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程思政改革需要将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思政教育成效,促进工科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共同发展。在“新工科”背景下,做好课程思政改革可以促进工科学生家国情怀、正确的职业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本文深入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总结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明确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探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并提出课程思政改革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促进课程思政和工科课程的融合发展,落实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各个高校着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也变成高校教学改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信原理》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领域中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在“新工科”大背景下,基于对相关专业和课程特点的分析,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四个自信”等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探索此类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开展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多数高校所重视的关键教学环节。高校要立足于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变化,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拓展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新时期视域下,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双面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将要迎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如何将优秀的多元文化同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当前国家教育部门提出各院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思政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发展。“新商科”是融合现代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不但回应科技、社会、经济所带来的挑战,也冲击了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国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新商科”背景下财经商贸类课程应该立足学科特点,坚定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本文就此对“新商科”背景下财经商贸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财经商贸类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财经商贸类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教育”思维的应用,“互联网+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深化。但“互联网+教育”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提升,还存在着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认知需要提升、忽视思政课教师培训硬件建设、忽视大数据思维的培养以及思政课教师教学理念亟待更新等问题。文章通过“互联网+教育”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此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提高高校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本文基于高职IT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经验,从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视角,探讨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对于每一位IT类专业学生来说,都应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努力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才能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方向的优秀人才。课程思政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抓手,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提高IT类专业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2020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基于此,本文在“三教”视阈下对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三教”视阈下开展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必要性,其次分析“三教”视阈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现存问题,最后探讨“三教”视阈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为高职护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校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与思政课程协同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基于此,以高校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园林专业课程思政的必然性及独特性进行分析,并挖掘分析本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进而探讨园林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希望对高校园林专业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教育需求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思政融入备受瞩目。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融入的创新实践,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可行的思政融入方法和宝贵经验,旨在推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这些解决措施不仅能够解决当前课程思政融入面临的问题,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的素质,促进其思想觉悟的提升。通过这一系列创新实践,学前教育专业将更好地迎合当代社会需求,为培养具有高思政水平的新一代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中新媒体产业的迅速崛起,给我国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改革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给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但也容易给学生造成思想上的错误引导.因此做好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性研究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为了进一步深入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将传统的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通过思政元素与各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实现对高校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在课程思政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发挥好课程思政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协同育人的价值和作用,高校应以课程思政为研究背景,分析与探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策略,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教育事业和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高校开展育人工作对学生思政教育也愈发注重,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思政教育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使思政教育效率与质量得到同步提升,加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研究也十分有必要。本文联系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积极意义,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现存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从深化互联网+思想认识、完善思政教育内容、推行互联网+教育模式、做好校园网络文化融合、强化网络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级教育单位均在遵循的教育理念,更是培育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思想。高校思政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培养有着极强的主导作用。同时,高校思政课程也是确保“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位的关键手段,且包含了党组织、国家、高校思政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促进其形成紧密的联系。因为高校思政课程是为我国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手段,所以高校思政教师便有着极为关键且重要的位置,不仅是教育体系中的理论引领者,还是大众化的诠释者。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育出更多优秀且具备极强素质能力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针对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键地位予以研究和探析,并从其地位内涵、地位实现路径等方面予以详细阐述,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价值参考或启示。  相似文献   

14.
高校推行“四史”教育,不仅是落实党中央政治任务的基本政治要求,更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举措。高校思政教育同“四史”教育联系密切,二者本质属性、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方面契合度较高,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行性。鉴于此,本文应从课程化、活动化与立体化等维度入手,助力“四史”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提高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体育是高校教育的必修科目,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良好载体,因此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优势,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来实现思政教育,改革体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的内容、方法、体育文化、评价体系、师资等,还要推动各部门协调配合,通过各种途径促进“课程思政”在体育教学中的实现,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发展目标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践行其要求,强化质量意识,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对于高职思政课来说,把积极心理学和思政课堂相结合,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在积极心理学和高职思政课的优势互补下,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更多的可能。本文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展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本文叙述了电类专业课“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现状,深入推进课程政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是“立德树人”在高校的根本课题。本文以河池学院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为对象,对新工科背景下的“电路分析基础”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讨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新工科的要求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高校各专业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专业阅读课“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教学模式及实践路径,并尝试以英语专业阅读课为例展示如何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从而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思政素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专业课程亦处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线,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可形成协同效应,更有利于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以《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为载体,讲述该课程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课程定位及课程思政总体目标,阐述部分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融入点,对课程教学加以设计并实践该教学过程,同时更新教学成果评价方法,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的汽车类高素质人才提供专业课程平台,为汽车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供给侧”视角对高校的思政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是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文简称“高校思政”)的新路径。“供给侧”是经济学概念,原指市场中“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市场维持平衡,“供给侧”就是其中一方面影响作用。在教育领域中引入此概念,特指教师的教学输出,教师在“供给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本文从“供给侧”为切入点,对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开展研究,深入剖析高校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比如高校的思政教材内容重复、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系统不健全等。建议高校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从“供给侧”视角对高校的思政教育进行切实可行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