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光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
凯洛夫主编的1948年版《教育学》(以下简称48年本),十分强调“为了顺利地研究教育学这门科学,应当在这个工作中正确地和积极地实行共产党的路线”;认为那样“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路线的教育学是真正科学的教育学,它正确地反映着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的规律性,并使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中的进步趋势互相适应”(第29页)。这里面包含着一种把党的路线和客观规律混同起来的观点,这在理论上是并不正确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存在,而党的路线毕竟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正确与否,看它能否反映客观规律,最后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不过,教育学不但要研究 相似文献
2.
柳国庆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1):31-35
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必须发挥自觉性、能动性、主体性,具有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坚持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反对主观主义错误,实践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在正确开展党内斗争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前最重要的是全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4.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坚持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反对主观主义错误,实践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在正确开展党内斗争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前最重要的是全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重新反思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学教材建设,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首先就是教材的中国化问题。教育学教材要适合中国文化,就是要把教材的编写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按照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考虑 相似文献
6.
论德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新田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32-35
20世纪70年代,德国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力获得突破性发展。其作法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素质,建立起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德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及成功经验,对中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专业理论学科,也是适应当今语文教育理论更新,实现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教育科学。高师中文系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切实突出师范性,提高学生的从业素质,就必须加强这门专业学科的建设。这是 相似文献
8.
李江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中国教育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到现在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形成了庞大的学科群,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今后当然还要扩大队伍,开辟新的领域,形成新的分支学科,但是主要任务、主要困难不在这里,而在于加强学术建设。教育学的学术建设,是要解决教育学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定位问题,解决它的质量高低的问题。学术建设和学科建设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简言之,在学科建设中,有些是学术性的,有些不是学术性的。像分支学科的设置,研究手段的更新,组织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等等,都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却不能说它们就是学术建设。学术建设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也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一科学理论传入中国以来,以中国化时代化的形态指引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铸就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深刻改变中国,就在于它所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定执着地追求真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立足国情,紧扣时代主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与思想的赓续共荣中不断实现重大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善于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与能量,把“中国化时代化”与“丰富马克思主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实现“两个结合”,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双向互动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时期,积累了许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其主要之点有: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在斗争中推向前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普遍而深入的思想整风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途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前提.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宝贵经验,不仅对于深刻理解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具有意义,而且对于科学认识和大力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有其启迪. 相似文献
11.
张志丹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500-50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不遗余力地提升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研究总结,更值得批判借鉴。这些经验对于当代中国提升意识形态功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阶段进一步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升意识形态的战略功能。概言之,主要的启示涵盖五大方面:坚持战略性,积极推进提升意识形态的整体功能;坚持斗争性,增强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主动性;坚持系统性,整合凝聚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合力;坚持渗透性,以柔性优先的方式提升意识形态功能;坚持规范性,完善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梁星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4):53-59
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供借鉴,以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运用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认为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时期,毛泽东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领导全党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艰辛的努力,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且积累了许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任务;坚持实事求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的灵魂;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点;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途径。总结这些重要的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走好今后的路。 相似文献
13.
黄严严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83-84
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的。开放的社会环境需要开放式的教育,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已受到挑战,必须主动走向开放。实施开放式教学,应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空间与形式、师生呆系、教学方式等方面打破封闭的“围墙”,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加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克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从"第一次结合"继续取得进展到"第二次结合"的提出并取得积极成果而又遭至严重挫折,再到"第二次结合"的重新开始及成功推进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则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改造";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又到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从否定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到回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三次大的转换.认真总结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总结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齐巧霞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1):16-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深关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事业。毛泽东不仅开创和奠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而且毕生都在探索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 ,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毛泽东在理论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方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1):41-43
王符在《潜夫论》中对经济问题的讨论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其富民及如何富民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析,并把这一理论与其民本思想结合起来讨论,进而阐述了农工商三大经济部门的发展之道,最后还对其给予的当代启示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姚洪越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5)
佛教和马克思主义是仅有的两个完成了中国化.并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外来思想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充分借鉴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充分吸收其他各个理论成果的合理之处,充分和中国固有文明成果相结合,培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家,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明进一步相融合. 相似文献
19.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杰出代表,马尔库塞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而且进一步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野,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深度。本文通过对马尔库塞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王胜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93
为了救国救民,“五四”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在这实践中,他们的一些思想、做法对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众多启示。如要正确处理好理论自身的坚持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过去实际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时实际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未来实际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