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沿海经济,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这使丹东代表团的各位代表备受鼓舞。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朱绍毅说:“这一论述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丹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进一步坚定了要把丹东建设成为中国东北东部现代化沿海港口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定位。”朱绍毅说,丹东是一个既沿边亦沿江又沿海的城市,从辽宁省委提出要实现辽宁省全面振兴,特别是要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这两个机遇开始,丹东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好沿边沿江沿海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2.
哲路 《今日辽宁》2005,(4):30-31
日前“,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论坛”会议在辽宁丹东召开,来自东北东部的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吉林、延边、白山、通化、抚顺、本溪、丹东等13个城市(州)的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集聚丹东,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以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36号文件精神为主线,以“友谊、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论坛”,由中共丹东市委、丹东市政府主办。其目的是形成携手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共识,研究制定整体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工作推进框架,实现地区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共同发展。东北东部13个城市…  相似文献   

3.
一条江,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气质;一座城市,又决定了行走其中的那些人的气质。这,便是丹东了。凌空俯瞰,鸭绿江宛如深沉明亮却又缓缓波动的玉带;行至巷尾街头,丹东人的微笑又在愉悦地展示着他们的温厚、纯良。人与水共生得如此和谐,不由让来自旱地的记者暗生嫉妒,便更想知道那所依于江边的学校、那所丹东市惟一的高等学府,究竟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4.
从台湾高雄来到边城丹东,四年生活,台胞贺传圣先生已深深地爱上这里的山水草木、民俗风情。深深地融入到这个城市的生活当中,正因爱上丹东,而乐在其中。贺传圣今年50岁,虽然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但根在丹东,父亲的兄弟姐妹都生活在丹东,骨子里流淌的血脉无法割舍与故乡的情怀。从上世纪80年代台湾开放  相似文献   

5.
建设港口城,即把丹东建成东北东部现代化沿海港口城市,这是丹东市委、市政府贯彻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对外开放作为牵动丹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方针,总结历史经验,分析丹东生产要素构成特点和区域位置所提出的新的城市定位。为此,市委、市政府于今年四月决定设立临港经济区。将该区作为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先导区、先行区,先行一步,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该区范围东起鸭绿江大桥、西至东港沙坝河、北至201国道、南到鸭绿江边和黄海岸边,区域控制面积为228平方公里。临港经济区的设立,将整合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东港和前阳经济开…  相似文献   

6.
正银杏树在丹东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丹东就把银杏树移植于街路两旁。如今,丹东市的七经街、六纬路和九纬路三条主要街路两旁的银杏树已是历经世纪沧桑的百年古树。银杏树作为丹东的市树现已成为丹东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据资料考证,现今亚洲国家城市种植有百年银杏树的街道只有6条,而丹东市就有3条。  相似文献   

7.
“拳头”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经济名词,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拳头,是力量的象征,是优势的体现。把拳头冠于产品,是形象比喻的说法。近年来,常州、南通、沙市、丹东、佛山等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比全国的平均速度快。效益好,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大力发展“拳头”产品做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来抓。目前,虽然在经济学辞典中还找不到“拳头”的概念,但在经济实践中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得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承认。 一、“拳头”产品的内含与特点 “拳头”产品的内含与特点,至今还是一个探讨性的问题。由于人…  相似文献   

8.
《今日辽宁》2013,(1):91
丹东是一个沿江沿海城市,又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也是一个经历抗美援朝战火洗礼的英雄城市。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南起点是广西的北仑河口,而北起点就是丹东的鸭绿江口。到辽宁来,应该去丹东;而到丹东,就要看看"鸭绿江断  相似文献   

9.
在一波三折而又难以阻遏的“民工潮”问题上,时下流行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民工潮”是“盲流”,“盲流”即“祸水”。然而,举凡能理智并公允地看待这一问题的人们,都不能不承认“民工潮”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涌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合理性和现实性。综合地看,进城的农民工有两个层面的期望:其一,谋求相应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经济收入;其二,谋求分享城市文明和更高的非经济收益或社会性收  相似文献   

10.
丹东是一座沿海、沿江、沿边的港口城市,丹东临港产业园区正处在这“三沿”的交汇点,鸭绿江畔,黄海岸边,与朝鲜隔江相望。产业园区在“五点一线”的汹涌大潮中应运而生,在丹东240万人民精心培育下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