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时期统治者采取的羁縻政策,是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政策.探讨唐、宋时代羁縻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从纵向和横向、宏观和微观比较两朝代羁縻政策之异同,总结两代民族政策的经验、作用和影响,对于解决当今国内民族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余梓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民族政策体系集成是指与解决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相关的诸多政策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在相应兼容度基础上的汇集,进而形成民族政策集群,它不是简单的相关各种政策的堆砌,或者累加,而是根据民族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地优选、完善与组合,使民族政策体系长期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民族政策体系集成就是通过整合民族政策资源的途径,在民族政策体系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民族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优势,适合妥善解决复杂的民族问题,及时调整不和谐民族关系,提高民族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3.
4.
温起秀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8,(3)
本文将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世界上的民族政策进行比较,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探讨世界各国民族政策,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限制发展型、放任自流型、消极保护型和积极促动性,给读者和研究者一个简练明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6.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的民族政策及内蒙古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在近代中国,内蒙古的民族问题是中国政府必然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国民党政府在某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曾调整某些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和了内蒙古的民族矛盾和地区矛盾。但是,从总体而言,国民党政府的羁縻、笼络的办法和强迫同化政策加深了内蒙古的民族矛盾、纠纷和隔阂。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蒙古的民族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进一步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7.
民族政策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海桢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1(3):62-66
民族政策是多民族国家调节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指导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而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行动准则.本文主要就民族政策学的性质、对象和特点,民族政策学的研究内容、体系和结构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5):15-20
民族问题在许多国家都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重要的问题,无论是政府部门、知识阶层还是普通民众,对于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性都有了新的认识。要解决中国民族关系问题,就要淡化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民意识、公民意识。真正要加强的政治认同的对象应当是"中华民族",而不是各自所属的"民族",对于56个"民族"这一层面的群体的认同,应该逐步"去政治化",保留各自传统的文化认同,尊重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宗教和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9.
唐建兵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是对传统民族政策的批判继承和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原理在中国的灵活运用,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政策体系。然而现行的民族政策滞后于社会发展,部分内容可操作性不强;从政策实施情况分析,总体上实施效果显著,部分政策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重视民族实地调查;根据民族问题实际发展需要,适时地调整民族政策;提高民族政策的权威性,增加民族政策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0.
甘永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2):2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民族教育整体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而面对新的时代环境,民族教育政策的关照点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有必要对政策的内容、体系、成效、创新等问题进行研究.孟立军教授的新著《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该书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冬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民族政策的得当与否最终体现在实施的效果上,清朝能够在辽阔的疆域上实现空前有效的统一,全面奠定了现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坚固基础,揭示出清朝的民族政策总体而言是较为成功的。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亡,清朝施行的民族政策对今天民族工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有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2.
哈正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民族政策研究受到学界的重视,内容基本涉及了全球各类地区和国家,同时研究范围则较为广泛。主要关及民族自治权、民族教育、文化保护、土地权和资源开发等问题及其相关政策的评价。总体而言,苏联、南斯拉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是国外民族政策研究中受到较多关注的国家,本文着重回顾了既往研究中对以上诸国民族政策的探讨,并展现了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发掘出的对制定中国民族政策具有启示作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彭英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散杂居民族极其复杂,除世居外,大多属流徙而来,早已丧失原来基本特征,属重新聚居一起的新"族群",应淡化民族意识、民族身份。散杂居民族问题的重心主要是处理好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加强"国族"建设即中华民族建设。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完善散杂居民族的政策改革。散杂居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对民族发展和民族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概述,内容涉及从先秦到国民政府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政策的研究信息,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历代王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立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20(2):20-25
由于中国民族政策发展、演变的历史悠久 ,每个朝代的民族政策对前朝既有继承 ,又有发展 ,因而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内容十分丰富。作者主要对从秦朝统一到清朝结束这个时期的民族政策进行了考察 ,认为中国历代民族政策具有压迫性、开拓性、羁靡性、抚纳性、同化性和多面性的特点 ,同处于存在阶级压迫的封建社会是历代民族政策具有这些共同特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土中国学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状态的发展演变、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构建本土中国学不仅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时代需要,符合建设“中国现代文明”的宗旨,同时也是民族话语权反思与重建的客观要求.建构本土中国学不仅具有必要性,亦有可行性.本土中国学与“汉学”、“海外中国学”等既有联系,又有较大区别,特别是在内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独具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目标明确、运行良好、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明显、影响广泛而深远。它在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上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 相似文献
18.
龚志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4)
民族政策系统是民族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民族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由民族政策主体、民族政策客体和民族政策环境共同组成.民族政策主体与民族政策客体互为存在前提,民族政策环境制约民族政策主客体作用发挥,民族政策环境与民族政策客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换. 相似文献
19.
袁东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4)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说明党的民族政策及改革开放政策正确,使那些以“人权”为幌子诬蔑我残酷“压迫”、“剥削”少数民族,使其深陷“水火”的无耻滥言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20.
王希恩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15
2005年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的近十年,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伴随着日益丰富的民族工作实践不断前行,有坚持、有探索、有补白、有完善。相较前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三和第四次会议间隔时间最长、面临的问题最多、认识上的分歧最大、民族理论政策的进步也最为明显。随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出台的"十二条"标志着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完成了它的体系化过程,而至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则呈现了由现阶段民族工作总目标统辖的民族政策大框架和大幅度的理论发展,其展示的民族理论政策内容之丰富、应对问题之明确、话语特色之鲜明、对现实民族工作指导之积极较之以往都无出其右,必将在中国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