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调整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思路有重要作用。为此,以2007—2017年安徽省16个市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模型探究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安徽省整体、皖中及皖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促进作用,皖南地区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影响不明显;无论是安徽省整体还是各地市,经济发展均对产业结构的改善呈负影响;由于存在地区差异,各区域科研投入水平、地方政府投资、对外贸易发展等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均不同。因此,各区域应依据地方特色制定相关政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创新,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
依据皖北地区经济实际,从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等四方面构建皖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以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皖北六地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以淮北得分最高,亳州得分最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土地集约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3.
在以淮北等六座城市为主的皖北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区域内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体现出明显的阶段特殊性,它不仅反映为对数量的需求,而且也对公共物品的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基于对皖北地区实际情况的认知,结合六市的城镇化进程,从城镇化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区域内公共物品的供给结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安徽省2000—2015年16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将产业结构指标划分为合理化与高级化,引入泰尔指数。研究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进一步划分三大区域发现,区域间本身存在差异,尤其是皖南地区各变量对城镇化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强,皖北地区估计显著性效果最弱。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注重产业结构合理升级调整,寻求一个能够确保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相适应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安徽省推出一系列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省内经济水平得到迅速发展,但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较大.基于2006—2018年安徽省制造业面板数据,将安徽省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部分,分析安徽省以及皖南、皖中、皖北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情况,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探究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结果表明:(1)安徽省制造业产业集...  相似文献   

6.
目前区域发展与人才支撑体系协调性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区域发展和人才支撑体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以安徽省和皖北地区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采用复合系统协调性模型方法,区域发展与人才支撑体系协调性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整体、蚌埠市、阜阳市的复合系统协调度相对较高,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安徽省和皖北地区的整体协调度系数均处于低于0.4以下的水平,协调度水平较差,需要通过改进协调度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涵盖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有效观测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以2006—2020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构建超效率SBM模型,采用全局参比GML指数测算安徽16地市GTFP。研究发现: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会高估安徽省经济发展质量,而兼顾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更能真实观测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状况。安徽省16地市整体GTTP得到改善,其中GTFP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驱动,而技术效率贡献相对不足。皖中地区GTFP增速最快,皖北、皖南次之,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红利,而皖北和皖南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应注重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充分释放区域内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对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并及时进行预警有着极为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从对目前新疆南北疆的经济规模、地区经济影响力的差异分析来看,南北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地域差异性较为显著,而且北疆地区内部差距均小于南疆地区;从对南北疆地区区域经济差异预警分析来看,南北疆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已经出现过大的特征,南北疆整体经济相对差异也十分明显,而且南北疆内部各地、州、市之间的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也不一致。因此,须对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调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利用各省市对口支援的机遇,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南北疆地、州、市之间的相互支援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陕西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趋势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单纯采用市(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城镇化水平有很大的缺陷。根据城镇化水平的内涵,提出了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以陕西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其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陕西省1999-2008年期间的城镇化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08年陕西省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总体来讲,关中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陕北地区次之,陕南地区最低。  相似文献   

10.
当前,区域经济差异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分析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协调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重大意义。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协调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优化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提高内陆地区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第三,提升内陆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第四,利用财政手段在漳州、南平、宁德、莆田、三明和龙岩地区吸引投资;第五,加快推进福州、泉州和厦门地区的跨越发展;第六,加强各行政地区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对安徽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也存在着制约因素。建立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的新机制,使皖北区域内增凝聚力,外显竞争力,促进皖北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持久发展。实行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又有利于缩小安徽南北差距,对整个安徽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直接影响到皖北地区经济快速崛起。基于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三化"协调发展内在关联作为切入点,分析皖北"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皖北地区"三化"协调发展要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入手,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化城镇体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一思路的实践重点就在于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阶段无论从外在的政策方向、经济发展和城市承载空间来看,还是从内在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来看,安徽省都具备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条件。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城市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地政府财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同,不可能运用统一的市民化模式。因此,应采取区域差异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主要从皖江与皖北差异性、主体功能区差异性,以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差异性三个维度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
以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双向作用关系为切入点,选取2001-2014年的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数据,计算中国大陆31省(市、区)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的时空差异。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土地财政状况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将全国31省(市、区)划分为经济和城镇化水平高、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小(高度协调),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大(中度协调),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大(勉强协调)以及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落后、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小(低度协调)4类区域,进而分析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存在时空差异的原因,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优化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5.
皖北地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发展面临很大制约,振兴皖北,加快皖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运用该区域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动态面板模型,研究表明,皖北区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地区客运量和货运量需求的快速增长,但客运量和货运量的增长却未必会导致皖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且具有滞后平稳效应.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为皖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省11个市为研究对象,根据河北省的实际情况选取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6项重要指标,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将河北省11个市分为发达型市、较发达型市、中等型市和落后型市四种类型,并且这四种类型地区经济存在着较大差异。区域经济差异不可避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需要采取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打造有特色的经济区和商业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带、提高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和实现河北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P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及其区域效应。研究表明:我国的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在全国所有区域都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农业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影响在三大区域都体现为正效应,但是城镇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却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效应:在次发达地区,城镇化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而在发达及不发达地区,城镇化却不同程度地抑制农业经济增长。最后,提出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城镇化政策来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城镇化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民族地区民族关系以及对民族地区行政区划都有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呈现一致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的提高,有利于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随着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民族分布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对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建制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19.
大城市地区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空间差异,市域内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差异显著。客观准确地评价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正确认识各区县综合实力,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度量和区划了兰州市域内八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运用包含非合意产出的SBM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市)区2000—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效率,并对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进而通过面板Tobit模型对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发现:1)全国大部分省(市)区低碳经济发展效率在2002年达到最高,此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不同省(市)区和不同区域之间低碳经济发展效率存在较大差异;2)Tobit模型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耗强度均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城镇化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