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点摘编     
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两种话语链接刘祖云在《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当今,“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都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语汇与学术语汇,但是两者没能实现理论“对话”与“链接”。库恩的“范式”理论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据此可以从观念范式层面的价值同构、规则范式层面的制度互动、操作范式层面的机制共建三个学术视角,对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两个热点问题实现理论对接,以寻求学术增殖与学术创新。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生观?周中之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近代中国各种变革的理论范式有两种:"反三座大山的革命范式"和"现代化理论范式"。笔者以为,还可以有第三种研究范式,即转型社会理论范式。在转型社会理论范式中,近代三次变革与当今改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构性。近代三次变革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南辕北辙、权力资源匮乏、无理又无节的症垢恰好也是当前改革开放应该极力避免而又极易堕入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和比较政治社会学的三种范式、即“政治经济”范式、“强迫性权力”范式和“文化盟主权”范式,对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作为一种“文化盟主权”范式进行阐释,它揭示了精英、群众、文化之间的辩证法,提出了一种和苏联模式有所不同的政治治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下,文化盟主权、说服、日常生活成为权力的来源。葛兰西的盟主权理论,涉及多阶级之间的同盟与影响,同时也是有关精英与群众的理论。而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揭示了阶级内部精英与群众的互动规律,和葛兰西的盟主权理论有着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4.
刘祖云在《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当今,“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都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语汇与学术语汇,但是两者没能实现理论“对话”与“链接”。库恩的“范式”理论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据此可以从观念范式层面的价值同构、规则范式层面的制度互动、操作范式层面的机制共建三个学术视角,对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两个热点问题实现理论对接,以寻求学术增殖与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营销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追溯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迅速发展,营销学范式的研究逐渐脱离营销学本身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但学术界对营销学范式的理论内涵和演进阶段尚未形成共识。营销学的理论范式主要研究营销学的“理论内核”问题。基于托马斯·S·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营销学理论范式体系应划分为古典营销范式、管理营销及关系营销范式以及正在形成的营销新范式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情景诗学的生成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王夫之情景诗学的重要环节 ,情景生成理论包括情景生成范式和情景审美发生机制两个理论界面。“景生情”、“情生景”和“情景妙和无垠”是情景生成的三种基本范式。对情景审美发生机制的揭示 ,船山引佛教语“现量”———刹那直观以还原性描述。船山情景生成理论具备了完备的诗学架构 ,在清初文坛独树高标。  相似文献   

7.
传播学诞生近百年以来,西方学者的传播学研究形成了三种主要的范式:经验主义范式、批判主义范式和技术主义范式。之所以称为三种不同的传播学研究范式,是因为这些研究范式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一)理论基础不同。经验主义范式所遵循的思想基础是20世纪的主流哲学——逻辑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范式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哲学为理论基础;而技术主义范式则奉行唯技术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主要的线索和最具决定性力量的因素。(二)研究核心不同。经验主义范式研究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  相似文献   

8.
评东晋的风流宰相——谢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东晋的一代名相——谢安,过去多只限于对他作历史事实的考评,这是不够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谢安的魅力在于他建立了一种中国古代士人的理想人格范式。这种人格范式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的政治理想,二是“和靖”、“和任”为特点的名士人格风采。谢安的“风流”人格范式实是一种玄学儒道合一的人生设计。  相似文献   

9.
当今,“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都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语汇与学术语汇,但是两者没能实现理论“对话”与“链接”。库恩的“范式”理论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据此可以从观念范式层面的价值同构、规则范式层面的制度互动、操作范式层面的机制共建3个学术视角,对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两个热点问题实现理论对接,以寻求学术增殖与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特殊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医学范式、心理学范式、社会 学范式.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论争极大地促进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和新的研究范式的生成.随着社会发展和 研究主题的变化,特殊教育研究范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逐渐转向多元的研究范式.研究范式的转变为特殊 教育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开展特殊教育“元研究”,构建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走多种研 究范式并存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大科学时代,学界主要存在三种对立的科学伦理研究范式,即"科学与伦理无涉论"、"科学负载伦理论"与"反逻各斯中心论"。这三种科学伦理范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与谬误,因此自身都面临着合法化危机的困境,并且这三种科学伦理范式都不能从根本上消解科学伦理悖论。实现科学伦理研究范式内在逻辑的转换,构建以"公共理性"为内在理路的科学伦理范式有可能成为未来科学伦理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从出场语境和范式创新的角度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进一步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从出场语境的角度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存在理论、实践、理论与实践双向良性互动三重语境。从范式创新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总的范式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变"与"不变"的统一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非常重要的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13.
法哲学范式和法理学范式法律关系理论是认识主体对法现象理性思考后形成两种基本理论型态 ;本文在总结法哲学范式法律关系理论内容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其理论特点 ,评析其在理论法学上的意义 ;认为法律关系理论的完善方向是法哲学范式法律关系理论与法理学范式法律关系理论的高度整合  相似文献   

14.
论法伦理学的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伦理学是以道德为视角考察法律科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单纯的法学方法或伦理学方法不足以完成法伦理学的整体研究,需要引入更为宏大的范式概念。通过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考察以及对法律本身的思考,提炼出法伦理学研究的问题范式、理想范式与实践范式,三种范式各有偏重,共同构成了法伦理学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5.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形成始终离不开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革命和转换的基础性作用,从范式的基本特征来看,它已经从依附于主流经济学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理论范式,并构成对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补充。当前,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已经进入了常规发展阶段,其研究内容及理论范式仍将不断得以拓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生态语言学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拥有系统化的教材、专门的学术期刊、专业化的科研团队、和国际化的学术会议等,已经基本形成核心的学科研究内容和常用的研究模式,但研究路径的多元化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使得学科的整体性受到挑战,如何构建融合多个研究范式的理论框架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文章运用马克思“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及由此抽象出来的哲学思想和生态内涵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语言学的相关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从哲学维度确立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间的融合点,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向生态语言学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反思、结合生态语言学实践的完善是生态语言学突破问题域、走向新高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中国哲学史学科逐渐建立以来,学者们先后建构了诠释中国哲学史的三种基本范式。第一种是以赵纪彬、杨荣国等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对子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第二种是以任继愈、肖萐父、李锦全等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板块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由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等若干板块构成的体系。第三种是以冯契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螺旋式圆圈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基于对历史上不同哲学问题的争论、解答而形成的三大螺旋式圆圈结构。螺旋式圆圈结构范式揭示了中国哲学史展开过程中构成哲学发展环节的范畴、命题、论争,因而成为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中国哲学史诠释范式。  相似文献   

18.
研究范式的成型是教育社会学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学科研究范式的形成又主要依赖于研究模型的建构。梳理了教育社会学的三类研究范式:“实证研究范式”与“人文研究范式”;“教育事实研究范式”、“教育定义研究范式”与“教育行为研究范式”;“功能研究范式”、“冲突研究范式”与“互动研究范式”。论证了研究模型对研究范式的作用,讨论了教育社会学模型建构的两类方式:模型建构的类比法与模型建构的假设法。  相似文献   

19.
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交互共生的,都对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那种将管理学范式人为地划分为科学主义范式或人本主义范式的做法,那种为了发展一种管理学范式而把另一种范式视为假象之敌的做法,都是极为错误的,将会严重地阻碍管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制度问题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制度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和哲学等诸多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对制度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其制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路径依赖也有很大差异。概括起来,制度研究的范式或路径有三种:一是制度阐释的实证-科学范式,二是制度阐释的文化-文明范式,三是制度阐释的哲学-反思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