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科学》一九八○年第二期,发表了《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一文后,一些报刊发表文章,围绕“认识的源泉”问题开展了百家争鸣。对立最为鲜明的两种观点是:有的同志认为“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甚至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一些同志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说“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似乎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从表面上看,这是关于“认识源泉”的争论,仔细一想,不止于此,这个争论关系到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关系,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与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区别等问题。因此,这个讨论很有意思,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宣扬“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以此来搅混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达到转移和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目的,把人们引入不可知论的死胡同。近年来在有的书刊中也可以看到这一观点。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有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去年则鸣同志发表了《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引起哲学界就认识源泉问题的争论。这问题,关系到是否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而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我赞同则鸣同志的观点。同中也有异,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哲学界展开了什么是认识的源泉的讨论。综合起来,大致有这样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第二种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第三种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命题。我们认为,其实,客体才是认识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5.
1 在哲学改革的讨论中,有些同志提出了以“实践一元论”来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主张。如有的同志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中得到启发,认为葛兰西关于实践第一性原则的观点,“毫无疑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将列宁在认识论范围内讲的  相似文献   

6.
实际上,从认识论上说,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等,都是把认识论问题本体论化了。因为我们讲实践第一的观点是在认识论范围内讲的,而一旦把这个观点推广到本体论,即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那就会走向唯心主义。我们当然不能赞成这种观点。原因是: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它继承了唯物主义的传统,坚持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的认识路线。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在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同以往的唯物主义没有差别,也不可能有差别。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这一方面,唯物主义者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去年上海《社会科学》发表了我的《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并就认识的源泉问题展开了讨论。后来我在出差途中又读到了刘奔同志《认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以下简称刘文,载《哲学研究》八○年第九期)。刘文的主旨是探讨“究竟如何理解认识的来源问题以及认识来源问题和真理标准问题的关系”。刘文岂只是对则文“不敢苟同”,而且认为“则鸣的观点并没有超出直观唯物主义”,“由此可见,不懂得实践的特性和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会闹出多大的笑话”。鉴此,我写《再驳》以回答刘奔同志。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今年第一期发表了则鸣同志的《再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第五期又发表了一组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文章。我赞同姚伯茂同志的观点。这里,再补充几点看法。 第一,“认识源泉”是什么? 有的同志认为:“认识源泉指的就是认识的本原,认识的客观内容是哪里来的。”这种把认识的  相似文献   

9.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和那种否认哲学基本问题、否定哲学唯物主义前提的所谓“实践一元论”是有原则区别的。苏联哲学界在讨论主客体问题时涉及到这个问题,近年来在国内的一些讨论中也涉及到这个问题。西方的一些哲学流派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等也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不少文章,他们歪曲马克思著作的原意,打着反对“形而上学”的旗号否定哲学基本问题,鼓吹所谓“人学的辩证法”和“实践一元论”。这就出现了一种很复杂的情况,即乍一看来,一个是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首要  相似文献   

10.
来稿不同意则鸣所说的凡主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就是“向唯物主义进攻”,“倒退到主观唯心主义那里去了”的观点。 作者说:用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来取代以至否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是不科学的。在  相似文献   

11.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列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同样对实践观以很大的注意.因此,研究列宁的实践观,对于我们完整地准确的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重要意义.列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就是坚持了实践观的“物质一元论”基础.近几十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散布“实践一元论”观点,歪曲和反对马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的深入研究,一些同志提出了“坚持实践观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见解。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立足于实践基石之上的,是以科学的实践性为其显著特征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首要的观点。正因如此,它才同形形色色的唯心论,不可知论,形而上学认识论划清了界线,显示了自己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被称为实践论。实践的地位既然如此重要,而我们对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如果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如果这种解释竟然不是唯物主义一元  相似文献   

13.
<正> 认识源泉问题,是认识论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最近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意见极为分歧:是“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呢,还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或者是两个命题一致,都能成立?众说纷纭,各执一端。为了和大家一起求得对于认识源泉问题的全面的、科学的理解,我们借本文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实践。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贯彻落实到我们正在做的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15.
则鸣同志的《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载《社会科学》80年第2期)反对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指责它导致唯心主义的产生,其论据是不足的。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个命题是否正确?我们的观点是和《驳文》截然相反的。关于什么是实践,《驳文》说:“有人要我们来回答什么是实践,如同要我们来回答‘什么是吃饭’,‘什么是穿衣’一样地  相似文献   

16.
在认识源泉问题的讨论中,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在理解上还存在不少分歧。目前争论的双方摆出了观点,但尚须在理论上深入展开。这有助于认清“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吸取历史经验,坚持党的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促进当前改革和四化建设。 回顾历史,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坚持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7.
张华金、马积华同志在《关于认识源泉的几点看法》(《文汇报》80年7月25日)一文中,既承认“物质第一性的原理作为认识论的根本或首要前提是决不能忽视的”,又认为认识源泉“具体指的就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这个动态因素,而不是指离开人类实践活动而存在的那个世界本源或认识客体”。他们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同时也是认识的最终泉源。对此,我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进一步商讨。  相似文献   

18.
在“认识的源泉是什么”的讨论中,要搞清楚广义认识论和狭义认识论使用的“认识”,所具有的不同涵义。 广义认识论,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是同一个东西。它研究的是思维和存在、主观  相似文献   

19.
“彻底清算心理学的资产阶级方向”的斗争,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斗争。本文试图简要的说明,资产阶级心理学者贴着马克思主义标籤的各种谬论,归根到底,都只不过是资产阶级“遗传决定论”的翻版。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人的观点立场、思想方法以及知识、才能和个性特征,都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毛主席说:“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相似文献   

20.
在认识源泉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一方面说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前提和基础,实践是第一性的;但另一方面又说,实践是受认识、理论、观念指导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里,实践成了在一定观念、思想指导下的活动,它不是第一性的,而是派生物了。如此表述,有可能导致逻辑混乱和哲学上的二元论。于是,这些同志就主张:只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不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对此主张,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