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确立社会主义人生观李永年辛佩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成这一基本任务,客观地存在一个...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党和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道路和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做出阐述;而作为制度则是首次明确提出,全面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外在表现和制度保障;需要在改革开放和不断借鉴其他各国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就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模式,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体现了中国国情和特色.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即“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贡献。这个基本经济规律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如果一直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那么,我们伟大祖国今天的面貌该何  相似文献   

5.
《求是学刊》2021,48(1):21-29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取得成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都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谓适逢其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包括一系列基本制度的构建,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其中,这是一个伟大创造。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选择,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逻辑演进的结果。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性以及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性。其中,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并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寻找其根据和发现其逻辑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定理姜树蔚在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上,通常是从基本制度进行的。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只在制度上做文章,是不能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全貌的。实际上,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多层次的规定性,应该从各个层次上全面地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7.
一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理论。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的第一次革命,本质上是一场“制度革命”,即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并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而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是一次“体制革命”,即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不合理体制。不少的同志以为,体制改革仅仅是制度的形式改变,仅仅是社会改良,是一种量变。这种认识并不准确。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一个很长时间里,许多社会主义理论家…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要招致反对者的一片责难声。近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否定社会主义,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肆意夸大社会主义正在克服的失误和弊端,否定社会主义的七十年,否定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四十年。他们不断地散布“社会主义优越性只是理论上的说教”、“社会主义是失败的”等等谬论,极力抹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社会主义制度到底有没有优越性?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就成了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他们在研究中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现概述如下。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一、引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的,它要求各经济活动主体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从而要求各经济活动主体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以及实现利益的行为权力和客观条件。这意味着市场经济存在着客观的制度基础。简而言之,这些制度基础主要有自由劳动制度、自由企业制度和间接调控制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自由企业制度。自由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制度基础。在自由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伟大的新纪元。正如叶剑英同志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代。几千年极少数剥削者统治绝大多数人的历史结束了,广大劳动人民从被压迫者变成了新国家和新社会的主人。一百多年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时代结束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然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经验表明,各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能否得到巩固和发展,还取决于执政党能否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如果在指导思想和政策路线上长期脱离实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不上去,那就会严重脱离人民群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它自身有着许多理论上的优长之处,这是它能被中国人民所接受的先在条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文化的彻底批判,又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奠定了现实的文化条件。文化选择规律的制约与变革中国现实斗争需要的统一,使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以之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的西方人文主义、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构成了现代性的基本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理念和精神价值.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在继承和批判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确立的.从人文主义转向以人为本,从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从理性主义和主体主义转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反映了两种价值观的联系和区别,标志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一、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需要大批社会主义企业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十二届三中全会实行全面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制度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企业家的需要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迫切。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企业家的重要性。第一,经济改革需要企业家的理解、支持和推进。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和总方针而进行的经济改革,其中心环节是搞活企业,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自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毛泽东从5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70年代末以后由邓小平集其大战,党的十四大最终确立的。这一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有自己特色的“道路”、“阶段”、“根本任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无不渗透着两代伟人之间继承、发展,一脉相承的内在有机联系。掌握它,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期战略任务之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孙晨纲 《社科纵横》2008,23(10):56-58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探索当中,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本文主要以大跃进和改革开放为事实依据,以解读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并从各个角度反复阐述的重要思想。“改革是一场革命”,其核心是揭示这场改革的性质,能否准确把握改革的性质关系到改革的得失成败,至关重要。结合伟大的改革实践,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对改革性质进行再认识。一、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把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改革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邓小平同志“改革是一场革命”理论的重要前提。以前,人们往往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同具体制度混为一…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热爱社会主义○朱秀珍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热爱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巨大改变,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课题展现在全世界各无产阶级执掌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前:怎样变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永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社会主义国家都依照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本国的国情,纷纷走上了改革、探索、选择的艰难历程。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关头上,中华民族在自己悠久的历史上开始了又一次真正的振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国的国土上兴起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举世瞩目的事件。它关系到中国今后的发展,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而现代自由企业制度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自由企业制度,从而使改革既是“社会主义改革”,又是“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公有制改革这一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公有制的本质是废除“所有者主权”,确立“劳动者主权”;公有制的条件是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金融化、生产资料丰裕、人力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公有制的基本运行形式是信用形式和股份形式,公有制改革要“淡化产权,强化责任”,使公有资产“无期信用化”和“优先股份化”;主张建立公有资产的有限赔偿的责任制度。所有这些现点对认识公有制、探索公有制改革的方向和途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确立了强国富民的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既包括了战略目标、也包括了战略步骤。这一发展战略是在总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和实践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