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职业》2012,(10)
幽默风趣、直率坦荡,是不少媒体赋予赵启正的个性标签。连续四次担纲全国两会政协新闻发言人的他,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赵启正曾说,新闻发布会就像一场“高考”,必须提前“备考”。  相似文献   

2.
锐言录     
‘不能苛求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发达国家的新闻发言人几乎都由媒体人来担任,我国的新闻发言人是官员提拔上来的,都缺乏新闻传播专业训练。内部,官员中相当多的人信奉少说、不说为佳的潜规则;外部,媒体和公众又给了过多的压力,说错一点不行。在这种背景和困境下,美国的新闻发言人到中国也没有办法做。'  相似文献   

3.
《公关世界》2010,(5):6-6
近日,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公布了2010年政府新闻发言人名单,并规定“新闻发言人必须及时发布消息,要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如果新闻发言人说“无可奉告”,发生突发事件不及时回应,或者出现其他推诿行为,将追究责任。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发言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现场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禁止任何模棱两可的回答、四平八稳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1):35-37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5.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0):34-36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6.
论语数字     
"他们的是‘快照’,我们的是‘精照’。"——11月26日上午,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帽月面图像。看到图像的南京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如此评价。"在我看来,自主新闻发言人和媒体记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公务员,是公仆,而媒体背后是群众,是‘公’,是主人。作为仆人,怎么能说无可奉告呢?"——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文天平说。  相似文献   

7.
1983年我国正式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不断完善和发展,但西方国家新闻发言人制度已发展上百年,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有不完善之处,如:新闻发言人培养体系不健全;新闻发言人法制建设不完善;新闻发言人监管机制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当即表示:“我提议,向新闻单位公布所有新闻发言人名单,曝光无故缺席培训的发言人名单。”  相似文献   

9.
青青  木子 《职业》2011,(22):15-16
在应对媒体时,新闻发言人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在网络媒体时代,新闻发布的时机已成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生命 新闻发言人并不单是一个人,他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团队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发言人的说话之道:“真说,早说,主动说,为百姓说话,说百姓的话。”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机构,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可以说是我国目前各部委中运作最为成熟的发言人机制,而历任几十位外交部发言人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过他们的风采,为宣传中国形象、阐明中国立场、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通过对外交部发言人机制的研究,分析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通过借助网络、电视媒体发布的新闻媒体实录搜集美国新闻发言人语言的语料,按照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料进行具体分析,目的在于通过美国新闻发言人语言的具体分析,总结出美国新闻发言人的语言特征,从而为完善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借鉴,启发我国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1月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幅度为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新闻发布形式,媒体和公众可以最直接地通过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了解政府的立场、态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现代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关活动。从1983年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诞生至今,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整整走过了30多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从中央国家机关到地方政府、从社会团体到群众组织都纷纷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我国  相似文献   

15.
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与媒体和公众沟通的重要桥梁,随着政府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公众的知情权意识逐渐提高,对新闻发言人素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更好的与媒体沟通以及向受众及时传达信息,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良好的综合素养以及相应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6.
近日记者获悉,河北全省党委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在河北省委党校举行开班仪式。据悉,这是该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第一次进行集中培训。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闻发言人语言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视角丰富,涉及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政治学等;内容广泛,包括实用技巧整理、语用策略分析等。本文对国内关于新闻发言人语言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能够对后续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段时间,全国开展了一系列整治“非药品”活动。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展示了部分非药品冒充药品的实物。  相似文献   

19.
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人,它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新闻发布制度,是某个社会组织定人、定期地就某些问题、政策、服务等同公众进行交流、沟通、解释、劝说的固定方式。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现,得益于公众对于信息公开、拥有知情权的强烈需求。让广大公众享有知情权是一个社会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而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组织,也越来越重视社情民意,需要采取有力的公关措施来获得公众的舆论支持,进而提升自身的形象和影响力。作为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公关形式,新闻发言人制度在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20.
盛勇 《公关世界》2009,(9):11-13
作为国之栋梁、国之骄子、国之巨无霸的“央企”,随着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的一番表示,又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这一切皆缘自“央企”将设立新闻发言人。 2009年9月初,对于“央企”将设立新闻发言人,媒体给予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央企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发言人’、“央企新闻发言人如何取信于民”、“设立央企新闻发言人,能否改善央企与公众关系”等等,有赞赏,有隐忧,有进言,有提醒,有分析,有“旁敲”,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