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达沃斯经济论坛,李克强总理提出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国际化人才推动下的创客、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将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发展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
邓永霞 《人才瞭望》2023,(15):14-16
<正>中国—东盟人才城建设是2022年南宁市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才会议精神提出的人才工作战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背景下,随着经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加速,如何为服务壮美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是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人才城建设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开展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项目为例,  相似文献   

3.
作为数字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虚拟城市是随着数字城市、虚拟现实技术、3DGlS的研究发展而发展的。数字城市给虚拟城市带来了发展的原动力,而虚拟现实技术和3DGIS技术为虚拟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和仿真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契合现实的需要,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实习实训教学的辅助,正成为各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出发,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入的现状,通过对目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分析的梳理,提出虚拟仿真赋能实验教学的意义、设计思路和路径,并以《创业实践》课程为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数字技术不断运用于传统领域,催生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战略性的基础地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参与主体要适应时代的变革,为新时代新环境新形势下的创新创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仅以甘肃省为例,截至2021年,出台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多达87项,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有18项。创新创业政策的推行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改善大学生就业局面,而且有利于加速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  相似文献   

6.
柴成华 《人才瞭望》2017,(20):92-94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突出,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全国高校掀起创新创业教育热潮,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笔者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西部地区高校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以打造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笔者首先探讨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然后对经济转型背景下陕西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研,并分析了经济转型背景下陕西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经济转型背景下陕西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加强“双创”人才的培养,提升高等院校创新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关键因素,唯有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容全方位纳入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培育。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从质到量都对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孙正嘉 《人才瞭望》2016,(4):181-182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校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必然选择.基于此,着眼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提出导师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并结合苏州大学敬文书院新型书院导师制模式,从育人理念、书院架构、教育资源等多方面探讨一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李帆  胡春  杜振华 《人才瞭望》2022,(19):10-11
<正>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将北京建设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北京已有数字人才政策,总结了人才结构和产业需求不对称、人才留用政策与其他地区相比优势欠缺、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及其发展环境仍需优化这三处不足,并提出可以从优化人才结构、做好人才留用工作、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北京市数字人才政策。  相似文献   

10.
侯玲 《人才开发》2011,(4):36-37
在“云计算”产业日益成为IT产业热门话题的当下,微吼中国CEO林彦延无疑是其中的一位先行者。林彦延2009年创立微吼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虚拟大会云计算网络平台,彻底颠覆了传统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沟通方式,开创了全新一代的虚拟现实体验。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使得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企业成为一个整体,虽然语言不同行业不同,但数字如一座桥梁成为他们共同的语言。因此,数字背后的会计师对于企业乃至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镕基曾经指出:“中国的会计师事业,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兴衰存亡的大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千秋万代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创新正在成为改变中国经济游戏规则的力量。”国际智库东亚论坛研究员德赖斯代尔感慨地说。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的焦点。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越来越突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的热潮席卷而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互联网+”为产业融合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及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竞争力具备一定先发优势。数字经济时代遵循乡村旅游经济和女性创客规律的同时,对文化旅游创业资源、生态及体系进行战略整合、培育和升级。乡村旅游丰富的创业机会、多样的创业资源以及浓厚的创业支持氛围,知识赋能充分发掘女性性别优势,探究女性文旅电商直播创客路径,既是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旅游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又拓展了女性新职业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楚媛 《人才瞭望》2017,(16):62-6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其对于促进高等院校的科学化发展、经济繁 荣、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就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将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来,提出了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门机构、建设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制定评估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战略举措.在“双创”推动下,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不断高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据国家工商局统计,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达443.9万户,比2014年增长21.6%.全球创业报告也显示,目前中国的创业指数为79%,远高于全球51%和亚洲64%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世界各国在推进经济、国防等硬实力发展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通过文化输出这一模式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已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韩国的“文化立国”就是文化输出模式下提升其国家软实力的成功案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时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的“韩流”见证了韩国文化影响力长足的进步,而其中又以韩国影视作品最为风靡。因此,韩国这种以影视产业推进文化输出的模式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畜牧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抽象,技能需要反复实践,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提出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在线课程,引入最新的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农业产业发展动态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双素养”;通过动画与虚拟仿真资源的构建,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评价方式由结果评价向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转变。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字经济是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是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从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资源集聚和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家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的必要性;总结了国内主要地区建设数字经济人才高地的经验;指出了国家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面临的三个新使命: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坚持新理念、数字经济人才政策评估需要突出新导向、数字经济人才招才引智需要锚定新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科技革命、地缘政治、区域经济的变化,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所需。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国家扎实开展了“四新”建设,商科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已成为必然。本文基于三江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创业创新综合模拟实训》为例,将项目化教学融入课程改革中,通过师资团队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设计与开发等提出优化举措,为学校的复合应用型的商科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是近两年被反复提起的热词,是对当前我国总体社会形态的概括,以新常态为总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见指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向,并提出了更高规格的要求,在这种发展态势下,高校要理清方向、认清迷局,把握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形势,利用互联网的强大推手作用开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原动力和正能量,使其成为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