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陇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丰富多样的民俗、艺术形式等。传承与发展陇右文化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同时,陇右文化还具有经济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形象和知名度。因此,传承与发展陇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发展陇右文化展开探讨,并提出传承与发展陇右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10):129-131
民族体育乐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体育与音乐舞蹈艺术融合中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功能,文章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社会学视角对陇右地区民间民族体育乐舞旋鼓舞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旋鼓舞具有非常重要代表性和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对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陇右地区民间民族体育乐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邢澍是清代陇右学术文化的奠基人和开创者,著名的朴学大师,精于考据辑佚之学,著述多达十余种,涉及金石、方志、天文、舆地、诗话等。出仕江浙期间,与一大批江南学术精英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常诗酒唱和,论文著史,放歌湖山,情连旧雨,极一时之胜。本文通过对零星史料的钩稽,勾勒了邢澍学术交游、生平事迹的动态脉络,反映了乾嘉时期江浙文化与陇右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4.
西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是我省唯一的一家古籍整理研究机构,它自83年成立以后,就决定整理有关甘肃文学,历史、地理、民俗等古籍,编辑出版“陇右文献丛书”。 “陇右”之名,盖起于汉季魏晋间,当时大体指陇山以西至黄河以东之地。唐设陇右道,辖今陇山以西至新疆东部一带。自此以后,朝廷虽再无以陇右为地方区域之名,但积渐成习,陇右遂成今甘肃之代称。甘肃是丝绸之路的要道,陇山西侧的麦积山石窟和河西走廊东西两端的炳灵寺石窟,敦煌莫高窟,是镶嵌在甘肃狭长地带上的三颗明珠,昭示着这块由干旱和沙漠凝结而成的黄土地上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在中国古  相似文献   

5.
五代之际,诸侯争雄,而陇右之地除庆、宁、阶、秦等数州外,大多为吐蕃贵族长期占领,经济文化不能不受到极为严重的制约和摧残。阶、秦两州也几经变迁,唐末梁初属于李茂贞,后梁中期为王建所夺;后唐灭前蜀,二州复归于中朝。经久不息的动荡与变乱,使得原本富庶的陇原大地呈现出一派衰弊景象。却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诗人留名史册在近乎废墟的土地上,只有王仁裕一人,迈着艰难的步履,从秦州走向蜀中,又从蜀中走向中朝,为荒漠般贫瘠的陇右文坛保留了一丝动人的春色。王仁裕生平事迹见《旧五代史》卷128、《新五代史》卷57及《十国…  相似文献   

6.
靖远文化是男性文化、农业文化、乡土文化、陇中文化和陇右文化的杂糅融合。靖远文化可以区分为县城市民文化;水地精耕农业文化;旱地粗耕农业文化;矿区工业企业文化。这些文化特征与靖远人强悍、迷信、刚烈、匪气、卖派的基本人格类型形成相互作用,聚集为靖远区域文化心理类型,形成靖远人的内群体偏好,也形成了省内其它市县区域的外群体对靖远人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7.
澳门散文创作的繁荣发展,有赖于实力强劲的本土作家和离岸作家的辛勤耕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校园文学、女性文学和本土都市文学三大板块。在这中西文化交汇之地的澳门散文创作的主题追求上,除了反映当代颇具特色的澳门的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外,还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像磁场似地吸引着澳门作家,使澳门散文在母体文化培育下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由于澳门作家在平静的社会中生活,使他们的创作心境也极为平静,澳门散文总体上表现出平和闲静的艺术风格,犹如品茗谈心,抒发情怀,波澜不兴,但却极有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8.
唐代陇籍作家赋作述论杨晓霭,胡大浚唐代分全国为十道,陇右道辖今甘肃省延达新疆及青海部分地区。贞观间,曾因其地域阔远,以黄河为界,析为陇右、河西二道,分置陇右、河西节度使。故后人习惯上以陇右或河陇泛指今甘肃地区。本文所论陇籍作家,即以今甘肃省地域而言,...  相似文献   

9.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系统之一。它以老庄思想为基本内核,以文学艺术、道教、中医、气功、武术、养生术、巫术、卜相术、处世术等为表现形式和社会化形态,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内化于国民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结构、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之中,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五四”以来,道教文化主流始终受到无情的批判。粉碎“四人帮”后,虽然其他文化形式大多作为国粹而得以弘扬,但是作为道家文化内核的老庄思想却因不合改革之时宜而受到文化界的冷落。可是,近年来,老庄思想又堂而皇之地走向了文化圣殿。在…  相似文献   

10.
《求是学刊》2021,48(1):42-54
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当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更是中华文化自我的当代生成。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与生成中兼包并蓄、求同存异的文化交流,不断为中华文化自我的生成注入了源头活水和不竭生命。中华文化"各美其美"的文化思维建构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主体与凝聚民族精神的精神内核",美人之美"的文化融合造就了中化文化不断更新、发展的文化生命",美美与共"的文化交融生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个性和世界性的情怀",天下大同"的文化意境为世界与人类贡献了文化智慧,展示了中华文化自我的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1.
100多年来,在香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英国殖民主义文化以及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既互相碰撞、冲击,又互相渗透、融合,形成了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多元混合体。同时,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形成两者之间双向反馈。因此,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达到文化的共同繁荣,具有一定的意义。一、香港文化对内地文化的影响和作用香港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特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对内地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香港文化融合中西…  相似文献   

12.
贵州文化与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在贵阳召开──海内外百多位学者研讨黔文化位于祖国大西南的贵州省,是一个开发较晚而自然资源丰富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近海浅内陆山区省份,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是中华民族古人类发祥地之...  相似文献   

13.
陇右山水多感发─-杜甫陇右纪行诗散论林家英以地名作诗题,分则独立成篇,合则成为一组完整的纪行诗,记行程,写山川,抒感慨。杜甫在陇右创作的两组纪行诗,别开生面,独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杜甫辞去华州司空参军职务,携带妻儿,...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三小民族在各种文化形态上的创造,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态发生互动、双向以及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这种不断接触、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它们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在开放的本土意识下的碰撞与融合.它确立了属于三小民族自己的富于民族特点的文化坚守.中华文化则提供了一种普遍的文化价值理念,对三小民族的思想和行为发生重大影响,成为确保当代中华民族整体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5.
唐末五代甘陇籍作家考述○张兴武从李唐开国到安史之乱爆发,在近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陇右及中国西部地区无论在政治军事还是在文化文学领域,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丝路文化和边塞诗的卓越成就,尤其为后世学人所瞩目。然而,从唐肃宗即位至唐末五代、历时二百余...  相似文献   

16.
从《易经》到《红楼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易经》到《红楼梦》周汝昌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中,包涵着一个“三才”思想观念。它反映在《易·说卦二》,其文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相似文献   

17.
也谈古代陇西与陇西李氏之祖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也谈古代陇西与陇西李氏之祖籍何钰人本乎祖,物本乎天,根深而叶茂,源远则流长。至圣先师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寻根之风,近年来兴起了陇西李氏文化热。它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中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理论中的综合创新文化观王东20世纪80年代以来,乃至2000年前后,“改革开放——经济起飞——文化复兴”,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构成了中国现代化起飞期、关键期的三大核心内容,为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史展开了现代复兴的崭新篇章。邓小平首倡的建...  相似文献   

19.
方世南 《阅江学刊》2024,(1):31-37+171-172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体现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种强烈文化使命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使命感是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和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深沉而炽烈的思想情感,也是一种建立在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基础上的饱满而真挚的思想情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使命感本质上是一种将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历史责任感、人民至上感有机融合起来的思想情感。充分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使命感的基本内涵、生成背景、实现路径等重大问题,对于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价值诉求和价值目标,推动我们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形成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并在此激励下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同心同德地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持续闪耀出灿烂光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凤翔 《唐都学刊》2010,26(5):29-31
唐代西北藩镇,又名京西北藩镇,即唐都长安之西北的藩镇集团。唐朝藩镇之肇始即在西北设置的河西节度使,随之自东北至西南沿边又设立了陇右、朔方、安西、北庭等十镇,号“开天十节度”,其中有五大节度置于西北,所谓“精兵猛将,皆聚于西北”,突出体现了唐朝的“关中本位”政策。安史乱后,唐廷被迫调西师内地平叛,以至河西、安西、北庭、陇右等西北大部沦入吐蕃之手,国都长安暴露在异族强敌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