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稻田养鱼的发展历程及动因分析——以贵州稻田养鱼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田养鱼是一种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以提高稻田生产效益的生产形式。中国的稻田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持续至今的实践经验。其中,贵州省稻田养鱼具有独特性,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的稻田养鱼。贵州省稻田养鱼是当地人民对其所处生存环境的积极适应与能动创造,在贵州省发展稻田养鱼,既符合省情,又符合效益原则;既可以与贵州生态环境相适应,又能与当地社会文化运作高度协调,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历史渊源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目前青田稻田养鱼有1200多年历史的既定说法提出质疑,从青田历史文化入手,根据中国史籍文献对有关稻田养鱼的记载,结合青田的地理环境、农耕文化、风俗习惯及民间信仰等,进行分析,推定青田稻田养鱼已有2400年以上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是一生态系统的脆弱区 ,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就三峡库区农业综合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说明三峡库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并提出保护措施 ,为三峡库区农业综合开发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历史因素等方面对凉山地区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对在凉山地区实施农业生物多样性农家保护的可行性和必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以后,太湖流域淡水鱼生产从自然捕捞和池塘精养为主转向利用河湖大水面进行全面粗放式养殖,传统的鱼-菱-肥式生态系统被单一封闭的人工养鱼系统所替代,随之而来的是野生鱼产量与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以及农田所需的有机肥源被切断。七八十年代随着围荡养鱼和围荡改塘的进一步发展,蓄水排涝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逐渐凸显。新世纪以来,各地开始治理河湖水质和水生态修复,对之前过度利用自然水体发展人工养鱼、过量围垦河湖水面等做法进行了纠正。  相似文献   

6.
“八字”精养法是我国池塘养鱼传统技术的经验总结,已广泛应用到大水面养殖、集约化养鱼方面,成效显著。而目前,有不少稻田养鱼农户却认为:“稻田养鱼是养耍耍鱼,没有多大搞头。”其实不然,稻田养鱼技术与池塘养鱼技术也有许多相似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稻田养鱼规模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许多地方鱼病防治工作没有相应跟上,鱼病的发生与蔓延日益严重,造成稻田养鱼重大经济损失,也挫伤了部分养鱼户的积极性。为遏制鱼病发生,确保稻田稻、鱼双丰收,应加强鱼病防治措施。(一)、严格消毒。第一,稻田消毒。多年养鱼且鱼产量较高的稻田,鱼病病原体种类复杂,数量较多,更要严格消毒,在养鱼前7—10天,亩用50—70公斤生石灰,  相似文献   

8.
中国湿地经典--红河哈尼梯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河哈尼梯田是哀牢山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勤奋劳作中开创的一套梯田文明系统,它是中国山区稻田农耕的最高典范,更是中国人工湿地的不朽经典。它在原先没有湿地的哀牢山区创造了人工湿地梯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原改变天然湿地为稻田和耕地相比,更显出它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湿地功能。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生物多样性的功能①稳定生态系统的作用;②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作用;③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作用;④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⑤生物多样性在医学上的作用;⑥生物多样性在工业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浙江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的稻田养鱼被确定为首批四个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将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有效保护。联合国粮农组织从2003年开始,组织了对全球重要独特农业遗产保护项目(简  相似文献   

11.
明代诗词中的稻作文化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农业生产经过初期的恢复,得到进一步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很大提高.明代诗词乃至明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明代诗词涉农题材较多,其中有许多关于稻作文化的诗句.明代诗词中涵盖稻作术语和品种资源、栽培耕作和稻谷加工、病虫害和水旱灾害以及其他人文知识等不同方面的稻作知识.明代稻作诗词内含丰富的科技、人文知识,是珍贵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稻作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对其进行完善的保护,并加以充分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末十年间,江苏频发的自然灾害打断了灾区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进程,又由于清政府不具备防灾抗灾能力,致使社会更加动荡,人心惶恐,群体心理失常。清末江苏农民反饥饿抢米风潮的形成是自然灾害频仍与清政府无力组织防灾抗灾双重因素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的稻田养鸭生态模式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明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经典的稻田养鸭模式。传统的养鸭模式有一套特殊的技术体系,施行先进的人工孵化技术、饲养特定的鸭品种,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稻田害虫发生规律分批放鸭群,养鸭在除虫的同时又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明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专业的鸭船进行规模化的养殖,同时还形成了利于稻田养鸭模式的地方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辽宁省“九五”以来1996~2007年14个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特征与辽宁农业的发展阶段特征大致吻合;辽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农业技术效率趋于稳定,而技术进步是促进辽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忽视可持续发展是“九五”时期和“十五”初期辽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增强辽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江苏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农业要素投入水平、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为主体指标建构江苏省13个省辖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年江苏省的13个省辖市的相关统计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各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湖南省粮棉主产区的实地调查,对不同类型的农户因农产品涨价而引起种棉收益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纯棉花种植户,还是兼种稻谷的棉花种植户都因农产品涨价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收益;不同类型的棉花种植户所采取的不同生计策略表现于棉花种植面积的差异性;相对于稻谷的种植面积,农户的棉花种植面积变动较大。  相似文献   

17.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大批秦简,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及文字。其中有不少简文记述了自商鞅变法以来秦的农业生产情况,这一阶段的秦律详细记录了秦国农业生产黄金时期的具体规定,它为我们研究秦时的农业生产状况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发现了许多规范和保障粮食生产的律文。云梦竹简中的这些律文对秦的谷物种植、土地管理、耕牛与铁器的使用、劳动力的配给和水利设施保障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也是农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秦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农本思想的内涵,发掘在粮食生产环节上秦律是如何起到了保障作用,体现出农本思想的重要性,并最终奠定了秦国强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杨守仁教授(1912~2005),江苏丹阳人,著名水稻学家和农业教育家,在水稻籼粳交育种理论、水稻理想株形研究,水稻超高产育种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重点科技攻关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杨守仁教授在沈阳农业大学素有严师风骨、良师风范和大师风采,他在水稻科学研究方面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大部分在《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公布,他对科研论文字词句章、段落结构和内容表述要求极为严谨、慎密和准确,体现了稻界泰斗事必求是、理必求真和辩证出新的科学精神。甚至在耄耋之年仍虚心学习,诲人不倦,辛勤耕耘,科教育人,较早地建立了国家超级稻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并指导团队在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杨守仁教授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方面显示出来的管理智慧,值得后来者研究、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9.
皖江流域农业开发的历史悠久,是得天独厚的稻作农业区,圩田事业长盛不衰。、明清两代,皖江流域的圩田开发进入了鼎盛时期,水利事业和联圩并圩工程逐渐发展和完善,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清代中叶以后,伴随着人地矛盾的日渐突出,更大规模的圩田开发运动带来了物产枯竭、地力下降、水土流失、渔业受阻、水患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地区生...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省62个农业区域为研究单元,利用2011年农业投入产出的截面数据,运用Moran散点图、LISA聚集图分析了江苏省农业产出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借助GWR模型估计测算了江苏省各地区农业生产要素弹性。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产出在整体和局部均表现出了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弹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即各要素弹性在不同区域间具有较大差异,苏南地区大多数区域农业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要素投入,劳动力和土地要素弹性较小,苏中地区大多区域农业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土地要素弹性为负或不显著,苏北地区大多数区域农业产出依靠劳动力要素投入,其次为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