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邦快 《浙江统计》2006,(8):72-72,F0003
搞好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普查工作是本次农业普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结合本次综合试点经验,简要谈谈搞好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普查工作的想法。一、清醒认识普查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统计部门基本单位名录库掌握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情况看,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具有以下特点:一  相似文献   

2.
林炜 《浙江统计》2008,(7):31-33
基本单位是各类法人单位及其所属产业活动单位的总称,是构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单元,也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来源和载体。基本单位的总体状况和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本文主要依据2007年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有关资料与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比较,试从基本单位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基本单位的总体数量、结构状况及发展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山东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4年,我省的基本单位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根据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对山东基本单位的总体状况,发展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和其他普查相比,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范围最宽、涉及面最广,除我国境内农户和个体经济以外所有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都是基本单位普查的调查对象。具体包括各类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从事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等经济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关于基本单位划分标准和划分方法有三个文件:《关于划分基本单位的规定》(《关于划分基本单位的规定》实施细则)和《全同基本单位普查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为《规定》、《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5.
徐慧敏 《山西统计》2003,(12):86-86
一、临汾市私营企业发展现状与特征(一)单位数量大幅度增加,跃居各经济类型之首。据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2001年底,临汾市私营企业单位数达5500家,占全部企业单位数(8986家)的61.2%,其中:私营独资企业4166家、私营合伙企业357家、私营有限责任公司977家。与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相比,五年间,私营企业单位数增加1701家,年均增加340家。(二)经济总量大幅扩张,四分天下有其一。据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2001年底,临汾市私营企业年营业收入达101.5亿元,占全部企业年营业收入(395.2亿元)的25.7%。与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相比,五年间,私营…  相似文献   

6.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通知》(国发[1996]5号)文件精神,为切实组织好我省的基本单位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同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一样,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普查可以为全面掌握基本单位的底数、行业分布、经济类型、规模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为制定产业政策、调查生产力布局和规划城币建设提供重要的经济信息和社会信息,并为改革统计调查体系,有效地提高宏观数据质量奠定坚实的…  相似文献   

7.
夏雪芬 《中国统计》2002,(11):36-36
难以完整的现状 近几年来,为加强行政监管,工商、税务、技监、统计、民政、编制等部门均从部门的职能出发,依据自身的行政记录,建立了各自的单位名录库。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部门间的名录库没有相互衔接和信息共享,基本单位名录库难以适时更新,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应有的作用。掌握各类基本单位的数量以及各类单位的组织形式、经济成分构成、规模结构、生产要素配置和地区、行业分布等情况,仍需依赖五年一次的基本单位普查,这不仅浪费人力和财力,也增加了基层负担。 从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过程中基普库与几个部门库的核对情况看…  相似文献   

8.
第三讲开展基本单位普查的目的和意义翟志宏一、基本单位普查的目的基本单位普查的具体目的有以下四点:1.查清我国各行业的单位底数。包括查清企业、事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法人单位和各类产业活动单位的数量。为掌握基本国情提供资料;2.全面掌握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  相似文献   

9.
从农业普查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业普查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1997年,以农业为国本的中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农业普查。这是引起世界瞩目的一项空前的统计调查活动。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部农村住户、非农村住户类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非农业乡镇企业,对农村从业人员、农...  相似文献   

10.
《浙江统计》2006,(2):48-48,F000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13次全国性的普查工作。其中,人口普查进行了5次、农业普查进行了1次、工业普查(含工矿企业普查)进行了3次、第三产业普查进行了1次、基本单位普查进行了2次,经济普查进行了1次。分别是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5年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3年的全国第三产业普查,1995年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1996年的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1997年的第一次农业普查,2000年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1年的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相似文献   

11.
王云龙 《浙江统计》2003,(10):33-33
统计单位名录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基本单位的名称、各相关元素、经济指标的清册。它是统计工作的基础资料,是各项统计数据的基本来源,也是抽取样本单元的依据。因此,一个完整的统计单位名录库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本前提。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圆满结束,为各级统计部门提供了全面、完整的统计单位名录库,也为各专业统计调查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但普查结束已一年零九个月(普查截止时间为2001年12月31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企业的新增、变更、及消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江干区在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库中存在的企业家数为39…  相似文献   

12.
基本单位普查在我国尚属首次,其目的是通过普查如实反映全国及各地区各类基本单位的变化情况,全面掌握基本单位的行业分布、经济类型分布、规模结构和地区分布的情况,为国家制订产业政策、调整生产力布局和规划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并为改革统计调查体系,有效地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打下基础。因此,强调整个普查的工作质量,保证普查资料的准确性,是这次普查实施过程中必须十分关注的核心问题。经过各级普查人员的辛勤劳动和积极努力,使这次基本单位普查的数据达到了较高的质量。回顾总结普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以…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统计》2001,(12):6-7
一、基本单位的概念 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按性质基本单位可以分成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是对我国各类单位所作的标准划分。所谓基本单位普查实际上是对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普查。  相似文献   

14.
基本单位普查资料的开发与应用□龙华基本单位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认识国情必须首先掌握两个基本情况,即人口和基本单位的情况。基本单位和人口一样,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元素,也是各种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提供者。从整个统计调查体系来看,人口普查和基本单...  相似文献   

15.
关于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结果的公报经国务院批准,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于1996年组织实施。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996年12月31日。普查的对象和范围[注一]为我国除农户和个体户以外的所有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注二]。至1997年...  相似文献   

16.
《统计与咨询》2001,(6):30-31
一、基本单位普查的目的是要查清全国的经济家底 通过这次普查可以摸清真实情况,查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底数,掌握自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5年来全国各类单位的发展变化情况,研究全国基本单位的经济构成和组织形式、规模结构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情况,以及行业分布、地区分布等情况,并在普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的部门间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信息共享且能动态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 二、进行基本单位普查是利国益民之举 1、基本单位的构成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开展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可以查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单位底…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获得了大量的、丰富的、翔实的基本单位信息,尤其是第一次获得了较为完整的个体经营单位信息,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应用,提高开发应用的水平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是普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检验和衡量普查工作圆满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笔者认为,做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这次基本单位普查有两个基本目标,一个是建立和完善部门间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信息共享并能适时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  相似文献   

18.
记者:什么是基本单位普查?负责人;要回答什么是基本单位普查,首先必须说明“基本单位”的内涵。基本单位实际上是对若干标准化单位的统称。它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在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单位被分成五类:机构单位、活动类型单位、地方单位、基层单位和同质生产单位。我国参照联合国关于“机构单位”和“基层单位”的原则性规定,结合有关法律法规文件,于1993年明确将我国的基本单位分成两类,即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其中:对法人单位规定了三个条件:a.依…  相似文献   

19.
经国务院批准,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于一九九六年组织实施。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996年12月31日。普查的对象和范围为我国除农户和个体户以外的所有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注]。根据国家的要求,至1997年6月底,省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对各地市上报的普查数据进行检验审核,并通过了国家质量验收。目前我省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已经完成汇总。为了及时反映我省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现将普查结果公布如下;一、基本单位的总体情况普查结果表明,1996年末,我省境内除农户和个体户以外,共有法人单位11.7万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6.52万个,事业法人单位1.63万个,社会团体0.11万个,行政法人(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单位1.02万个,社区管理型机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42万个。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单位普查和统计登记的重要意义 基本单位普查在我国尚属首次,今后将成为一项周期性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而统计登记是在普查的基础上对统计单位变动情况进行的经常性统计管理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查清我省境内各行业的法人单位和这些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的底数。 通过基本单位普查,可以反映我国各类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行业、经济类型、所有制、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