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转轨时期经济增长周期的基本特征及其解释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现代经济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GDP、投资和消费等主要总量指标增长趋势的性质 ,根据检验结果 ,对这些总量指标进行了适当的趋势分离。在此基础上 ,着重考查和分析了转型时期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 ,初步确定我国经济增长已出现平均长度为9年左右的朱格拉型中周期波动。针对这一典型事实 ,本文进一步借鉴动态非均衡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通过建立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模型 ,尝试解释了经济周期的主要形成机制。一、引言纵观近两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史 ,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扩张与收缩的循环交替所形成的周…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周期波动涉及房地产经济体系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体系的方方面面,这种复杂的现象不可能用单一要素来解释。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经济因素展开具体分析,如经济周期、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加入WTO这一特定环境等,阐述经济因素对房地产市场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怎样把握当前的经济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时期.与此同时,GDP增长率达到9.1%,也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2003年分季度看,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9%、6.7%、9.6%和9.9%.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7%,今年1-2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继续冲高达53%.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中遇到的第一个重要关口.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地把握当前的经济走势呢?  相似文献   

4.
张秀娟 《决策与信息》2010,(11):183-184
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且改革开放前后的周期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进行分析,讨论了各个阶段的波动特点,最终从制度因素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周期呈现出的不同特征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中部塌陷原因及崛起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冯子标 《管理世界》2005,(12):150-151
一1980 ̄2003年,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持续下降。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5%。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下降呢?依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一个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是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决定的。而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1980 ̄2003年平均9.3%的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贡献率为59%,劳动力总量扩张作用为9%,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32%,也就是说,资本积累、劳动…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基本扭转了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GDP增长率徘徊在7%-8%之间的局面,走出了通货紧缩阴影,GDP增长率达到9.1%,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了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同时,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因素。确实,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个使  相似文献   

7.
具有Markov区制转移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具有Markov区制转移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描述和检验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模式.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影响与替代关系具有依赖经济周期阶段性的"门限性质",经济周期波动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已经呈现出稳定性继续增强、持续期逐渐加长、价格粘性开始降低等重要特征,文章的实证结果将为正确选择经济政策组合方式和实施有效经济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增长一直在平稳运行中酝酿着积极"反弹"的势头。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攀升到9 1%,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一轮具有"软扩张"性质的经济周期波动已经开始。为此,我们利用推广的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Markovs witching model)来描述我国经济增长过程的动态性质。通过模型估计和检验,发现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反弹效应",并且导致了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在当前经济周期态势下,经济政策仍然应该保持稳定的操作方向,以保证"反弹效应"充分体现出来,并促使我国经济增长"软扩张"过程的巩固、持续和完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将分析经济总量变化的经济增长理论应用于分析部门关系的经济发展问题,通过索洛模型中劳动力增长率的内生化,以非农部门经济变量为基础建立了分析二元经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型,并对我国非农部门投资率与人均资本变化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Goodwin和Brody周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基于投入产出系数矩阵的开放经济非线性经济周期增长模型,并在简化情况下,利用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结论是适当的和稳健的。在短周期谱中,中国经济1978年以来主要表现出6年左右的周期,且数据表明,主要周期向10年左右加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考虑到现在还在我国普遍实行的农村与城市分离的户口政策,根据流向城市的农村户口劳动力的去向,将城市部门分为两个部门,建立了一个哈利斯—托塔罗模式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分析了农村户口劳动力向城市劳动转移的经济效果。随着经济发展、改革深化,我国现行的户口政策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本文为加快这方面工作的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help-wanted index are two frequently used indicators of the state of the labor market. Traditional regression technique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indicators and their cyclical behavior with business fluctuations have yielded varying results. Spectral analysis is used in this article to examine the cyclical behavior of the labor market indicators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and with respect to a measure of aggregate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Very strong relationships are found, lending support to the rationale of using such indicators as labor market proxies. This application of spectral analysis also provide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potential fruitfulness of spectral analysis in examining the cycl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nomic time series.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9轮经济周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全面、详尽、准确地反映这一轮周期波动的扩张和收缩持续时间和波峰、波谷转折点的位置 ,我们以月度指标来描述波动轨迹。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特征和构造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本文选择了以反映生产规模、市场环境、开放度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指标 ,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 ,按照一定的步骤 ,构造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周期波动的短期波动综合指数 ,通过该指数1990年2月~2002年4月共147个月的具体数值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进行统计描述和特征归纳。这有利于准确把握本轮周期的波动特点 ,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区人均GDP分布的基尼系数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对地区经济分布进行分析。首先考察了我国1991 ̄2002年人均GDP基尼系数逐步上升的变动趋势。然后从理论上探讨地区分解对基尼系数的影响,证明地区分解时基尼系数不降只升,并计算了东中西部的基尼系数,从而指出东中西部差异是我国地域经济差异的主要表现。最后计算了各省市的人均GDP基尼系数,并利用人均GDP指数和基尼系数构成了综合判断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均衡程度的4区域模型。  相似文献   

15.
经济周期态势与条件波动性的非对称性关联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的经济周期形态已经出现了新的态势 ,在经济周期分界模糊和波动性降低的同时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性的关联和反应方式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市场规模和体制转变的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经济周期形态和波动性模式的改变 ,说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已经从经济“软着陆”阶段逐渐转变为经济“软扩张”阶段 ,方向性、规则性和阶段性更为明确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促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快速增长 ,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构筑和形成我国经济的第一轮增长型长波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We propose a simple method to help researchers develop quantitative models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The method rests on the insight that many models are equivalent to a prototype growth model with time‐varying wedges that resemble productivity, labor and investment taxes, and government consumption. Wedges that correspond to these variables—efficiency, labor,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 consumption wedges—are measured and then fed back into the model so as to assess the fraction of various fluctuations they account for. Applying this method to U.S. data for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 1982 recession reveals that the efficiency and labor wedges together account for essentially all of the fluctuations; the investment wedge plays a decidedly tertiary role, and the government consumption wedge plays none. Analyses of the entire postwar period and alternative model specifications support these results. Models with frictions manifested primarily as investment wedges are thus not promising for the study of U.S. business cycles.  相似文献   

17.
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5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中国又提出了在20年里使GDP再翻两番的新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比较、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增长速度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4个方面、以19个指标为基础构造了衡量中国经济转型(即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制度变量——市场化相对指数,从该指数的数据特征和图形分析的结果看,新构建的指数较好地描绘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该市场化指数作为制度变量,运用协整理论和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模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1978~2003年间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也证实了资本和劳动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市场化改革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虽然将经济制度视为外生因素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丰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体现经济转型对增长的影响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