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上海文化建设中的不平衡现象邱明正近几年来,上海在胜利实施“三年大变样”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若干不平衡现象,不仅妨碍着上海文化建设现代化、系列化进程,而且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这种...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市与上海市民法律素质--对5000位市民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检视了上海法治建设过程对上海市民法律素质与上海法律环境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在上海社会的作用得到显著增强,二是市民的法律素质有很大提高。但是,相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的需要,上海市民的法律素质仍有待在自上而下推进的法治建设与市民社会的型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上海在智库建设中,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其次是上海建立了逐步发现人才、储备人才、使用人才并奖励人才的智库建设机制,政府与智库建逐步建立了"信得过、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紧密关系。第三上海非常重视通过长期战略研究来锻炼人才"大将",这些战略研究已经对上海的长期竞争力带来了明显的正面效果。在福建智库建设中,建议从智库、官员及二者互动机制三个方面同时着手。  相似文献   

4.
刘海燕 《理论界》2013,(8):92-95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其在保税、贸易便利化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促进了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现代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但是由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自由区制度存在本质性的差异,带有制度性的不足,从而在一些问题上制约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现存的功能不统一,集拼手续不便利等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以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港口建设与当代上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岸贸易和港口建设在上海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上海港基本建设投资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后,上海抓住机遇,依托长江三角洲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上海与长江流域的经济联系也出现新的局面;洋山深水港和配套的内河航道建设又将把上海港的发展带入新阶段。本文回顾了上海港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管理:二十一世纪上海发展的新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庆松 《社会科学》2002,(10):22-25
文章认为 ,2 1世纪上海在建设国际型大都市过程中 ,需要吸引大量的国际型人才 ,这就必然面临着跨文化问题 ,需要加强跨文化管理。上海跨文化管理的对象主要涉及五种人 :上海派出境外的人才、上海拥有的外籍人才、处于上海的外方组织中的中方人才、上海吸引的海外归来人才、处于上海的港澳台及其相关人才。  相似文献   

7.
上海向何处去?今年二月国务院批准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已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要在国家四化建设中发挥开路先锋的作用,力争在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国家对上海的要求,是根据上海在全国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来,符合上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上海只有向着这个战略方向发展,才能繁荣、  相似文献   

8.
上海加强文化建设及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曾是中国现代文化中心,有丰富的现代文化资源和重要的文化影响力.但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上海文化建设徘徊不前,文化影响力也逐渐减弱.应密切关注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及上海文化建设趋势,对上海文化建设及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即时性研究,罢黜空洞的"宏大叙事"和"千人一面"的粗糙规划,以各种具体的、量化的工作方案与可操作的实践途径,努力提高上海文化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技术含量,使之成为一种推动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9.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在上海 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过40年的发展,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已成为上海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干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大中型工业  相似文献   

10.
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任务将由上海和上海周边地区共同承担 ;沪浙经济关系并非单纯的中心与边缘、“吸纳”与“扩散”的关系 ,而首先是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的关系。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接轨上海主要涉及市场规则一体化、交通设施一体化、产业分工与产业政策协调等三大议题。接轨上海应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接轨上海与接轨国际、“中心”与外围等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地自己的优势,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上海,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从上海的特点出发,发挥长处,避免短处,以便为四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既为全上海人民所关心,又为全国人民所瞩目。结合上海的经济调整,我们热切希望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讨论“上海经济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同心协力,各抒己见,自由讨论,献计献策,为协助制订上海经济建设的远景规划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继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和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制定和批准,市委、市府又组织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研讨,这对振兴上海,促进全国四化建设,将会发生积极的深远影响,这对上海包括社会科学事业在内的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必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作为一个专业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我们谨就上海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要大大地提高对社会科学在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是上海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国内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这一经济发展战略,要求上海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发挥开路先锋的作用,力争在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多功能的、产业结构合理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 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全国总体战略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为实现总体战略服务的。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推动和辐射作用.笔者在简要介绍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功能和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难点.同时,作者认为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重在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强化意识: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设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需要进行系统的思想建设。各级各类公众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主体,公众有无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其强弱,是决定上海未来发展能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先决条件。上海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在进一步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意识、参与意识和率先意识,实现从知晓到认同、从了解到参与、从领会到创新的飞跃,使上海各界公众真正建立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信念、行为准则和前卫意识。在强化认同意识方面,重要的问题是要在社会意识层…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现实问题上,来自文学艺术的思考,向来不容忽视。这也是我们从“文学上海”角度反思并重建上海与文学的关系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文学上海”的本质在于“以时间来思考”;时间以及在时间基础而产生的记忆问题,是“文学上海”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个主题,在百年海派文学中被不断书写,其中尤以张爱玲、白先勇以及王安忆为代表。三者笔下呈现的“文学上海”异中有同,均以上海这座以时问构形的城市为依托,在城市与文学的关系中,描画出上海这座现代城市在历史时间及文化记忆中的诸种面相。这些面相提醒我们,海派文学与上海时间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文学上海”有着时间及记忆上的复杂性,因此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上,我们应该保持更加多元的取向,对那种以牺牲记忆来谋求发展、以单一的现代时间来规约上海发展的做法保持一定的警醒。  相似文献   

17.
本刊编辑部于六月二十日举行讨论会,探讨社银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问题。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人民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外贸学院、上海空军政治学校、上海协昌缝纫机厂、上海灯泡厂、上海无线电四厂等单位的三十多位同志。会议由副总编辑章恒忠同志主持。王德祺、何志毅、袁思桢、陶友之、沈建新、葛寿昌、蒋明、张淑智、范关坤、陆德明、张辉明、王国诚和徐家树等同志先后在会上发了盲,李运福同志写了书面发言。会上,上海灯泡厂和上海协昌缝纫机  相似文献   

18.
今天 ,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 ,召开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大会 ,这是上海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今天的会议不仅要总结过去的五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而且还要布置落实在新世纪里 ,在本市社科“十五”规划实施之初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迎接挑战 ,努力推进上海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为我国尤其是上海的改革和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同时 ,今天的会议还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 2 0 0 1年课题申报工作的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19.
本刊自一九七九年第四期起,先后组织了“上海经济的现状和问题”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上海”的专题讨论,共发表了成百篇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和建议,就上海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见解,对制定全市调整方案很有帮助。”(见本刊1981年第二期上海市副市长陈锦华同志文) 今年,是国民经济进二步调整极其重要的一年,如何结合经济调整工作的进行,结合上海市情,认真讨论上海长远规划的蓝图,是当前学术界人士、实际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热切地希望有关方面人士能在前一阶段讨论的基础上,从上海长远规划总的目标以及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继续解放思想,发表自己的宝贵意见,为把上海建设得更加合理,为上海在我国实现四化建设中贡献更大的力量而出谋献策,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期,我们首先发表了沈峻坡等四位同志整理的有关这方面的各种见解,作为这一个专题讨论的开端。希望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广大读者,踊跃来稿,参加讨论,集思广益,以有助于市政领导制定上海今后宏伟发展方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际化大都市理论,结合上海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差距,在新世纪,上海必须要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从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只有这样,上海才能加快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