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词人之一,有“满清第一词人”之称,王国维更赞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早期的纳兰研究多关注其感伤抒情的词作,而他的边塞词作也不容忽视,尤其在数量上超越前人.纵观其边塞词,我们会发现他的边塞词在立意、取材、艺术形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边塞词既有沉郁豪放之气,又有凄婉迷离之美,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成为中国文学诗词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
宋人侯寘作词《眼儿媚》“花信风高雨又收”,辛弃疾作词《丑奴儿近》“千峰云起”,均自注仿效“易安体”。词史上有称柳词、坡词、辛词,而无称“柳体”、“苏体”、“辛体”者,李清照词以体名家,为词坛上所仅见。侯、辛二人词作在内容、风格上与李清照词都大不相同,二人所效仿者,只是语言表达上的一种独特效果。李清照词为深刻地表达其独特的情感、心态,在语言上刻意追求出语求新、变故为新及字声清新,这也就是“易安体”的所指。  相似文献   

3.
陈廷焯的词学创作论,主要体现在这样四个方面:一是词作体性论,体现为着力辨析词与诗、曲体性之异;二是词作情感论,体现为标树"情"为词作生发之本,并阐说到词情表现含蓄蕴藉与真实自然之求;三是词作兴会论,体现为反复标举"兴"为词作的本质要素,并论说到"兴"与主体情感表现的相承相生关系;四是词作意境论,体现为对诗词两体境界表现予以深入的比照,并充实与张扬了词境表现的沉郁深致之求.上述四个方面,从不同侧面呈现出了陈廷焯对古典词学创作论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与《红楼梦评论》二文的比较研究,从中考察梁启超与王国维二人文学态度、文学观念的同与异:同主要是指文学态度之"同",具体表现为面对"褒扬诗文、贬抑小说"(或称小说为"小道末流")这一传统文学观,二人或显或隐地对此进行纠偏与反拨的态度具有一致性;异主要是指文学观念之"异",主要体现在二人对文学的性质、功能等具体认识又存在显著分歧,并由此呈现出文学启蒙与审美的分野.  相似文献   

5.
北宋晏几道和清代纳兰性德前后相互辉映,均擅长以小令写爱情,以爱情中为寄托,对婉约词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两人爱情词的表现对象、艺术手法、身世之感等方面着手,探讨两人“伤心词”的异同,并结合两人的词学思想,进一步探讨两人词作的内涵和时代意义。通过对两人词作的比较,可以凸显词体在其自身发展历程中的功能转变。  相似文献   

6.
将唐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始于明人张蜒.他在《诗余图谱》“凡例”之后附识日: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赡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作以婉约为正.放东坡称少游为“分之词手”,后山评东坡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这段话说明了词体的分类。各体的风格及其代表作家三个问题.后世人评东坡词受其影响极大,自此以后论词者大多认为苏词主要风格是豪放,甚至忽视了他婉约词的成就.其实,从数量上看,现存的三百四十余…  相似文献   

7.
陆游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史上的印刷媒介文学传播时代。在这一时代,文学传播的各要素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同时词体文学也已经完成了尊体意义上的变革,这些都影响了陆游的词作和词体观念。在陆游的词论和词作中提示了其时文学传播尤其是词传播的丰富信息,比如渔歌菱唱、宴乐酬唱、寄赠酬唱、词集刊刻等传播方式甚至为词集题跋作序进行传播推介活动等在陆游词论和词作中均有表现。  相似文献   

8.
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的《全明词》已由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这是词学界企盼已久的一部重要文献。笔者近来研究《支机集》时检阅了该书所收相关词人词作,发现错讹若干,兹列于下:一、蒋守太与曾策属同一人《全明词》第六册第2895、2896页分别收蒋守太词二首、曾策词二首。误,二人实同为一人。蒋守太,字曾策,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系蒋平阶长子。明亡后,蒋平阶与弟子周积贤、沈亿年寓居嘉兴,师弟三人时相唱和,结有《支机集》。时蒋守太随父同寓嘉兴,也同有唱和之词。所存四首词中,即有和父之词二首,其余二词则分别与周积贤、沈亿年唱和。故《…  相似文献   

9.
曲子词简称叫词,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配合音乐演唱的,即所谓“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里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词这种新兴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两宋鼎盛,蔚然大观,在中国文学史上,和诗双峰并峙,因而有唐诗宋词之称。 可是,当曲子词兴起鼎盛的时候,云南由于交通阻隔和人为的障碍,这种新兴文体没有传入云南。到了元代,云南才有曲子词的产生和词人的出现。据《滇词丛录》的统计,云南有词人百人左右,词作近千首(这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群的主帅和灵魂,他继苏轼之后,进一步拓展词体的艺术容量和抒情功能,在解决新内容与旧形式和传统表现手法之矛盾的实践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辛弃疾对于词体的革新,一方面提高和强化了词的文学功能,把词体改革推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他的词作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弊端,暴露了南宋词创作中的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1.
金初词坛由吴激、蔡松年独领风骚。吴、蔡的创作赋予金词以伉爽清疏的特质,形成不同于两宋的清劲风骨。吴、蔡的创作确立了金词史上第一个开宗立派的词体范式——吴蔡体,即清旷俊逸、萧散疏放的总体风格。其刚柔相济的手法熔豪放婉约于一炉,开一代风气之先。吴蔡体开启的金词特质可以弥补南宋词“文弱”之不足。  相似文献   

12.
蔡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封国,后来蔡叔参加三监之乱而被流放,其子蔡仲后被复封,致使蔡的始封地真相扑朔迷离。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关于蔡叔始封地的说法,在文献基础上结合金文中的蔡和简帛中的祭字,来肯定郑州祭城是蔡的始封地,并分析祭城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武训以一乞丐之身,积30年之艰辛,创办义学,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陶行知把武训精神归纳为一个"学"字,提出要"造成一个好学的中华民族",是对武训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开放的时代氛围,使上层知识分子开始摒弃自戊戌和辛亥以来形成的歧见,在引入西学、营造新文化事业诸领域合作共事,原本属于不同政党系统的人士也加入其中,甚而一度谋划新的政派组合,寻求另类政治格局.蔡元培、梁启超二人关系的发展,突出显现此一时期超党派合作之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15.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虽然他没有文献学方面的系统论著,但从收藏文献、补续汉志、校订五经、解说月令、考释典制以及整理琴曲、碑文创作等诸方面仍能梳理出他在文献学上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开县是三峡库区的第一农业大县,食品工业在其未来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开县食品工业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蔡楠是新"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当代小小说创作中最具实力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对主题的挖掘是非常广泛深刻的。在他的作品中有对白洋淀的讴歌和眷恋,其中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赞颂,对故土的眷恋与思念,也表现家乡人的美好品质;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的作品中有对人生的探寻与谛视,其中包括对梦想的追求与失落,对爱情的渴望与期盼。在他的作品中更有对人性异化的揭示,其中包括对自我的裂变的揭示,对人性的拷问。蔡楠作品在主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进行了不懈的追寻,充满无限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蔡守秋教授是中国法学界最早开展环境权理论研究的环境法学者.他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结合环境权法律实践,对环境权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他的环境权学说,包括个人、单位、国家、人类和自然体的环境权,是他独树一帜的环境法学理论体系"调整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一个较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考察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认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改造国民性的手段:“为政以德”的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人道主义观念的融合;是追求培养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国民的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蔡元培研究论文题录,从论文发表年度趋势、期刊来源分布、高频主题词分布等方面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83—2022年间,国内共发表研究蔡元培的论文5503篇,其中研究其美育思想的论文有1456篇,从发文量来看,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在蔡元培研究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究蔡元培美育思想期刊核心区有37种,而且多为艺术类期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教育”“美育代宗教”“现代性”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