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风华 《中州学刊》2013,(1):140-144
民国时期河南灾荒频发,义赈活动快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影响巨大。民国时期河南义赈主要表现为个体名人善士、区域性群众性团体和国内外慈善团体灾后积极参与救灾。相比较而言,在各种救灾团体中,华洋义赈会是各种义赈组织中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一个义赈组织,其施赈范围和力度在当时都是空前的。民国时期河南义赈无论从其救灾思想还是从其具体的救灾措施来看,在当时都是十分先进、实用的,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5,(7):158-164
与关内相比,清代中前期东北地区的地权关系比较特殊,除少量为私有,多为官有和国有土地,私有部分又以旗地为主。这种特殊的地权关系加之清政府"旗民不交产"的政策,使关内人民很难来此获得土地,致使移民进展缓慢,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也因此长期落后于关内。但随着关内人口的激增,移民日渐增多,又对这种地权关系不断进行侵蚀。迨及近代,东北地区外患日益加剧,统治者不得不放弃原有政策,允许乃至鼓励移民,地权关系因而发生根本性变动。劳动力和土地两大生产要素的充分有效结合,促进了东北地区快速开发与发展。因此,东北地区特殊的地权关系及其变动,是影响清代东三省移民和移民社会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清代东北地区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和基础设施,京奉铁路的开通不仅开辟了新的移民路径,而且改变了移民流向,拓展了移民空间;通过发售移民减价车票,特别是小工票,以及行驶小工专列等,便利了关内移民的往返运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移民运动的高涨.京奉铁路的开通和运营对近代东北移民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东北土著民族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 ,具体表现为尚武精神和开放的文化心理。清中期以后 ,随着华北人民出关者的增多 ,汉族成为东北的主体民族 ,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交融 ,奠定了新型关东文化的基础 ,形成了今天东北人独特的人格特质———勇敢进取与鲁莽敷衍共生 ,开放与保守并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伊始,清代东北移民问题便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一直是人口史、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边疆史等领域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成果丰硕,成绩斐然。通过梳理民国以来关于清代东北移民政策的研究成果,分析当前学界关于清代东北移民研究的不足,希求能够拓宽清代东北移民研究的领域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东北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是一部移民历史,移民对东北地域文化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一直影响至今。移民的文化思想与东北的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移民文化,梳理移民文化资源所形成的文化产业现状,研究东北移民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分析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对促进资源转化、实现文旅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长虹 《齐鲁学刊》2008,(3):151-154
东北居民除少数为原土著民族外,百分之八十是由关内移居而来的移民。这些移民带来了关内的先进文化,他们祖先身上的择木而栖的冒险、漂泊与自由的文化精神,在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再现。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随着旅外人数的增加、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现代信息媒介的普及等,山东移民也频频参与本省的赈济行动之中,其参与途径包括帮助逃荒同乡、争取国家救济资源、捐助或募集善款等;这既减轻了山东的赈灾压力,保住了更多灾民的生命,也增强了与家乡的互动和联系。  相似文献   

9.
近代东北是一个移民社会, 20世纪初至 30年代正是移民 (绝大多数为关内汉族移民 )逐渐走向高潮的阶段。同时,这一阶段也是东北经济迅猛发展时期,剖析二者关系对于我们今天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关近代河南灾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省是一个灾害频仍的省份 ,在近代居于突出的地位。河南灾荒的特点有二 :一是频发性 ,二是强度高 ,危害甚巨。关于赈济 ,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官赈 ,另一种是义赈。官赈的内容包括仓储制度、善堂、蠲缓、放赈等。为了筹措放赈钱粮 ,清廷采取了捐纳、商借、协济等措施。义赈作为我国长达几千年的灾荒史上并不多见的现象 ,即从河南等省首先兴起 ,传教士也参与其间。人类与灾荒的关系是 ,人口增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灾荒 ,灾荒又促使人口减少 ,某种意义上对人口数量起着自然而残酷的调节 ,这一恶性循环使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一个认识 :人满为患 ,灾荒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不断,对现代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艾青、刘心皇等人对水旱灾害进行了诗性的表达;冰心通过自己的募捐与创作,流露出自己的爱心;丁玲对1931年的大水灾进行调查,写出了灾民的集体反抗精神;鲁迅借历史题材的小说对现实进行婉讽;沙汀对灾害下的黑暗现象进行了真实的描写,风格偏于直刺;解放区文学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救灾作了真实的反映;张高峰、李蕤等的新闻通讯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灾荒下人民的苦难,为历史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忆.  相似文献   

12.
常建华 《河北学刊》2020,40(1):83-93
探讨生活与制度的关系,移民不失为一个比较恰当的研究对象。清中叶奉天地区关内移民,主要是以山东以及山西、直隶的百姓为主,尤以环渤海的山东武定州、登州、莱州移民较多。移民生计主要是佣工、种地、开铺、卖东西,合伙经营、互相帮助不少。移民与土著以及移民彼此之间的刑案,以经济纠纷为主因,如买地、租地、争地,分钱、分粮不均,绝大多数是因为工钱、借钱、赊欠等索欠引发。移民与当地盛行饮酒,也是诸多事件发生的诱因。包括移民在内的居民服装比较体面,冬夏服装都是如此。居住有草房、窝棚等,房子中炕是生活的重要场所。出行除了借宿,还有歇店可以暂住,歇店也是交流信息的场所。奉天移民似乎喜欢身上带着小刀,小刀也往往成为伤人、致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以自由原理为导向,当代灾疫防治必须遵循权利为核心、以利益补偿为方向的普适道德原则体系的规范。在这一道德规范体系中,惟生命原则是其奠基原则,它为灾疫防治提供了价值导向系统;普遍平等原则是其前提原则,它为灾疫防治构建起多元开放的社会平台;全面公正原则是其行动原则,它为灾疫防治提供了行动规则体系;而惟生命安全和惟生存健康原则...  相似文献   

14.
灾疫失律:人类社会的当代生存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灾疫研究的生存论前提是世界的生态整体性.生态整体观不应止于经验领域,而须上升为超验的思维方法.受生态整体性的制约,灾害与疫病都具有一定的时空韵律性,但诸种社会因素使当代灾疫失去了既有的时空韵律,灾疫失律构入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包括灾疫应对在内的人类行为,需要复归于生态整体精神.  相似文献   

15.
南宋建立以前主要是中原移民南下,以比干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正统文化因此流布南方。固始、比干等作为南下移民集体记忆的符号,是其凝聚族群和心系中原的重要叙事概念。时至清初,移驻河南与原驻福建的明郑降清官兵,以及督运他们至河南的满清官兵,这些人连同其眷属均被分散到汝宁府、南阳府等属县指定区域屯垦。与比干文化同根同源的妈祖文化在此大分散、小集中的族群空间得以顺利传播。这两种移民与文化传播的模式主要特征即是不断超越小众的族群文化,积极认同中原正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魏晋时期,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移民分外迁与内迁两种。外迁移民类型主要有躲避战乱、灾害型和政府强制型。外迁关中移民结局大多悲惨,或被杀、被掠,鲜有光鲜于世者。关中移民内迁亦有两种类型:一是统治者为充实长安,维持政权与发展经济而进行掠夺性移民;二是周边地区人口主动迁至关中。内迁移民从不同方向而来,具有多方向性、民族复杂性、多元性的特点。内迁移民对关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冯沈萍 《社会科学》2003,(4):108-112
文化生态系统是在一个地区、城镇的社会生态系统中有着巨大的生态功能价值的部分。本文提出了圆三峡工程建设而搬迁新建的城镇应当恢复和重建库区传统城镇文化生态的观点、论述了文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几个重要的内容,并提出了三峡库区新建城镇文化生态恢复具体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关中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民众形成了特殊的农业信仰风俗,尤其是和农业灾害有关的各种神灵信仰非常突出。关中民间信仰风俗的形成与发展和农业灾害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朱慈恩 《兰州学刊》2008,(11):140-142
《东北通史》是研究中国东北史的重要著作。金毓黻希望通过其研究来激发国人的爱国精神。从研究方法上来看,金毓黻的研究是建立在大规模系统搜集、编纂东北地方文献的基础之上。受新史学的影响,《东北通史》体现出一种与传统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0.
土地改革运动中,对日本在我国东北的移民所侵占土地的分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土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北地区土地革命和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改变了几千年来,特别是日伪时期的土地占有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仅使农民摆脱了贫困,而且保证了军民的供给,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