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非  孔维畅  刘敏  王坚  张浩 《管理世界》2023,(1):216-225+239+226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工厂呈现出生产运营更加复杂多变、创新知识更加密集、制造过程更加不确定和难以预测、运营管理更加注重服务价值等新的发展特征。本文从智能工厂运营管理体系出发,分别从智能工厂服务模式的自组织创新、智能工厂知识管理的自学习创新、智能工厂调度优化的自适应创新3个方面,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智能工厂运营管理的理论内涵和技术方法。为创新智能工厂的运行模式、提升其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以期满足我国制造企业实现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全球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制造成为技术领域的新范式,其所具有的“产消合一”核心特征,为破解中国产能过剩困境提供了崭新思路。本文将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推广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交叠双重差分法(Staggered DID)探究智能制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智能制造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机制分析表明,“产消合一”是智能制造发挥作用的核心路径,其主要通过赋能生产侧与消费侧两条路径提升产能利用率,具体表现为:在生产侧赋能企业柔性化生产,在消费侧转变消费者地位并创造新消费需求。异质性分析发现,智能制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在成长期行业和市场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于生产式智能制造模式,协同式智能制造模式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并且,智能制造可以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为政府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实现动能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借助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而且能够通过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间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数字技术对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化的21世纪,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智能化等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现代教育领域重要的创新方向。尤其受近几年居家办公影响,人们对线上教学的接受度广泛提升,以智能制造为基础,探索虚拟仿真模拟教学的有效方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教育改革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文章结合智能制造视角,进一步研究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教学应用策略,以期全面改善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教学现状,全面提高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质智能制造人才。  相似文献   

5.
系统工程学科基础课对于理解和把握系统工程的科学体系,掌握系统工程相关理论、技术及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教学改革的思路,从课程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融合,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对学科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探讨,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数字化变革正在从思维、认知、资源、内容、载体等多个方面为教育带来基础设施、教学模式、应用场景等要素的全面革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台+教学”的SPOC(小规模在线私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混合教学模式以其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特点,在高职课程中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学改革。本研究通过依托“超星平台+‘江南园林文化艺术’课程教学”的SPOC混合式教学实践,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索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的策略,并构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三段四维五阶”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为高职院校的文化艺术课程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教学.将ERP沙盘模拟教学模式引入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之中,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改革.而在ERP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尝试性改革和创新,以期取得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更大成功.我们对ERP沙盘模拟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集中在:对ERP沙盘模拟的运行过程进行适当的升级.为配合升级后的ERP沙盘模拟的顺利运行.我们进行了参与主体的增员、经营业务的拓展和运行规则的修订,以期ERP沙盘模拟课程在原有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实现自身适应性的增强和升级化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应用是推动贸易主体数字化转型,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2014~2019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出口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增长与出口升级,体现为出口概率、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的提升。但不同数字技术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底层技术层面的数字技术有利于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表现,而技术应用层面的数字技术主要作用于企业出口规模的提升。另外,数字技术应用对民营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出口增长与升级作用更大。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应用通过技术范式重塑和就业技能结构优化促进了企业出口增长与升级。进一步讨论发现,国家创新导向减税政策与数字技术应用在促进企业出口方面具有联动作用。本文对于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高校艺术专业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纷纷开设与环艺专业有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能力,提升学生独立运用软件和艺术设计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环艺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因此,分析环艺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问题,探究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意义,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发展,不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职电子专业属于一个基础性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如电路原理、电子工艺管理、数字电子、模拟电子、PCB设计等等。将跨课程项目教学法引入电子专业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性,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分析高职电子专业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策略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不断紧跟信息技术新技术发展趋势,在强化政务活动数据、算力、算法、场景的要素融合方面不断做出新的探索,呈现出数据赋能条件下政务活动的全流程、全领域信息化,政务服务呈现出更简洁、更精细、更精准的发展新动向。但在看到数字政府建设已取得的成果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与底层技术和理念逻辑之间日趋密切的关系,探索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底层逻辑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具体而言,要以数据表征同构性研究为基础,探寻行政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过程、数据表征的同构性特征和数据治理的同构处理机制,夯实数字政府信息化建设根基;以算法规制耦合性研究为重点,了解算法规制的作用原理、算法治理的耦合性特征和算法治理的运行机理,明确数字治理建设原理;以算力增长同步性研究为目标,通过提升算力来提高数据表征程度、算法治理效率和数据挖掘深度,明晰数字技术发展导向性;以数字孪生互构性研究为目标,了解数字场景的特征、数字孪生政府的运行机理和数字孪生政府的再入性意义,凸显数字场景的再入机制。  相似文献   

12.
序言     
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新模式、新组织、新业态不断涌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方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数字平台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快速上升,为产业升级和数字化发展持续赋能.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信息通信技术、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与现代信息网络是推动数字经济新形态必不可少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13.
张嬿妮  杨丹  舒盼 《科学咨询》2023,(12):232-234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应急安全类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学发展的关键方向。正确认识和理解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建设内涵,构建完善的应急安全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需要。本文将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课程思政理论和研究生教学实践,界定了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内涵。在遵循正确的教学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文从教学背景、教学投入、教学能力、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这五个方面构建了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旨在深入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为应急安全类专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胡勇 《科学咨询》2010,(17):128-128
目前,数字控制技术与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等,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数控技术不仅是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关于《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了《ERP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的,并通过对该课程的特点分析,探讨如何利用ERP生产制造应用软件对该课程进行教学与实践的有效改革,进而总结了教学改革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可编程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职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必要性。实践证明,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开始推行精益管理。随着探索和实践的日趋深入,制造企业已认识到,精益管理将不仅引起生产和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而且还会对实现"世界级制造"的"企业梦"、"中国梦"产生极大的影响。制造企业推行精益管理的必要性1.从新技术不断发展的高度认识推行精益管理的必要性近年来,世界制造领域技术不断发展,以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生物制造、3D打印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是未来  相似文献   

18.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对高等学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带来的影响,阐述了我校该门课程的教授情况,提出了适合于本校的教学改革方法.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并在双语教学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升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机器人和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工作站。该系统涵盖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智能传感、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系统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自动化、智能化教学和实训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介了攀钢顾问华罗庚教授亲自指导完成的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国家重大攻关项目成果,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的典型大数据分析案例为例,来论述华罗庚教授所创建的管理科学理论对钢铁工业大数据分析、智能优化算法和工艺智能制造上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具体案例和算法的介绍,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华罗庚管理科学36字方针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在今天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应用华罗庚管理科学理论指导工业生产线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