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范生的学业收获与其院校环境、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息息相关,研究师范生的学业收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师范院校进一步改善院校环境,提升师范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本研究基于安徽省4所师范大学1062名师范类专业学生就读经历的调查数据,构建了影响大学生学业收获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院校环境对师范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收获的直接影响,并分析了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两个维度在院校环境与学业收获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院校环境支持的部分维度对师范生的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知识与能力提升、认知发展与价值实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课程与教学、服务与管理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在院校环境与师范生的知识与能力提升、院校环境与师范生的认知发展与价值实现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其作用效果显著。研究建议:高度重视师范院校发展,提高师范教育的课程教学质量;优化师范院校内部环境支持结构;激发师范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促进师范生与院校环境的良性互动,实现内外联动机制对师范生学业发展的正向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机制,为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8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自尊水平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城乡差异,大学生学习倦怠不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和城乡差异;(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存在着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自尊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对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391名中学生为有效被试,采用学习拖延问卷、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拖延、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能显著负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学习倦怠总分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拖延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高校教师谦卑行为对大学生课堂积极表达的影响,并探索课堂心理安全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采用表达谦卑量表、心理安全感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课堂积极表达量表对8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教师谦卑行为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课堂积极表达;课堂心理安全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教师谦卑行为与大学生课堂积极表达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教师谦卑行为能通过提升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提升其课堂积极表达行为。  相似文献   

5.
对安徽、江苏四所地方本科院校791名第一代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研究第一代大学生家长参与对其学习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代大学生家长学业期望和家长自主支持不能直接影响学习投入,但均可以通过学生坚毅人格的中介作用,以及学生坚毅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习投入水平.因此,家长主动参与子女的学业发展,对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塑造培养第一代大学生的坚毅人格有助于提升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364名高校教师为研究样本,探讨高校教师创新自我效能感对科研绩效的影响,以及科研投入和挑战性科研压力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对科研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挑战性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有倒U型影响;科研投入在高校教师创新自我效能感与科研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挑战性科研压力对创新自我效能感与科研绩效的关系以及科研投入与科研绩效的关系均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笔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学习心流和学业自我效能对学前专业师范生创造力倾向的影响。共招募275名学前 专业师范生填写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青少年学习沉醉感量表和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研究发现:1)学前专业 师范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和创造力倾向中的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学习心流保持不变。2)学习心 流(目标清晰、投入体验与享受、时间感扭曲)、学业自我效能水平与创造力倾向呈显著正相关。3)学业自我效能在学习心 流和创造力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学前师范生的创造力倾向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创造力培养提 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中国大学生翻转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基于美国客户满意度模型(ACSI),从学生个人特质和知识互动视角出发,构建以感知质量、感知价值为自变量,知识共享和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翻转课堂学习满意度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结果发现:感知质量、感知价值、知识共享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翻转课堂学习满意度的直接因素;知识共享在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与学习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针对大学生翻转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因素影响,建议完善在线学习平台、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促进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提升学生自我学习效能,以此提高大学生翻转课堂的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学习投入的现状,探究满意度在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在线学习投入量表对177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中介模型检验满意度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和在线学习投入存在正相关,满意度在自我效能和在线学习投入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学校从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提供良好的交互平台,注重过程评价,提高师生互动和学生小组讨论的效率等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满意度来提高在线学习的投入程度。  相似文献   

10.
学习成绩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探讨较多的是来自归因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笔者以某师范院校44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施以“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以CET4成绩为因变量,研究归因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归因方式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确存在间接因素,但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因而有必要对影响学习成绩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1.
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是学习者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索非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英语成绩间的关系。通过对2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调查以及英语的测试,并用AMOS17.0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正相关,二者都正向预测英语成绩,即两个因素都可以对学生的英语成绩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使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400名大学生,检验了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课程体验和课程满意度的关系,并考察了课程体验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课程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在学业自我效能感、课程体验和课程满意度3个变量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城市生源被试得分显著高于农村生源被试;学业自我效能对课程满意度的直接效应显著;课程体验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课程满意度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把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作为工具,以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和元认知策略运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习成绩、内在学习动机和元认知策略运用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成绩目标型外在动机呈显著负相关。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学习动机、元认知策略运用能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对254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也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5.
自我导向学习是信息时代大学生特别需要培养的一种学习品质和能力。为解析学习动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自我导向学习品质的影响,使用包含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量表、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问卷对720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调查。潜在剖面分析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自我导向学习品质上存在显著的群体内差异:41.4%属于低自我导向型,44.7%属于中自我导向型,13.9%属于高自我导向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求知兴趣和能力追求两类学习动机正向预测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品质,声誉获取学习动机则负向预测自我导向学习品质,培养类型、年级、专业兴趣和利他取向学习动机对自我导向学习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职业认同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业情绪问卷对210名医学生进行测量,考察了医学生职业认同与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低唤醒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②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8所高校思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管理现状的研究表明:高校思政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要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其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优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性别、年龄对高校思政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十分显著,而性别、年龄,以及工龄、职称对职业生涯管理则产生明显的影响;思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管理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社交媒体积极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采用社交媒体积极自我呈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乐商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广东某高校412名在校生施测。结果显示,社交媒体积极自我呈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乐商和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社交媒体积极自我呈现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还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乐商的中介作用来预测生活满意度。表明社交媒体积极自我呈现不仅能直接正向影响生活满意度,还能通过提高乐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编《医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获得感》调查问卷,对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564名学生施测。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获得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和年级的医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获得感的得分比较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投入是影响医学生对思政课学习获得感的主要因素。因此,高等医学院校要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相似文献   

2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探讨员工创造力对内部创业行为的纵向影响,并探究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公司创业导向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基于252份员工问卷的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创造力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内部创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员工创造力和内部创业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公司创业导向在员工创造力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组织支持感在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内部创业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