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澜波同志是东北军党的工作的主要创始者,是新中国燃料工业、电力工业的优秀领导者之一,为党为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个有理想,有远见,胸襟开阔的人,是个有骨气,有血性,疾恶如仇的人,是个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尽瘁而后已的好同志。光阴荏苒,和澜波相识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一九三○年,我随东北军进关,当时任一‘六师参谋处长,驻防南苑,听说一○五师师长刘多荃有个堂弟叫刘澜波在北京大学读书,是共产党员,但是没见过面。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到一九三三年初,东北军经过热河抗战,撤离长城防线。张学良被迫下野出国。我接任六四七团团长后,移驻易县城里,  相似文献   

2.
绥远抗战虽为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局部战役,但它以“九·一八事变”后首次收复失地的胜利而载入史册,成为“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本文仅对绥远抗战起因,略作探讨. 绥远抗战得以爆发,当然与战役的直接组织者、指挥  相似文献   

3.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继而进攻上海,11月12日上海失守;12月13日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失守。苏南沦为敌后,在苏北,国民党军在徐州会战中取得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即西撒,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苏北亦沦为敌后。日本侵略军从华中的南、北继续西犯,10月26日侵占武汉,至此,华中大部地区沦为敌后。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刚在皖南、皖中组建的新四军各支队即出师大江南北。接着,新四军游击支队也从豫东向豫皖苏边区敌后挺进。同时,各地人民抗日游击武装也纷纷揭竿而起,从而揭开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陈毅率部在华中…  相似文献   

4.
桂南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军队在广西南部向日军发动的系列战斗。是役,特别是其中之昆仑关战役,其规模之浩大、战斗之惨烈和战果之卓著,在国民党抗战史上乃至整个抗战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曾参加并指挥过昆仑关战役的郑洞国(源第五军副军长)说,它是“我自抗战以来亲历的最为出色的一次攻坚战和歼灭战”,是“大振国威的歼灭战”。下面就桂南战役的历史地位试作分析。桂甫战役,尤其是昆仑关之战,战果卓著,威震敌胆,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汪伪反动势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五日,日军在钦州湾登陆,桂南战役开始。  相似文献   

5.
台儿庄战役与李宗仁的军事指挥艺术徐金城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初期继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之后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八年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坚持抗战所表演的最为精彩最为壮烈的一幕,是日本侵略者遭到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失败"。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所...  相似文献   

6.
长城抗战参与者的口述和笔述资料,不仅对战役的整个过程和具体细节起到丰富、补正、修订等作用,而且展现出长城抗战参与者在不同时代环境下对相关历史记忆的构建及其强烈的群体认同。然而,因受时代主流话语、群体认同及客观因素等影响,第二十九军官兵的历史记忆不仅出现趋同的模式化现象,甚至还有个别史实上的错漏。时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黄绍竑对喜峰口抗战之评议、第三十二军军部副官处长唐永良披露大刀队俘获日军坦克一事之真相,与第二十九军官兵之回忆出现冲突、矛盾,说明在史料分析中综合多方论述、辨伪去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为期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以日寇的无条件投降和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这一伟大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为赢得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国民党的军队也进行了浴血奋战,其功绩是值得肯定和颂扬的。1抗战不久,中国形成了两个战场,即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战场。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军队抗日是努力的,曾进行过平津、淞沪、晋北、徐州战役以及武汉保卫战,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一些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为国家民族的生存而英勇牺牲。他们抵抗…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与台儿庄大捷何丽萍1938年3月14日一4月15日,在中国鲁南以台儿庄为中心,中日两国军队进行了一次抗战以来较大规模的战役,史称台儿庄战役。中国国民党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亲自指挥20万兵(中日双方在津浦路南段淮河一线对峙的兵力均不计在内...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抗日战争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历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败、割地、赔款等等一系列屈辱之后第一次取得完胜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场战争中,湖南是重要战场,发生在这里的每一场战役几乎都牵涉到抗战全局,甚至与苏联卫国战争、远东反法西斯战场息息相关。湖南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付出了惨痛代价,湖南是中国的"南天一柱",湖南人民和驻湖南军队的英勇抗战是取得这一场战争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孟福来 《兰州学刊》2010,(8):222-224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此役,人民解放军共消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主力和白崇禧集团一个兵团,计有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1个绥靖区司令部、22个军、56个师(含1个骑兵旅),其中包括蒋介石"五大主力"的第5军、第18军,共55万余人。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基本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蒋介石在战略上已很难组织有效的防御。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文章通过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民群众的支持以及国民党战略的失误四个方面分析了其胜利原因。  相似文献   

11.
1940年3月20日,宁夏抗战部队八十一军参加了五原战役;1941年2月9日,八十一军参加了围绕王爱召的著名保卫战.有董其武、韩哲生、云特并太等亲历者的回忆录为证,又有许庆阳、韩仲明、王国柱的回忆录为佐证.然而,宁夏几名作者出版的文章、文集和著作中,却将两场战斗张冠李戴,使重要的抗战史料失真.本文经严格考证并且披露新的史料,提出辨误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抗战初期南昌的抗日救亡运动陈群哲芦沟桥的炮声,震惊了中国人民,神圣的八年抗战从此拉开了序幕。“八·一三”淞沪战役后,南昌成为东南前线的抗日中心,一时各界人士云集,在古城洪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狂飚。时隔半个多世纪,重温这段历史,对振奋民族精神,全国上...  相似文献   

13.
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号称日本"皇军"中最优秀的坂垣、矶谷两师团之主力几乎被摧毁,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鉴于台儿庄战役在国内外的影响,对其胜利的原因曾引起国内外众多知名人士和学者去分析、研究和探讨.在国民党方面最有权威性的说法莫过于李宗仁先生在《台儿庄之战》一文中总结的四点:(一)31军在津浦南段运用的得宜,使我在鲁南战场有从容部署的机会.(二)庞炳勋部与张自忠部密切合作下的临沂之捷,成为台儿庄胜利的先决条件.(三)违背统帅部的意旨,拒绝将长官部迁离徐州,有利于运动和指挥.(四)日军孤军深入,犯下了"骄兵必败"的大忌.以上各点,固然是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但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内一些作品中,也  相似文献   

14.
台儿庄战役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一次重大战役,它是1840年以来由政府出面组织力量抵御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少有的一次胜利,并且是由在当时国内外人们的印象中甚至是国民党军队内部也认为难堪一击的“杂牌”军取得的。其中奥妙何在?有何影响?本文拟从文化角度对之进行一些试探。  相似文献   

15.
湖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湖南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一直站在斗争前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即掀起持久、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为正面作战和游击战争的开展奠定了思想、组织和群众基础;武汉失守后,湖南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从事神圣的抗日救国战争,协同国反革命军进行六次正面会战和数千次敌后游击战争,并在兵源、人力、物力、财力上给全国抗战以有力的支援,为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首先,湖南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并为在湘进行正面作战和敌后…  相似文献   

16.
在抗战时期大批迁滇的文人学者中,吴文藻、冰心夫妇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抗战救国、为云南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贡献。吴文藻以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先行者的身份,将其引进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具体运用到云南,既为社会学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又开创了云南社会学研究之先河;时已文坛成名的冰心,一面义务执教于呈贡,一面创作《默庐试笔》等散文,介绍抗战中的云南,宣传云南人民的抗战,为云南近代文化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党的统战方针与东北军在山东抗战张梅玲七七事变,举国同仇敌汽,奋起抗战。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别调遣于一、二、三、五战区作战。其中,在山东抗战的东北军,先是51军和57军一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继之,于学忠任苏鲁战区总司令率东北军2万余人入鲁作战。由于我党实施...  相似文献   

18.
1940年5、6月间,园部和一郎率侵华日军第11军向湖北枣阳地区、宜昌地区发动了一次强大攻势,实现了其占领宜昌的战略目标,史称“枣宜会战”(日军称“宜昌会战”)。“枣宜会战”是继武汉会战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持续时间长达近两个月,双方投入兵力多达50余万人。由于重庆军委会及第5战区对日军的战略企图判断失误,战术指挥失当,宜昌陷于敌手。宜昌的失守,造成了中国抗战更为艰难的形势,是8年抗战中蒋介石景感危机的一次战役。①“枣直会战”的发生是日本对华总政策与国际形势的急遽变化相互演绎的结果。1938年秋,“以攻占汉口…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在国家、民族危急的严重关头,29军官兵奋起抵抗,全国抗战爆发。由于29军打响了八年抗战的第一枪,其军长宋哲元成为国内外注目的人物,被誉为爱国将领、抗日英雄。 然而,在“七·七事变”至平津沦陷前,宋哲元一方面不甘心自我堕落、与汉奸同伍而遗臭千古;另一方面,也不愿强力与日寇抗衡损伤军队。因而,始终处于矛盾的状态中。为了维持冀察的半独立,为了保存29军的兵力,他幻想和平,热心谈判,企图通过对日让步求得妥协;同时,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全国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为维护自己的地盘和声誉,在谈判中也不敢走得太远,完全满足日军的要求。但是,日军此次进攻不同于以往的挑衅,而是要大举兴兵灭亡中国。因此,让步只能给日军调兵遣将以时间,贻误我方抗战部署,挫伤军民抗战锐气。  相似文献   

20.
谢本书 《学术探索》2003,(11):61-63
滇军在抗战中乃国之劲旅,出现了众多的抗日名将和抗日烈士。滇军抗战出师40余万人,牺牲10万人以上,在徐州会战、中条山战斗,以及支援滇西抗战中,打出了威风,立下了功勋。滇军在抗战中显现的民族精神,是滇军的光荣,也是云南各族人民的光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