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几年因全球性疫情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越发严峻,如何帮助大学生作出科学的职业规划策略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思考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西部职业高职院校为例,探讨在就业指导背景下高职院校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文科”的提出,对我国高校文科教育发起新一轮的挑战。文科科研与理工科相比,存在研究时间长且成果价值难以直观体现的弊端,所以文科科研活动较为低迷,对文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各高校需要根据新要求助力打破文科各专业的壁垒,以协同教学的方式,将各学科知识以和谐的方式融合起来,不影响各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能够在知识融合运用下,于人才培养中获得更凸显的效果。本文以“新文科”作为研究的大背景,出于人才培养需求,给出人文艺术通识课程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要有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也存在盲点,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这种普遍存在的对自身职业规划的盲点,无疑地增加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和挫折。所以,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他们在学习期间就树立职业意识,了解就业形势,对自己本身有一个正确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进而做出相应的努力。职业生涯亦即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的职业或发展道路。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应向哪个方向发展,他的一生要稳定从事哪种职业类型,扮演何种…  相似文献   

4.
童子颐  王海燕 《人才瞭望》2016,(22):162-163
新经济常态下的社会发展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环境因素,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总量、结构、供需和心理四大矛盾.以此为出发点,高校就业教学应继续创新教学方式,破解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题,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笔者探讨分析了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干预措施,希望能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与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共同形成了强大的师范发展新合力。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核心、以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方向,以科学技术的运用为手段,针对目前师范教育体系存在的“去师范化”与“再师范化”的双重挑战,师范培育的职业适应性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和师范认证背景下教育情怀的缺位,通过关注师德培养,推动教育灵魂归位、打造师范共同体,构建全面开放的养成式培育体系、促进学科交融,探索“互联网+教师教育”新生态以应对新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文科”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金融科技人才为适应金融多元化发展,亟需提高自身多元化知识储备,在掌握各种科技手段基础的同时要理解金融理论和实践知识,跨学科培养金融科技人才刻不容缓。本文对我国金融科技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及跨学科培养金融科技人才进行了分析,提出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探讨在新文科背景下金融科技跨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对综合性大学实施跨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文科建设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就行政管理专业而言,其向来都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门类,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对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得到重视。本文以新文科为主要研究背景,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对促进其完善改进方面提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参考常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措施和理念,设计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平台,深入分析移动互联背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应对措施,改革思政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9.
顾亚莉 《人才瞭望》2017,(10):126-127
笔者对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开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将体验教学模式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策略,为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我国开始推行统一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成为法律职业准入制度,保证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同质化”。2008年司法部公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制度的全面推进对法学本科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司法考试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应理性认清自己的职能和发展道路,以实现科教兴国,推进国家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无从入手.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学校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为学生制定职业规划、选择适合于学生的职业.而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通过介绍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时所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对大学生的进行择业思想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学科课程建设,是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新文科跨学科课程《影视文学》为例,从课程理念革新与课程设计革新两方面着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理路与设计,以期从课程建设方面丰富新文科理论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发展中,新的就业问题不断出现,高校大学生正面临新的就业压力和挑战,很多学生在就业期间感到就业困惑.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困难,折射出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专业设置未符合社会需求、就业教学与改革要求脱节、就业指导未满足学生需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静 《人才瞭望》2023,(21):37-39
<正>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是绝大部分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产生的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冷漠逃避及自卑懦弱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正常求职及日常职业参与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个人的职业道路。再加上职业规划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的不断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干预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的必要性,而这也是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理应受到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新文科是立足新时期引领人文社会发展,构建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教师作为新文科下经管类专业改革的根本保障,如何提升其教学与实践能力对于保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以本科经管院类教师为研究对象,解析经管类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新要求,提出新文科背景下本科经管类教师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升路径,以期为本科经管类教师素质提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文科”建设是时代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迫切要求。《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文科”建设主要是要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培养优秀的社会科学家。通过推动“新文科”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派。这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龚朝银 《人才瞭望》2015,(4):192-193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要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创新。基于职业规划教育的指导下,进一步把学生的现实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进一步明白了高职教育的对象和目的。在高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目的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出现多种形式,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统计学习与文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统计学习对文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前文科大学生在统计学习中面临着统计教学尚未实现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文科生对数理背景的统计课程明显畏惧,教师重讲授轻实践的问题。为此,结合提升就业能力的理念,本文提出运用PBL教学+案例分析法,在文科统计学教学中,全流程地融入就业能力提升要素。  相似文献   

19.
当今网络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机遇。应该利用网络的积极影响、发挥网络强大的优势。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正确的心理健康道路上发展,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着其在校奋斗目标和努力程度,同时也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合理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特别是辅导员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日益多元化,呈现出新的特点。文中,笔者首先了解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新特点,最后探索培养使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