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Z1)
习语的本质是否可分解的,一直存在争论.本文认为习语可以被视为任意性和可分解性的连续体,位于连续体中绝大部分成语的意义是有理据的,可以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认知机制来识解.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普遍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来表达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概念转喻是用突现、重要、易感知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部分.本文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在以往学者对"手"的习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概念隐喻和转喻,重新对英汉中"手"习语进行认知分析,帮助我们构建"手"习语的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2.
概念隐喻是习语认知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把概念转喻和共有文化常识作为认知机制参与习语喻义的解析似乎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本文以概念推理为核心,以语言学认知理论的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基于人类经验而形成的概念系统在生成习语喻义中的原初性活动;同时指出概念隐喻在解释习语认知意义方面并非起决定的作用,忽略概念转喻和共有文化常识的认知作用,对习语喻义的理解是有缺失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研究者对英汉习语文化的异同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分析;但在这种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中,概念隐喻的始源域和目的域之间存在着映射角度的不确定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运用概念隐喻的突出与掩盖的系统特征,借助方向、本体和结构的突显隐喻映射,挖掘出英汉习语内在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吴克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12)
英汉习语的对比与双向翻译研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利用隐喻认知研究英汉习语之异同及翻译还不曾有专题讨论.利用隐喻认知有利于对习语求本溯源从而深入分析掌握英汉习语的语源及语义,有利于把握英汉语习语之“形”“义”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把握翻译的生成路径,更好地指导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5.
冉育彭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6):78-82
传统上,英语习语被当作是一个固定的语言结构,是词汇的一个部分,其整体意义与其各组成部分是一种任意的关系。文章以Lakoff等的认知理论为依据分析和研究习语,认为习语不单是一个语言问题,大部分习语其本质是概念性的、认知的,并以含有eye和hand的习语为例来探寻习语的整体意义与其成分之间的认知联系。 相似文献
6.
陈洁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51-54,88
明喻习语是明喻修辞与隐喻认知的统一体,在形式上保留喻词标记,但本质是隐喻的。英汉明喻习语的构建受隐喻认知及文化的双重制约,反映人类的认知共性与文化差异。明喻习语的隐喻本质使习语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相对减弱,但英汉特有的句法结构影响习语的构建方式。明喻习语的认知研究对深入了解人类的认知机制,深化对明喻与隐喻、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望丽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当改进教学内容,利用课堂讲授与习语学习相关的文章,帮助和辅导学生理解习语的背景和意义,使之正确地运用所学习语知识。 相似文献
8.
严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95-96
传统语言学认为:习语是一种死喻,是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且是不可分析的。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习语也是概念系统的产物,与人类的认知是息息相关的。通过二三种认知机制即概念隐喻、概念转喻、普遍知识对习语进行识解。目的在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索英汉习语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翻译理论和实践中重要的是如何突破文化障碍从而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信息.语用等值翻译即译者力求译文接近或等于原文的效果,既要注意具有明显民族文化特征的词语的翻译,也要注重对"言外之力"的理解与传达.习语是语言文化中的精华.因此,在习语翻译中,尽力促使译语与源语的语用等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崔海英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03-105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解说英语习语的含义和语义。认为语言受到人类的认知.环境、生活环境、认知能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有理据和动因的。习语的语义是有理据性的,而理解习语特殊意义的两个重要的认知机制就是隐喻概念和转喻概念。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习语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熙渊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Z1):124-125
习语既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语言文化的镜子.一个民族语言中的习语折射出这个民族纷繁多彩的文化形态.讨论习语的定义、习语翻译的方法,举例说明中西文化背景完全一致、部分一致、文化冲突和文化空缺三种情况下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唐舒航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2):81-88
英语习语作为整体提取和创造性使用的语言单位一直以来是中国学习者理解和表征的重点和难点。概念隐喻理论为习语的阐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撑,但它在英语习语词典尤其是英汉双解习语词典的释义中目前还研究得不多。本文以隐喻习语的意义理据为切入点,选取包含名词"fire(火)"的隐喻习语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语料库和词典调查的方法,探讨隐喻习语在英汉双解习语词典中的释义模式。总的释义结构要分层分类表述,首先将中心词"fire(火)"的体验义在微观结构中呈现,其次以中心词为准归纳喻义群将相互关联的习语按字母顺序编排,最后在语言层面上进行喻义释义,凸显汉语释文的国别特征。隐喻习语词条的释义以实现隐喻系统中的概念激活和语义关联的英汉双解习语词典的文本环境为依归。 相似文献
13.
曾沉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2):156-158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应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本文就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而且还探讨了习语文化信息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晓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3)
习语的文化信息异常丰富,记录了各自民族的历史,反映了各民族的宗教、文化及生活习惯,透视了各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由于地理、历史、民族、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影响,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通过对英汉习语的比较来了解中外文化的内涵和异同,以达到更好地理解、使用英语这门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沈军红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9)
英汉习语具有内在的、深层的文化内涵。由于语言文化特性的不同,英汉习语具有意义上的相似性,表达上的不同性。如果不了解习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读懂与之相关的语言所包含的意义,也不可能正确地表达。因此,只有了解习语的深层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6.
从英汉习语看民族文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4):101-104
习语反映一种文化的概貌,最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中英两种文化孕育了各具民族特色的习语。正确理解和使用习语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盲点问题。文章通过对英汉习语的语源与内涵进行对比、归类、分析,来考察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18.
郭建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124-12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瑰宝。英汉习语翻译的优劣会影响翻译的质量。因此,了解习语的特征,掌握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注意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才会译出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核心和精华部分的习语可以说是文化的结晶,蕴涵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因而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习语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恰当的英汉习语翻译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翟燕语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5-36
习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但英汉文化差异导致了英汉习语的差异,因而形成英汉习语在语义上的不对应性.本文阐述了英汉习语在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上的区别;介绍了英汉习语在互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