡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坚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加强"三化"建设、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的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被迫打开国门但仍处于传统社会的中国从蒙昧中醒来,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中国的早期近代化,首先开始于国防近代化。军事近代化走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前列,新式军队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民族国家的主要象征,军队的强弱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命运,而军队的强大与觉醒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中国革命的发展。因此,研究晚清的军事近代化进程及影响,能使我们了解军队在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更有效地发挥军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解决国防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是我国适应军事高科技应用与发展的要求, 加快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这是一个新型国防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复杂性强.重点解决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工作中的军地权责问题、国防生军政训练与专业学习的关系问题、国防生缺乏职业规划与教育等突出问题, 对于推动国防生培养工作的科学发展, 进一步提高新型国防人才的培养质量, 满足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的人才需求, 更好地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聂荣臻同志遵循现代军事发展的规律,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军事斗争和发展的作用,在实践中形成和完善了丰富的科技强军思想,指导了我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已纳入军事教育体系,此举 符合中国国情军情,有利于优化教育结 构,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完善和建立充满活力的教育运行机制;有利于构建 具 有我军特色的新型军事教育体系。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是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 军事教育发展创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升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支撑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的社会化,有利于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具有支撑军队后勤社会化的优势,通过国民经济动员机构支撑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的社会化,有助于促进军民结合,推进平时保障与战时保障的统一,促进资源整合,并且符合机构改革的精神。为此,要在体制上明确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职能,建立和健全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监督和监管机制,在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国防\n采购数据库,在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国防采购信息化,开展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科\n学研究工作,通过积极培养人才来加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学科就是为了适应人才培养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而开设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探讨其结构体系的内容和形式,是适应新形势下军事发展和变革的需要,确定军事学科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军事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邓小平坚持人才的根本标准 ,全面概括了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具体素质要求 ,提出要从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入手 ,大力提高广大官兵的军政素质 ,为军队人才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江泽民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在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期间,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先后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讲话、指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军事变革的顺利健康进行,包括:军事变革的原因、军事变革的动力、内容及相应的措施、军事变革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19.
军事是南诏重要的支撑,是南诏与唐朝、吐蕃政治博弈的资本。深入分析南诏时期的军事风尚、军事职官体系及军队组成,以揭示南诏军事制度的特点,有助于全面认识南诏的社会与历史。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才测评作为选拔、培养、使用人才的重要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军队人力资源管理与军队人事管理要想科学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将人才测评技术引入到其中来。在这一过程中将会遇到思想观念、本土化和顶层设计等问题的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