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萍 《学术探索》2016,(4):7-11
党的十八大把“友善”列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既继承了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相关内涵,同时又在新时代赋予了友善现时代的含义。通过中西“友善”相近、相关词的比较,以及梳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友善”观提出和确立的过程,发现“友善”已不仅仅是局限在处理人与朋友关系的准则。事实上,在社会发展和使用的过程中,“友善”已内含着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关系的伦理道德价值诉求。所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既具有培养“良好公民的品德”之需,也具有修养“善人的品德”之需。  相似文献   

2.
社会价值观以其社会结构为基础,"友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的条件、范围、程度各不相同。古代中西文化的"友爱"有其等级制、阶级性的局限,近代以来建立在人的独立性基础上的博爱,有其进步意义,但仍有其抽象与阶级的局限性,唯物史观揭示了友善这种人际关系的实现条件、现实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异域文明的吸收,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以往历史价值形态中友善观的超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需要处理好意识形态话语与日常话语的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时代性与历史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生活化、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离不开友善的社会氛围。当前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呈现出个体化的特征,这使得友善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以同情心和共情能力的提升为立足点,以友善文化的传承为载体,以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为落脚点,从内在动力和外在保障两个方面着力构建友善情感激发—感染机制、友善文化教育—传递机制、伙伴精神塑造机制和友善行为回应—评价机制,以促进友善的回归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冯正强 《中州学刊》2020,(8):114-119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在探讨这一核心价值观思想内涵时必须首先回到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有力批判了资产阶级博爱价值观的虚伪性,明确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以爱换爱"这一基本友善形式,从生态友善维度反复强调人应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从"终极善"维度深刻揭示了友善价值观的终极价值追求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唯有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指引,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才能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有效涵养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李楠  王磊 《学术论坛》2015,(2):13-16
友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作为公民应该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位列其中。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友善作为一种价值观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时代内涵。文章认为新时期的友善价值观应包含由浅及深的四个方面意涵,即公民友善、社会友善、国际友善和代际友善(生态友善)。  相似文献   

6.
友善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倡导中个人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基本价值和原则,要求人们以团结友爱、善良真诚对待彼此,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凝聚人们的力量,从而为社会和谐创造良好人际氛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社会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要把友善观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常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积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诚信伦理,是由诚、信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伦理范畴.两者均肇源于先秦时期古代政治传统,内涵各有侧重但又彼此互通,后逐渐融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中国传统社会信用观的伦理基石.对传统诚信观的涵义渊源及其互动关系的系统梳理,是我们透视和把握中国传统社会信用观伦理特质的一把关键钥匙.  相似文献   

8.
郑士鹏 《中州学刊》2023,(4):101-107
美好生活是人民的心之所向,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诠释,同时也是友善社会发展的理想样态和道德升华。友善社会是创造美好生活的载体和前提,体现出和谐共生与合作共进、和睦相处与和平共益、秩序共构与价值共享等鲜明特点,并承载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网络等多重逻辑关系。在美好生活视域下构建友善社会,应重构兼容、平等、文明、理性的社会秩序,重塑个体、家庭及社会伦理,重建公共危机之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并营造现代媒体的友善平和环境,继而依托友善社会的逐步成熟,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个体主义”的扬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近代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所确立的个体主义,立足于人权的基址张扬了个性自由,这在人类近代史上是很大的进步.但个体主义不是绝对真理,它含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正因为如此,个体主义遭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激烈批判.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批判精神并没有击中资本主义制度的要害;空想社会主义者未能对合理的个体主义与极端的个体主义--利己主义加以客观的、历史的区分,而是将二者混为一谈,加以全盘否定,从而使自己置身于新生的社会文化价值目标的对立面,失去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基础.虽然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个体主义的局限性,但没有很好地"扬弃"个体主义的合理内核.于是,以空想社会主义为直接理论来源的马克思主义就对个体主义的实质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并将个体主义的合理内核加以了全面吸收,提出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既是对个体主义的超越,也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熊文驰 《兰州学刊》2006,(9):114-116
现代社会本质上是市民社会,现代政治理论是这一社会的意识形态。其理论基石为个体主义(ind ividualism)。到19世纪,市民社会发展到顶点,其根本问题随之充分暴露,市民社会的异化本质以及作为个体的人的抽象片面性在理论上遭到猛烈批判。当前社会依然是市民社会,现代政治理论依然处于统治地位。对现代政治理论的根本突破仍有赖于现实政治经济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角度简要分析了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并用实例论证了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中的人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文献与考古两个方面分析和描述了作为人类感知世界基本方式的"空间",在人类早期的基本特征.接着,把研究的问题集中在中国传统的空间知觉的型态、特征及其在近代所遭遇到的冲击,认为"边沿性"是贯穿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感受方式,并以此作为本文的一个基础性概念,本文认为这是探讨中国现代性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取保候审保证金制度不仅是对刑诉法本身的完善,而且也体现了国家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人身权利的实际尊重与保障。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该制度被具体执行机关一定程度上扭曲运用而成为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财产权的借口。为此,必须从权力重构、程序设计和权利救济三方面对此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话语,一直是一个热点.但在关于知识分子话语的讨论中,知识分子的俄国起源和法国起源的两种言说,没有能够得到明晰的论说,而知识分子的俄国型和法国型的不同特点和共同精神,也没有能够得到仔细的析辨.对知识分子概念所含的两个方面,即拥有知识和天下关怀,以及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绞缠和关联,还需要一种思辨上的提升.对知识分子概念所含内容也没有从世界史的大视野进行考察,从而导致在整个知识分子史上,还有甚多的疑难需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传统家庭与中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望衡 《中州学刊》2003,(1):106-110
本文认为 ,中国社会以家庭为本位 ,封建社会的国家是家庭的扩大。中国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伦理、美学无不受家庭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的家庭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立法机关的历史变迁经历了无常设立法机关、常设机构和群臣参与、立法权专属于特定机关三个时期.在法律本身是经义或礼仪的附庸那些年代,立法权并不专属,而是控权集团贯彻时势政策的附从机构;中国古代的司法权不独立于行政权,决定了立法产生的法律规范本身并不分立于其他行为规范.清末以降西方民权思想的引入,开始让中国人认识到人民主权理念支配下的立法权才是国家最重要的主权归属;举凡民政、财税、军政等整个社会生活都应由立法来规范,并且这些法律是能够得到充分地贯彻实施的;立法权开始专属于议会机关或类似代表机关.  相似文献   

17.
从文学的视角看美国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文化的差异在于其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即美国的个人主义思想和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处于中关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的文学也就集中反映了两种核心价值观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或源于中美对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概念的定义不同,或受到出于不同的历史渊源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从文学的视角阐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表现对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以及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语境下中国“公共性”之困境及其再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政治哲学的永恒关切,也是现代国家建构和社会组织的重要内容。现代性自身内含着自我矛盾性,需要外在的、可以提供聚合力的精神之根来补救,公共性就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公共性是现代性的当代主题。中国社会公共性议题需要嵌入到现代化的语境下进行分析,公共性话语的构建迫切需要破除现代性“产品”的桎梏,同时亦要求在本土现代化的继续推进过程中持续获得再生产的资源要素。  相似文献   

19.
李怡 《江汉论坛》2006,1(1):105-109
90年前陈独秀等创办《青年杂志》的时候,虽然一点也不缺少呼唤祖国和民族青春的抱负与热忱,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新青年》会有如此巨大的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它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伟大传统。这一传统中包含的诸如民主和科学思想在内的现代精神将仍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念支撑点,这一传统中包含的白话文正宗的运作不仅影响到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面貌,而且影响并决定了几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转型。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在去年联合主办了以"《新青年》与中国新文学"为主题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本栏目推出的便是论坛论文中的4篇。杨剑龙教授从《新青年》的封面与插图探讨《新青年》的文化意韵,固然别致新颖;李怡教授论述《新青年》中国家主义批判与个人主义倡立之间的关系,也是发人之所未发;赵学勇教授等的文章分析《新青年》思想文化的创世纪意义;苏桂宁博士论述钱玄同"汉字革命"的系列主张,都从不同的方面具体论析了《新青年》的历史价值,俱是见功夫、有己见的文字,相信读者读后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推动了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同时带来了人的分裂和异化,也因此产生了和谐人格的构建吁求。西方"和谐人格"思想源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是中国人和谐人格塑型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人现实人格发展的理想目标;中国人"和谐人格"的构建需要在中西现代性语境比较之中,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与文化传统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