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十五"计划实施四年多来,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浙江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努力缓解资源要素的严重制约,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经济增速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迈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加强,"十五"计划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完成.  相似文献   

2.
2010年,浙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加快推进,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2004年,在中央加强宏观调控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浙江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着力缓解资源约束,克服高温、干旱、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三大产业全面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得到加强,消费和出口需求进一步扩大,投资和贷款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保持增长,社会事业和就业保障等工作得到加强.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值得关注.预计2005年浙江经济较快增长的势头将得到延续,宏观调控效应将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将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4.
2005年,浙江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国  相似文献   

5.
建设"美丽中国",承续着"富强民主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的中国梦。为深入积极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实践,浙江省政府作出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美丽县"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了更好地反映"美丽县"建设的进展、效果、特点与变化,课题组通过建立"美丽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客观、准确、动态地评价、监测、反映"美丽指数",为正确决策、科学规划、定量管理和具体实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各级紧紧围绕建设实力资阳、文明资阳、绿色资阳、和谐资阳,坚持"两强立市",精心谋划和推进"三大战略",奋力实施"三千工程",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200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的困难出乎意料,取得的成就也出乎意料.尽管相继遭受了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和持续高温干旱、电力能源供应紧张等的严重影响,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奋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社会呈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  相似文献   

8.
《浙江统计》2009,(9):4-6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整整60年了。60年来,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克服了前进中的艰难险阻和各种困难,使浙江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省份之一,并正向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阔步迈进。  相似文献   

9.
2006年,浙江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进“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建设,经济社会正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十一五”发展开局良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协调性和均衡性增强,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进展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丰富社会生活、满足人民健身需求、扩大社会就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体育产业发展自身的规律和国内外体育产业实践看,发展体育产业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发展浙江体育产业,既是建设浙江经济强省、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浙江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芙桦 《浙江统计》2005,(6):4-6,47
一、浙江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特点分析 2004年,浙江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三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58.9%,比2003年又提高了7.7个百分点.分析2004年浙江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傅吉青 《浙江统计》2006,(2):4-6,43
2005年,浙江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克难攻坚,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为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情》2007,(11):F0003-F0003
"十一五"期间,高坪区将加速优化发展质量,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增加人民收入,奋力把高坪打造成南充的制造业集聚中心、农业集约化经营中心、旅游休闲中心、最适宜人居中心。  相似文献   

14.
踏着"十五"的脚步,我们迈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回首"十五",柴旦经济快速、平稳、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眼前一组组闪光的数字,是历史的跨越,是一组金光闪闪的数字"十五"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6948万元,比"九五"增长65.07%。2005年达到60272万元,人均GDP达到58517元(7224美元)。  相似文献   

15.
青海卫生事业发展的统计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工作是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五"期间,我省从实际出发,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卫生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但是,一边是国家不断地加强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一边是人民群众不断地提出"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对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赶不上人民  相似文献   

16.
杨洪举 《四川省情》2007,(11):19-20
近两年来,郫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的总体要求,抓住工业这个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牛鼻子",制定并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依托发展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O年浙江巨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整整60年了.60年来,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克服了前进中的艰难险阻和各种困难,使浙江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省份之一,并正向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阔步迈进.  相似文献   

18.
朱万 《青海统计》2007,(9):35-36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其基本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发展必须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尤其是注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利益,使青海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三农"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9.
"十五"时期,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消除贫困、富民强省"的两大历史任务,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有效地推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陕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砥砺奋进、勇克时艰、积极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预期目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时期,全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是陕西历史上发展最快和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和“十五”时期相比,“十一五”经济数据揭示的不仅是量的全面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