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贿赂行为在世界各国比较普遍,利用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对商业贿赂进行经济分析具有理论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商业贿赂进行经济学分析,以招投标背景为例指出了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过程、检举成本收益以及有效监管的方法,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治理商业贿赂是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六项重要任务之一.美国<海外反腐败法>对净化美国的跨国商业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护中国企业在跨国经济活动中的公平竞争秩序,中国应当借鉴美国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制定自己的<海外反商业贿赂法>.  相似文献   

3.
徐泽春 《社科纵横》2008,23(8):77-7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商业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日趋严重,其中典型的就是商业贿赂行为.本文拟结合我国已经批准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相关规定,来探讨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刑法第185条和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对刑法第115条第一、二款受贿罪的修改规定,所称贿赂罪,是指包括索取赔赂、收受贿赂和行贿、介绍贿赂等四种犯罪。索取贿赂和收受贿赂,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的国家职工,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权或工作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某种利益而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的金钱、物品或其他非法利益的行为。所谓行贿,则指行贿人为谋取自己或第三人的非法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的国家职工、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提供财物,务使他们利用其职权、职务上的便利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行为。此外,行贿人与受贿人的贿赂交易,有时还由于第三人的撮合或协助才能达成,这个第三人就是介绍贿赂的人,他的行为就是介绍贿赂。  相似文献   

5.
孟惠忠  顾宏燕 《社会》2003,(12):11-15
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类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经济利益,损害执政党和政府在民众中声望和威信的刑事犯罪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隐蔽性很强、与职务职能的关联度很高的高智商型犯罪行为.要有效打击、预防这类犯罪,对这类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一些规律及内在机制、犯罪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及具体动机、他们得以作案的特定状况或情景、他们的行为特征等的把握是十分必要的.出于这一目的,我们于2002年和2003年期间,累计对已判刑在押的300名经济类职务犯罪人员进行了两次犯罪心理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96).从调查的资料和数据看,我们认为,诱发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类职务犯罪心理的几种扭曲心态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关系结构中的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与法律往往呈现着某种矛盾的状态。社会中实存的利益关系结构对立法起着突出的作用 ,并在宏观上影响国家法的产生 ;每一案件中存在的复杂的关系结构也会影响法律的操作与运行 ,从而可能使得国家法只成为“书本上的法” ;与国家法并存于社会中的具有特殊性的关系规则也制约乃至决定着人的行为。在法律和关系之间建构一种平衡 ,这或许是法律走出形式化困境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辉 《社会》2009,29(6):85-106
本文主要依据H市纪检监察部门的案件询问与谈话笔录文本,力图使用国家个体关系理论模型,考察贿赂行动的实践过程。通过相关文本,笔者发现,以往将贿赂行为描述为一种不道德的交易行为,并不能准确揭示贿赂行为的本质;相反,贿赂行动中的行动者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种种符号与象征行为,有将贿赂交易“自我道德化”的强烈倾向。而就经济学角度将贿赂行动描述为权力与金钱相交换的市场行为而言,也有将贿赂行为简单化的倾向,其与纯粹的市场交易行为本身有着本质区别。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将贿赂界定为一种通过行动者的自我道德化表演,而嵌入在传统的礼物赠与行为与现代市场交易行为之间的特殊社会交换形态。  相似文献   

8.
诱发经济类职务犯罪的几种扭曲心态及其预防与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类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经济利益,损害执政党和政府在民众中声望和威信的刑事犯罪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隐蔽性很强、与职务职能的关联度很高的高智商型犯罪行为。要有效打击、预防这类犯罪,对这类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一些规律及内在机制、犯罪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及具体动机、他们得以作案的特定状况或情景、他们的行为特征等的把握是十分必要的。出于这一目的,我们于2002年和2003年期间,累计对已判刑在押的300名经济类职务犯罪人员进行了两次犯罪心理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96)。从调查的资料和数据看,我们认为,诱发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类职务犯罪心理的几种扭曲心态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曹明 《社科纵横》2006,21(12):90-90
文章探讨了商业贿赂行为的危害,分析了商业贿赂在我国出现的直接原因,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益捐赠行为的法理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勇敏  竺效 《浙江学刊》2001,(1):143-147
"希望工程"、"捐资办学"以及98年夏的抗洪救灾等均反映出"公益捐赠"行为在我国当前阶段所发挥的重大社会经济作用,然而对这一行为在法律体系中的坐标未能确定,导致立法滞后性的出现.公益捐赠行为的法理内涵、法律性质、法律效力以及对公益捐赠人利益的法律弥补方法的提出,将为公益捐赠法律制度的建立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1.
张卫良 《浙江学刊》2008,1(3):74-78
英国"商业社会"的出现源于海内外商业贸易的迅猛发展.在近代早期,英国的经济思想家们在有关商业贸易获利的正当性和重要性、"市场"概念、商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方面逐渐呈现出相似的意识,至古典经济学时代,"商业社会"的观念获得了最为充分的阐释.这一观念对于正确认识和分析现代社会的发展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各国的刑事诉讼程序结构各有差异,源于不同的刑事司法价值观,司法价值观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发挥着深刻的影响,正是不同的价值观构成了不同诉讼程序运作之基础.价值观基本上是一种利益观.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存在着两种基本利益,一种是安全利益,另一种是自由利益.两种不同的基本利益反映了现代刑事诉讼价值观实存状态,从而决定了各个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对实体真实与正当法律程序的不同追求.从实际状况来看,实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欣赏实体真实主义,而实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英美法系国家则对正当法律程序有所偏爱.因此,对实体真实和正当法律程序两种特定的司法价值观进行法理分析,最终把握驱动刑事司法制度运行并决定其运行方式的内在利益机制,透视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并从根本上把握刑事司法制度的设计与操作理念.  相似文献   

13.
刘素华 《浙江学刊》2005,(1):164-169
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型的通讯载体,对人类通讯、言论表达、信息传播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所有通过因特网的活动,都以通讯自由权利的实现为前提.通讯自由已经发展为以国家不干涉为内容的人身自由权,以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含量增加为内容的经济基本权,以政治秩序形成和政治活动内容为主的政治基本权.通讯自由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公民隐私权、知情权、言论表达、民主参政、财产收益处分等多种自由权利的实现.因特网的无边界特性,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对各国政府的网络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所谓宗教经济是指因宗教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行为的总称.而经济宗教则是指宗教组织为了维持自身运行的需要不得不发生的一系列经济行为,从而使宗教本身在客观上具有了一定的经济职能和性质.宗教经济与经济宗教两者所关涉的核心问题都是利益,前者是经济利益,后者是宗教利益.从积极意义上讲,宗教信仰能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引导大众的经济行为朝良性取向.同时,宗教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对科学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随着宗教经济和经济宗教活动的日益活跃,依法管理宗教经济与以经济手段解决经济宗教中出现的问题并重,防止宗教产品的过量生产与宗教资源的过多消费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和冲击民众信仰,将成为处理我国宗教经济和经济宗教问题的正确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一项法律化的道德规范,其本质上是一种为寻求市场利益公平的法律伦理,具有道德规范性、法律规范性和双重功能性等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基本的商业道德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贯穿于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释等合同行为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经济贸易谈判学的客观依据所谓谈判,就是在物质力量、人格、地位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或对等资格的双方,由于在观点、基本利益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或差别的现象,并且双方各自都企图说服对方、理解、允许或接受自己的观点、基本利益和行为方式,从而在双方之间展开了一个借助于思维——语言链而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这是争取实现双方协调一致的一种社会现象。经济贸易谈判作为谈判的一种类型,又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过程。经济贸易谈判,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为了追求经济上的需要,谋求一定经济利益而展开的一种交往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一个国家范围内,由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原因,人们在生产交換、分配、消费等方面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情况。因而人们在追求经济需要时遇到了许多障碍或难题。两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虽然他们各自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对方的需要,但对方却不能无偿地占有。又如,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的贿赂犯罪立法始终以制度创新作为立法发展目标,这使得英国近代以来一直保持清廉国家的良好声誉.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特别是国际上一系列国际组织加大对贿赂犯罪惩治与预防的趋势,暴露出英国贿赂罪立法在犯罪规制能力上还存在不足.为扭转这种状况,英国启动了《贿赂法》的更新工作.英国2010年《贿赂法》(Bribery Act 2010)的出台集中反映了时代对立法的要求,其在立法体例上开创了一体化的贿赂犯罪治理法的立法模式,首创的商业组织预防行贿失职罪丰富了世界贿赂犯罪立法罪名体系,创新了贿赂犯罪罪过责任模式的类型.英国2010年《贿赂法》的制度创新为中国的贿赂犯罪立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8.
第一,审计的权威性在于它的客观性及在经济行为、行政行为中的监督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审计是一种法律行为,是国家公共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是古而有之的。在历史上就是作为国家监督财政收入手段而出现的。因为国家作为公共权力机构出现后,它不可能既是社会公共权力机关。又是财产物资的直接经营者,只能建立审计机构对财政、财务及某些具有经济行为、行政行为的部门进行监督,以维持和保护社会经济活动、行政活动的正常化、秩序化。第二,审计监督是保证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需要。审计是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监督,其功能是否健全及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经济过热,经济环境欠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及社会政治生活中权与权、权与钱,权与物的交换等现象的存在,都与审计监督制度不完善,审计功能不到位有关。所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审计制度,通过强有力的审计工作,净化经济环境,端正国家公职人员的行政行为,惩治腐败现象,以保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高键  郜占川 《社科纵横》2010,25(1):74-75,79
《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谋取不正当利益”作出明确规定,但由于实践中“谋取不正当利益”形式的多样性,该司法解释的规定仍然过于原则,导致在具体案例适用中理解的差异,本文针对“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规定提出细化适用的思考,即受贿人在接受行贿人财物后提供了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规定的帮助,但行贿人没有提出要求的,不能认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司法解释对医生构成商业贿赂犯罪在“为销售方谋取利益”方面的规定,与现行立法存在矛盾,降低了该罪的构成门槛,扩大了适用范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自从俄罗斯进入社会转型期后,尤其是经历了199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人们更加以获取利益为主要的行为准则,较少顾及道德的评价。金钱在当代俄罗斯人的社会生活中成为至高无上的目标,成为人们常识中最重要的行为动机来源和人们经济行为的引导机制。在当代学术界中流行的观点是,金钱已不再被单纯地看做是商品或劳动报酬的等价物,按照凯恩斯的理论,金钱首先被定义为一种独立的制度。通过金钱千变万化、光怪陆离的表象,金钱被赋予了新的定义,有着多面性的金钱成为在经济交换活动中决定抽象的人际关系的因素,金钱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工具性得到了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