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曾从各个不同的审美角度,用各种别出心裁的表现手法,与精粹新奇的语言,写出了他们对桂林地区山水之间的倒影的独特体验,创造出各种美妙的意境,因而,能给人带来许多美的享受。例如:爱国诗人吴迈曾有句云:“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没有哪一处的水,没有哪一座山,不是达到了神妙的境界的)。”——这是用“虚实结合、真幻参半”的写法,描述桂林群峰倒影于水(真  相似文献   

2.
桂林山水以其秀美而闻名于天下,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怪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秀、巧、小、雅、俊等审美特征。与庐山、泰山、华山、黄山的壮美型相对而言,桂林山水可概括为秀美型。当然,秀美型只是从这一总体特征出发来界定的,在其主导风格下也会兼容其他风格。就桂林山水本身来说,也有尧山之雄伟,候山之险峻;象山之玲珑;穿山之清拔……具有客体美所表现的不同风格形态。更何况作为欣赏者的主体结构不尽相同,在同一对象身  相似文献   

3.
桂林山水的结构美朱环新桂林山水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百里漓江烟雨迷朦,妙如仙境;千峰俊秀峭拔,欲竞峥嵘。千百年来,桂林山水的美令人赞叹、流连,吸引着人们去探寻、解知。其美其妙其神的一大缘由可归于结构的艺术化、审美化,天工造化正是创造如此仙境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4.
桂林山水有两大审美特性:秀美与和谐美。然而后者未象前者那样得到研究者的青睐,颇有“藏在深闺人未识”之憾。其实,二者虽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却是桂林山水整体的审美特性不可或缺不可分割的两大构成因,忽视了任何一方,均难以精确地把握桂林山水整体的审美特征。和谐作为系统有序性的标志,它是系统关系、系统结构的最佳状态;它是有序系统才有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质。和谐正是凭着它是有序系统才有的外部特征而成为形式美的最高形态;和谐正是凭着它是有序系统才有的外部特质而成为内容美的高级种类;并双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仅凭此,桂林山水的和谐美也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拟从桂林山水和谐美的形式、内容以及创造三方面,来作些  相似文献   

5.
何谓意境,意境乃是客观景物在审美主体(人)心中唤起的某种意绪或情感,而审美主体的这种意绪或情感又与客观景物交融而构成一种境界,从而对审美主体产生一种深深的感染力。意境是客观景物(境)与主体意绪(意)的交融,是情与景的交融,二者缺一不可。古人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①又说:“情景者,境界也。古云:境能夺人。”②清人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③  相似文献   

6.
朱学东 《云梦学刊》2006,27(4):87-93
风骨根植于刚健的生命意识,在作品中体现为理想人格精神与世俗社会的矛盾冲突,是一种愈挫愈愤的悲情体验。唐代风骨论是六朝风骨论的实践和发展,融合了儒释道仙各家的思想。唐代诗人始终推崇风骨,初唐重刚健、盛唐重气质、中唐重气力、晚唐重格调,构成唐代风骨诗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论深入认识桂林山水●邓祝仁将桂林旅游业推上一个新台阶,行业中人和旅游研究者纷纷献言献策,有人提出重新设计桂林旅游形象,有人主张深层次开发桂林山水旅游产品,有人呼吁加强旅游管理,整顿旅游市场的秩序,有人以为应加大宣传招徕的力度,还有人迫切感到要提高旅游...  相似文献   

8.
宋代桂林山水园林的营造从理论到实践都已进入了成熟阶段。造园理论的确立,指导了造园活动;山水诗、山水文、山水画的繁盛,为造园理论提供了借鉴,使山水园林更具有愉悦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宋代桂林山水园林的景观理论、水景体系、人工造园等都具有自己明显的风貌和特征。 1、景观理论的确立 “景观营造”一词源于国外,中国学者将其翻译成“园林学”或“造园学”。它的内容十分广泛,除通常说的造园、园林;绿化之外,尚包括生态、土地利用、规划经营等。诚然,宋代对景观的理解不可能有现今的认识高度,但已比较系统,从景观的发现、构成、变  相似文献   

9.
桂林山水,自古诗人墨客留连吟咏,历代传世的诗文数以千计。名家如唐之社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宋之黄庭坚、范成大、米元章,元明清以降,更是举不胜举,真可谓曲尽其趣。但是实地对这秀美的桂林山水作丹青留影的却可谓屈指可数,北宋米元章(米芾)曾画过《漓江图》),只见画迹传世,今尚可见有米芾自画像刻于还珠洞石壁上。历代山水画大师就没有象韩愈只凭耳闻能写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样的名句,而留下片纸寸素。即使中国绘画贵在“迁想妙得”,但是仍要根据一定的生活基础,才能产生意境任性挥写。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对齐梁时代的杰出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刘勰《文心雕龙·风骨》多所争论,论见歧出。笔者认为,《风骨》是《文心雕龙》中的重要篇章,它集中体现了刘勰所崇尚的一种理想美——阳刚之美。此外,刘勰在《隐秀》篇里论述了另一种形态的美——阴柔美。生活在公元六世纪的刘勰,就已经认识到美和美感有阳刚美和阴柔美之分,并对这两种形态的美分别从理论上作了阐述,这是他超过前人的地方,是他对中国美学乃至世界美学发展的卓越贡献。 本文试图以《风骨》篇为主对刘勰的美学思想、对刚性美的形成及特点等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1.
论桂林山水摄影艺术的地方特色龙平桂林一带的岩溶地貌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秀美而又默默无语的群峰傍着千载流淌柔情似梦的漓江,构成了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它像一颗闪烁着迷人光彩的明珠,在中国的大地上放射出璀灿的光芒。多年来,桂林的摄影家们经过长期、刻苦的艺术实...  相似文献   

12.
论桂林山水审美中的儒家文化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山水几乎集中了所有自然美,对桂林山水的游玩欣赏几乎囊括了人类的整个自然美观。桂林山水诗最集中反映出桂林山水的自然美状态和人类的自然美意识,最能体现出自然美的文化意味和人文色彩。欣赏桂林山水的同时,也在欣赏蕴藏于山水之中的文化意味和人文色彩,也在表现人类的自然美观和人的精神品质,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尤其儒家文化的精神。对桂林山水美的文化蕴涵的研究与发掘,有利于桂林山水美和现代桂林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百年前,王正功在桂林写过两首七律,其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得到广为流传,对此,可从唐诗《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是因“宇宙意识”得到启发,“山水甲天下”的背后,也有与农业文化相关的天人合一观及相应的“山水比德”、“仁智之乐”。从韩愈到王正功,表现出理学文化的充分发展,就王正功的诗句结合其墓志铭,应看到“仁者”、“智者”的投影;也表现出自庄子以来对山水真赏之趣的发展,而对桂林兼有山水之胜的揭示,也表明了山水文化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在对桂林山水风景美的研究中,仅仅着眼于所谓“纯自然美”而忽视了田园、园林及其它历史和人文景观在整体旅游环境中的审美作用是不全面的。从整体旅游环境上探寻桂林山水的美学特征,比较它与国内外其它风景名胜在旅游审美上的异同,研究隐藏于整体环境中深刻的美学规律,分析各组成元素的联系与变化,对于全面认识桂林的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优势,建设既有历史文化层次又有时代风貌的现代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桂林山水中田园环境的审美意义,它与桂林山水其他组成元素的关系与变化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谈到桂林山水,人们常称之秀美。秀美有很多形态、级次、隶属度,桂林山水为哪种形态、级次的秀美,属于秀美的哪一个隶属度,应该精确界定,不然,与同属秀美的西湖、黄山、蛾眉比较,就见不出个性的差异和审美特征的区别。科学研究的深入,既体现在从宏观角度概括不同事物间更高级次的共性、普遍性,揭示更高真理度,更广普适性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在从微观角度探求相同相似事物间的差异性,特殊性,揭示适应具体对象的更精确更细密更个别的特殊规律。我们发现了桂林山水更为精确的审美特性——俊秀美,它与媚秀的西湖、奇秀的黄山、雄秀的张家界、幽秀的蛾眉山有着明显的差别,具备独特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16.
"风骨"是中国古代美学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将这一概念用于品评教学,形成一个新的概念--教学风骨.教学风骨是教学风格中一项独特而基本的要求,是对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想感情和教学语言两方面提出的美学要求.通过对教学风骨的研究和探讨,将加速教育美学的理论构建.在教学风骨的审美构建中,教师应努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锤炼其教学语言;研究学生的审美心理,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祟风骨是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风骨?近年来发表的涉及这个问题的论文颇不少,经过讨论,意见在逐步深入,但大家的看法还不一致。除“风骨篇”外,《文心雕龙》书中其他篇章运用“风”、“骨”这两个名词的地方颇多,它们的含义和“风骨篇”并不完全相同。我们探讨刘勰所谓“风骨”的含义,应该以“风骨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但另一方面,推崇风骨既是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但在“风骨篇”中获得集中的表述,而且贯穿在全书中,因此有必要把有关论述作为辅佐来进行探讨,但在引用这类材料时又必须小心谨慎,实事求是,避免主观武断,牵强附会。底下试本着这种认识来谈谈对刘勰风骨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覃俏丽 《南方论刊》2007,(3):81-81,78
在《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中,《风骨》是比较重要的一篇。在此篇中,刘勰对风骨的内涵、风骨的关系、风骨的重要性、风骨与辞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传统,是个人文概念,指一定区域内世代相传的社会文化因素(经济的、政治的、心理的),再细一点,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各民族历史和文化创造的结晶。由于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宇宙的、地质的、气象的、水文的、人文的、生物的)的长期制约与影响,人世间存在的文化传统很不一致,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座城市,会凝固成一套区別于另一民族、另一地区、另一城市的独特的文化传统.或说“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桂林山水,本来是宇宙自然的造化,地下水、地表水的鬼斧神工,无所谓人文性的;可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从宝积岩人(旧石器时代)到甑皮岩人(新石器时代)的时侯起,桂林这块山水宝地一直就是人们世世代代生息的场所。桂林山水的人文特性千万年来从来就没有断裂过。桂林的这种所谓的“自然景观”成为与海内外诸同类的悬殊点。桂林山水奇观,不纯粹是“自然景观”.本文拟把它归纳八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