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实践是认知的主要原动力,验证认知的正确性的同时还持续推动了认知的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坚定政治观念。因此,高校应摒弃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固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做好思政教育的改革,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教育的时代地位,积极地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助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道路走向长远。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其爱国主义思想的不断升华与发展,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鉴于此,对新时代下大庆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进行精准的定位,对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性与实效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政教育,目标是培养更多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养人才,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言行习惯进行培养,进而确保学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而就业则是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走向的重要一环,就业指导决定着学生的就业方向。简而言之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对于思政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策略进行分析,能够确保两者结合的优势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幼师教育也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工作有着直接联系的数学教学,也倍受广大幼师的重视。从实际的幼师教育中来看,数学教学在幼师教育中的地位之高、作用之大,是提升幼儿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相关人员应重视对幼师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5.
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先进技术开始在各行各业发挥价值,同时也促进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各学科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开始面临更多挑战。对于思政教育而言,将新媒体全面融合有利于提高其教育质量与效率,为了在新媒体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展开研究至关重要,探索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英语与思政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成为高校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特征,研究了新媒体背景下对高校思政教育展开创新的意义,提出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作用发挥,促进思政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在现代思政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红色文化以其独有的教化作用、凝聚作用、传承作用、导向作用以及激励作用等,对提高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重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成为了大学思政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即着眼于当前红色文化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对红色文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有效发展策略作出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是指在一定时间断内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事情。社会新闻往往牵扯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信息,能够引发人们强烈思考与认识。大学生作为祖国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应实时关注新闻事件。本文对新闻事件在大学政思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探索出了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者,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持续深化下,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必然选择,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和教育作用。故此,本文就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作用客观阐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我党、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凝聚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保证,它为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指明方向。因而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引领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基于各类信息技术的教育手段应运而生。本文提出了智慧教育理念下各项技术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为现阶段存在的各类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财经类人才的培养中存在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实习等多个问题,造成了现今财经类人才培养的不完善,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中除了在教育体制上应有一定革新,在思政方面也需要有一些创新,以提高财经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风建设对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通过校风建设的目标措施、质量效率、刚性约束的提升,促进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社会多元发展使高校思政教育理念及方法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思路及方法,明确思想政治课程价值及核心,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优势,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多样化,增强课堂趣味性。文章主要论述文化多元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重要性,明确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提出具体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呈现出教育方式由嵌入式向融合改变、教育主体从单一向协同延伸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思政教育系统性不足、思政教育主体协同力不够的改革难点。对此,面对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和新问题,遵循“三全育人”的要求,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优势,建立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围绕课程思政教育创新需求,打造多主体参与的思政教育队伍,通过系统性破解思政教育改革难点,实现思政育人的革新。  相似文献   

15.
适应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新趋势,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导地位、核心作用和统筹力量“三位一体”作用,将课堂主渠道理论研究向实践阶段延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将传道授业与价值导向结合贯穿在高校教学全过程,实现各专业各学科的共进协同的大格局,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德育观中国化发展,建立高质量高层次的政治品德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程的困境问题,创新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对互联网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方向进行重点阐述,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支撑,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同样需要在思政课中渗透伟大精神。孔繁森精神的核心在于能够自主为人民服务,自觉实现高原的精神目标。本文立足孔繁森精神的核心,结合孔繁森精神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教育价值,针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现状,制定新时代背景下孔繁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施路径,从而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优化,帮助大学生深化对孔繁森精神的理解,通过构建高质量的教学队伍和科研队伍提升教学实效和研究深度,通过创建真实化的教学场景增强课堂效果等。  相似文献   

17.
微学习作为一种正式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为师生搭建起全新的学习场域。本文探讨了微学习在高职专业课程学习和思政教育的学习模式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着丰富的思想精神,至今仍旧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其价值在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发挥了多重功能。本文基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价值的论述,就其具体践行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新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如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级教育单位均在遵循的教育理念,更是培育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思想。高校思政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培养有着极强的主导作用。同时,高校思政课程也是确保“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位的关键手段,且包含了党组织、国家、高校思政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促进其形成紧密的联系。因为高校思政课程是为我国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手段,所以高校思政教师便有着极为关键且重要的位置,不仅是教育体系中的理论引领者,还是大众化的诠释者。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育出更多优秀且具备极强素质能力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针对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键地位予以研究和探析,并从其地位内涵、地位实现路径等方面予以详细阐述,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价值参考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