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的诗坛上,云南诗人于坚的诗歌写作与诗学观念都是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存在,而他的诗歌写作与其诗学观念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在发掘出于坚诗学中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于坚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对其诗歌写作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其诗学观念存在着的先天缺陷和危险的偏执倾向,以及其诗学观念难以回避的一种尴尬。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新诗写作中,诗歌中的平衡被过分关注。一旦诗歌中的平衡寄身于对诸多诗歌元素的综合把握,它就成为写作的焦虑的最显著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说,王敖诗歌中的综合能力则表现在他对想象力的不平衡的出色而又凌厉的驾御能力上。就当代诗歌的地理特征而言,这种不平衡标示着一种新的诗学的赫然登场。也可以这样认为,这种不平衡源于作者对诗歌力量的独特的把握。这种新型的诗歌力量最独异的地方就在于,它全然漠视流行的诗歌趣味,径直为当代诗歌建构了一种面貌卓然的诗歌记忆。  相似文献   

3.
自1980年代中期发表《尚义街六号》以来,于坚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诗学主张引起诸多关注与争议,成为当代诗歌中的重点研究对象。除了将眼光集中在民间写作立场、日常生活写作主张、生态意识和自然主题、诗歌叙事性及口语策略等几个主要方面之外,研究者也对于坚的部分诗歌文本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还有少数学者试图对其诗歌、诗论进行综论性质的阐述;尽管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但在观点、方法和思维方式上都尚有提升的空间;作为第三代诗人中持续写作的典范,于坚仍葆有跟踪研究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诗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76年的集体化写作阶段,1976年到1989年的群体化写作阶段,1989年至今的个体化写作阶段。每一阶段的诗歌写作在题材、主题和表达形态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特征。当代诗歌的发展进程表明,诗歌写作不仅可以见证时代的精神状况,而且可以有效地参与时代的精神建构,其历史演变既受制于具体的文化语境,同时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与诗歌话语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当代诗歌的语言本体意识与当下以口语写作为中心的写作现象自然地保持了距离,通过语言对虚无性的深度体验与精神探索,构成了当代诗歌书写的可能,李心释所具有的语言学家、诗人双重身份,使得他的诗歌书写有效地深入到诗的语言内核,对当代诗歌写作、诗歌史的诗学建构、以及诗歌突破文体边界走向当代社会与生命意识的建构,均产生了较为重要的话语启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三代诗歌"兴起,于坚作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者之一,以其先锋的诗学理念和诗歌创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分析于坚的诗歌文本入手,发现于坚的诗歌既有虚性又有实性,是处在虚与实之间的写作。但这种写作难度相当大,是冒险性写作,如果把握不好虚实的尺度,很容易陷入丢"虚"和卸"实"的危险境地。于坚为当下汉语新诗的写作探索了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即在虚与实之间保持微妙且美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有其自身的源流和驳杂的"传统"。梁小斌的写作构成了不容忽视的一支脉流。他很早就进行了非英雄化写作和口语化探索,他以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一以贯之地推进着新诗的散文美和口语美的进程,对于当代诗歌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过1980年代中期"第三代诗歌"的全面冲击和1990年代后期"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激烈论争,加上后现代文化在中国诗坛的登陆和洗礼,目前新诗写作中的"无标准"和"无难度"问题日益凸现。从"标准"的语义分析入手,将有可能进一步厘清其关于诗歌标准的概念,与此同时,结合当下诗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论争探讨,将有助于建构新诗标准、寻找诗歌写作的路标。  相似文献   

9.
于坚是当代诗坛一直卓有成效地实践口语诗写作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写作始终贯串着为抵达口语诗性和日常神性所作的全部努力,口语的诗性价值在于坚的诗学理论中一直居于优先考虑的位置,乃至被确立为诗歌的基本价值维度。他的口语诗创作和他的诗学主张具有相互生成、相互印证的性质,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这也是确立其口语诗学的基础。于坚的口语诗学有其内在路径和基本构架,大致而言,可以落实到"拒绝隐喻"、"非升华"、"有意味的形式"等具体层面上,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具有体系性的特征。于坚的口语诗学是当代诗歌的一个有效标本,值得在当代先锋诗学的层面上做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当代汉语诗歌怎么样了,它将会何去何A47我们为何需要诗歌?诗人何为?等等,人们对此禁不住加以发问。本文认为,只要我们建立在人性人道的基础上,对汉语诗歌从观念到写作进行一次创造性的更本质更真实的革新,张扬汉语的诗性光芒,就能为华文诗歌提供一条可能的出路和走向,相信那时诗歌会以其优美、底蕴,积淀和健康而独特的表达路径,越走越远,越走越长。  相似文献   

11.
在1949年至1976年的当代诗歌集体化写作阶段,颂歌建构起了自身独特的传播消费方式和文本形式.工农兵群众作为意识形态的中介,介入并主导着诗歌的生产、传播、阅读和批评等各个话语实践环节,内在地规约了民歌形式的制度化进程.工农兵诗歌及其民歌形式的试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创新现代文化体制和追求现代文化的民族化发展道路这两个向度的战略考量,同时也为当前诗歌重建中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发展中,语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1949年到1978年的诗歌写作基本上处于他者化力量的规范之下,诗歌语言消解了诗性和审美性。在当代的发展过程中,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先后经历了两次意义重大的语言学转向,并为汉语新诗发展赋予了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诗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拒绝"传统"的历程。"外国"、"西方"已经对当代诗人的文化记忆产生了不可抵挡的强烈暗示。这种暗示已经超出了写作本身,而成为当代文化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它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诗歌的一种"传统",像血一样,与当代诗歌化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当代诗歌并没有疏离时代,亦没有疏离读者,相反,当代诗歌的写作,它期待和呼唤的是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专业性读者。正是在这种创造性的阅读阐释中,作品的含义和魅力才会展示出来。当代诗歌正是通过在写作和阅读方面的现代性变革,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从而建构了新型的文学“三R”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写作之根"既由当下现实所培育,也由漫长的诗歌传统所塑造.柳宗宣称不上是一位传统型诗人,但借助"传统"这一对照性视角,可以发现个人经脸、当下现实生活在他诗歌写作中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6.
当代汉语诗歌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不同时期的汉语写作者都曾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诗意需求,将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化入汉语诗歌写作中。实际上,这一贯穿当代诗歌史的现象,暗含了新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密码,以及“主流”文化革新过程中被疏忽的力量。在我们已有的新诗史视野中,汉语诗歌从自我创造走向政治身份之间的道路上,有一重关系常常被忽视:即当代汉语诗歌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汲取。当然,也有少数民族诗人发出了另外的声音,来应对“他者”的眼光。这种交互关系,无疑是透视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诗歌中朦胧诗、第三代诗、反讽叙事的诗歌写作,他们分别代表了80年代诗歌写作的不同阶段,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中的"隐喻写作"表现型写作的话语特征,这对于当代诗歌写作表现出积极的建构意义与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许多有基督徒身份或者倾向于基督信仰的诗人。对于他们的写作,诗坛往往以"宗教诗歌"或"次要诗歌"轻视之。这种轻视是国人对文学与宗教之关系的简单理解。随着当代中国文学日益世俗化,诗人们也一直在寻求种种"神性"的写作来应对。他们尊重文学的自身特性,正视生命的沉沦境况与救赎之需,敏于自我生命的问题、关注人的历史与命运。他们虽未高举"神性"大旗,在这个时代,却具备了真正的"神学立场"。他们的写作,尤其值得当代汉语诗坛关注。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诗歌在取代历史叙述的僭越冲动中将文学的功能逐渐升华为一种极端的信仰,这一信仰遗传给了现当代新诗并为新诗的自我嬗变酝酿出反动的力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代汉诗的文体觉醒有效地清算、解构了诗歌传统里的阳物中心主义,推动着当代诗歌美学的转向.作为策略和旨归,当代汉诗的形式主义试验自有其特定的时代抗辩品质,它至少体现了诗人修复或纠正诗歌与非诗意识形态关系的艰难意志.而作为形式写作之一极的当代身体写作同样彰显了一切形式主义者的赎魂用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继续规划着后现代氛围下当代汉诗的精神走向.  相似文献   

20.
学院派诗歌,有一个更为通用的名称:知识分子写作。在中国,把当代中国诗歌一分为二为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是“盘峰论争”的遗产。诗歌场域的常态,是艺术之争和话语权纷争并存。否认后者,并不意味着可以更加纯粹地讨论前者,只能导致两者互相混淆。诸如真伪之辩,实质是话语权纷争,由于双方不愿承认这点,只能以艺术之争的形式讨论,最后以各执己见而告终,都认为自己坚持艺术立场,对方在争夺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