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各国现在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一类是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有关联的国家,一类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外、受马克思主义引导、具有社会主义经济和抱负的国家.有没有第三种选择?不要马克思主义,是否可能摆脱资本主义影响走向社会主义?坦桑尼亚的例子是否证明独立发展的可行?1966年6月,尼雷尔总统阐明了坦桑尼亚的各项原则,强调(一)不结盟和自力更生;(二)坦桑尼亚为社会主义国家;(三)发展经济和消灭贫穷.  相似文献   

2.
魏晓莎  张淼 《学习与探索》2023,(11):109-115
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历史背景、指导理念、实践路径、价值立场等方面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理论突破与实践超越,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对中国发展模式作出的创新性优化,不仅向世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智慧,也为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展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具有深刻的世界意蕴,具体表现为以创新为突破口助力发展中国家摆脱“发展陷阱”、以协调的经济策略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以绿色的发展理念开拓了生态文明新时代、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共享的大国情怀为解决世界贫富差距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穷困的国家之一,其经济特征是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根根世界银行1987年发展报告,1965~1985年尼泊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0.1%,1988年人均收入为150美元,另据尼泊尔国家计划委员会报告,4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世界上第50个最贫穷的国家。在南亚地区也仅与孟加拉国、不丹王国的收入水平相当,并且大大低于该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316美元(1988年已上升到337美元)。本文将着重考查尼泊尔的经济增长环境,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和外债情况,并对2000年的经济发展作些展望。  相似文献   

4.
贫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具有一定的内在特性:贫困是一种持续的生活困境,仅靠贫穷者本人的努力短时间内难以摆脱;贫困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贫困是贫穷者社会权利的缺失.现代社会救助制度起始于西方国家,是以救灾济贫的形式出现的.尽管世界各国在救助的内容、水平和方式上各有特点,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Economy,WAPE)是由全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或相关学术团体自愿结成的开放的非营利性国际学术组织。学会的宗旨是用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察和研究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探讨促进世界各国和全球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对策。2014年5月23~26日,"增长、发展与社会公正——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9届  相似文献   

6.
尽管亚洲人的生育率已有所下降,但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每个十年中,仍将分别增长4亿5,000万人,这样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增加一定的压力,实际上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这是联合国所属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与社会委员会为9月24日在科伦坡召开的第三次亚太区人口会议所准备的研究报告的结论。由亚太经社会做的研究表明:印度在今后两个十年中,预计将分别增长1亿3,600万人和1亿4,000万人;中国增加的人口可能和这些数字极为接近;其他7个发展中国家: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伊朗、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在每个十年中预计一共将增加1,000多万。这个测算是以这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将在八十年代下降1.6%、九十年代下降1.4%为基础的。亚太经社会秘书处声称,人口迅速增长和贫穷是互相促进的。参加会议的“国际劳动组织”引用它所收集的各种问题和人口情报说明:各国政府机构在执行人口政策工作中是软弱无力的,建议各国政府要组织  相似文献   

7.
一、从“人类困境”谈起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科技革命的到来,使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生活等都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这种态势引起了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未来学应运而生,研究成果屡屡问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罗马俱乐部《增长极限》的研究报告。此报告选定了五个参数:1.人口。世界人口在1650年为5亿,当时人口的年增长率为3‰,将近250年翻一番。到1970年,世界人口为36亿,其增长率为21‰,按照这个速度,世界人口只要33年就要翻一番。2.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是“富人更富,而穷人则得到更多的孩子”。经济增长的过程,“正在无…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就业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赶超”国家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战后日本由于成功地实现了低失业率的高经济增长而备受世界各国的称道与瞩目。日本1956一1973年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而完全失业率平均仅为1.14%,其中失业率最低的年份仅为0.8%。①由于中日两国存有诸多方面的可比性,尤其当时日本曾经历了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由不发达市场经济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故研究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就业问题,当前对我国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后遗症主要有:世界经济受到冲击;一些国家财政出现巨额赤字;一些国家经济损失惨重;世界经济市场遭到破坏;一些国家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各国经济复苏缓慢.后危机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影响有两种分析和判断:一种主张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原因是:从投资看,中国有投资减速的趋势;从消费看,2010年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从出口看,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恢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不大.另一种主张经济稳定发展.原因是:在制度方面,我国集中式的政治体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在出口方面,我国强劲增长,进口增速放缓,顺差大幅回升;从消费看,城镇居民家庭月消费增加;在外贸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复苏,2010年二季度对外贸易进一步回暖.各国经济在2009年深度衰退后呈现出复苏态势.基于此,我国应采取的政策取向为:调整结构;服务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透析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政局、日本及世界经济增长,日本及全球工业生产、日本农业和渔业、日本总人口的减少等诸多层面的影响,认为地震打击的是日本经济的整体,或可能使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并认为这场灾难也有教育意义,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在环境利益上命运相关、休戚与共的邻近国家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东亚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国际比较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世界各国 (地区 )社会保障制度迅速扩张 ,并经历了三个较快增长的时期。自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东亚三国两地从各自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出发 ,在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政策上作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 ,建立起特色各异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并经历了不断调整、补充、改革的过程。在东亚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人口的巨大变化 ,首先是贫穷和依附国家的人口的巨大变化对当代世界经济与管理具有一定影响。从 195 0— 2 0 0 0年 ,世界人口已从 2 5亿增至 6 0亿。未来全球人口发展趋势仍以快速增长为主。据联合国预测 ,2 0 3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 85亿 ,2 10 0年— 144亿。这种情况主要是人均日薪不是 2美元的贫穷国家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195 0年 ,发达工业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 3,2 0 0 0年——不足 1/ 4,而 2 0 2 0年——将少于1/ 5。到 2 0 2 0年 ,亚洲人口将达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 2以上 ;非洲人口增长比例更高 ,到2 0 2 0年 ,非洲人口将从…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9,(5):48-53
从1750年前后英国的产业革命到现在,世界现代经济的发展历史已经经历了约270年。这270年既是经济发展的270年,也是经济学研究的270年,当然了,也是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经济政策发展的270年。在这270年当中,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模式大概一直是"向好思路"、"冲浪模式"和"兄弟向前冲",即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研究都倾向于把经济发展的许多事情都向好的方向看,保增长、高投资、高速度、加快发展、跨越模式、高收入、高消费和激励政策等,层出不穷,几乎成为世界经济学的主流用词。相反,常规经济学的研究极度忽视对经济学二重性的研究,即经济发展和决策的副作用和非均衡状态。如果我们把经济矛盾看作是某种"变异"的经济现象,这种变异的经济现象对世界经济、洲际经济、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非常大。也就是说,以往的经济学研究比较缺乏理性思维和理智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政府经济决策的失误。矛盾经济学的提出,就是为研究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与新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传添 《探求》2001,(4):73-74
至今为止 ,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还颇有争议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笔者认为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日益自由、全面、大量地流动 ,使世界各国经济日益融合。引起国际广泛关注并形成世界潮流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是本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 ,它是一个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长期的发展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在形成世界经济统一体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各国实行开放的市场经济 ,在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过程中要求各国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 ,以美国为例 ,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政府职能的…  相似文献   

15.
张秦川 《唐都学刊》2001,17(1):62-64
世界"新经济"是以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把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有机结合为发展模式的经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尝到了"新经济"的甜头,即较快的增长速度、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较低的失业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用观察整个世界的眼光,研究"新经济"的特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作法,从而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微电子技术发展的两种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子技术是使电子元件和电路微型化的技术领域,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电讯等,是信息技术(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基础,是整个高技术的先锋。作为现代技术革命的中心,微电子技术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主要以军事为导向;70年代后,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主要选择以满足国际市场需要为目标。但是,在进入90年代后,“冷战”的结束使国际社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美国与苏联两极主导的世界格局已告完结,多个中心力量主宰的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这种历史条件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目前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定位。那么,微电子技术究竟沿着怎样的方向或模式发展呢?对此,世界各国政府、军事、企业、科学界这些社会力量尽管在做具体选择时可能有所差异,但从目前来看,以下两种价值取向正在成为微电子技术发展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及其根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近代以来之所以没有像欧洲人那样认识到并自觉坚持走从思想到政治再到经济的改造社会的道路,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不同于欧洲,主要是凭直觉而非通过逻辑把握事物。这种思维特征的形成,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可概括为六点原因:一是我国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二是中国始终很贫穷;三是市场机制在中国长期未能形成;四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时间过长;五是中国的自然科学太落后;六是作为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主体的中国知识分子自身有缺陷。此外,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断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这对中华民族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文章强调,必须进行思维特征的革命,发展我们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进而把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经济全球化可以用世界贸易额的增长和各国贸易依存度的提高、资本国际化的程度、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劳动力国际流动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等指标来衡量。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必须确立和完善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几年中 ,人们不断地听到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拥护者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领导者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信誓旦旦地声明 ,他们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世界上的穷人。更为奇特的是 ,他们坚持认为 ,消除共同贸易和金融投资的障碍是最好的发展途径 ,提供了摆脱贫穷的最佳路线。他们还坚持说 ,数百万坚决反对经济全球化模式的人是伤害了穷人的利益 ,应该让公司、银行家和官僚来设计和解决世界的问题 ,而其他人都应该让开。这样一些声明不间断地在媒体中重复着 ,某一著名专栏作家甚至宣称 :“抗议者阻…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美洲和欧洲主要工业化国家指责日本没有充分地意识到世界经济强国赋予它的责任及对它的影响。日本经济政策是唯一根据各国的利益而定向的。以下有几种趋势: 一、以促进国内需求为中心的行情政策明显地缩减了经常收支余额。1987和1988年的经济增长首先是以国内需求为基础的。自1986年以来,产品和服务产品的进口大大高于出口。实际上,1987年经常收支余额刚刚增长,1988年就出现了10年来第一次下降。毫无疑问,石油价格的下降起了某种作用。但是这种结果要排除1985年秋以来采取的比较灵话的货币政策——紧急经济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