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地方艺文志主要著录本地区之著作,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和查考地方文献,对于全面查清全国古代文献资源,意义和作用极大。本文便是在编写《江苏艺文志·扬州卷》基础上撰写而成。文章主要介绍了清代扬州经学家朱泽}云、王懋竑、汪中、王念孙、王引之、任大椿、焦循、阮元、刘宝楠、刘恭冕、刘文淇、成孺(蓉镜)、刘师培等,及他们对经书、经学史研究的著述。文章所列众多的著述篇目,显示了清代扬州经学家的学术成就和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诗学批评多重直觉与感悟,多为随机随兴、点到即止的印象批评。至清代,因“厌倦主观之冥想、尚客观之实证”的朴学极为昌盛,诗学的批评方法也随之发生转变。批评家们吸收朴学的考据法、综合归纳法等较科学的方法,使中国诗学的实证性、系统性、学术性大大增强。中国诗学由此而逐渐融入现代理性主义精神和实证方法,逐步走向诗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诗学批评多重直觉与感悟,多为随机随兴、点到即止的印象批评。至清代,因"厌倦主观之冥想、尚客观之实证"的朴学极为昌盛,诗学的批评方法也随之发生转变。批评家们吸收朴学的考据法、综合归纳法等较科学的方法,使中国诗学的实证性、系统性、学术性大大增强。中国诗学由此而逐渐融入现代理性主义精神和实证方法,逐步走向诗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4.
论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明时期许多注经的著作中已经渗透了理学思想,而理学家的讲学内容也大多不离经学的主题。两者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离开对方,便没有真正意义的"宋明理学",也没有真正意义的"宋明经学"。理学是经学演变的合逻辑产物,理学以经学为根柢,同时又是从经学思想中升华出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反过来理学又指导并服务于经典解释。宋明时期许多理学家的语录是以讲儒家经学为主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有七十九卷是纯粹讨论儒家经学的,这些语录反映了对理学家经典文化的一种深度理解。由于传统教育是经典教育,理学家的一个最终目的和手段,就是用理学思想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并通过经典教育来传播和宣传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诗.关雎》的经典性价值分别体现于中国古代的诗教、乐教、女教以及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在《关雎》经典化路径开辟与拓展的历史过程中,孔子的权威性阐释与国家权力显性介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前者确立了中国古代主流的解经思路,后者建立起诗歌文本经典化的快速通道。而后世读者经学化和去经学化的解诗立场则分别导致《关雎》经典化路径的延伸与新变。  相似文献   

6.
经学典籍里的"学问"一词及其历代注疏,建构出价值判断高于事实判断的儒家知识论。儒家知识论在经学原典的基础上,经历代注疏不断发展,可以分为形成、系统化、哲学化和专门化四个阶段。儒家知识论的建构使儒家经典析出"四书"这一主要阐发儒家知识方法和路径的"新典",凸显了孔子—子思—孟子在儒家知识论中的地位。儒家知识论具有经验性、诠释性、人文性、内省性和经世致用性等特点,经验性、内省性为其基本特征。儒家知识论在建构过程中,潜在地存在解构的倾向:以儒家经典作为知识论的源泉,以价值判断为依归的学问,使经学出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极致发展;同时,以事实判断为尺度的学问,使经学面临知识本身的事实和逻辑的挑战。儒家知识论以价值判断为主,虽也存在事实判断的趋向,但与近代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还有一定的距离。儒家知识论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思维的模式,而且也影响了中国古代学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焦循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经学研究特点鲜明,主张"以训诂明义理",提倡把经典内容的考据和义理思想的探究并重.他所著<春秋左氏传补疏>贯彻了这一研究思想.该书除了从考据学角度研究杜注内容之外,还在分析杜预的生平、仕途进退的基础之上,把魏晋之际的历史与<左传>的有关记载相比附,在义理方面对杜注进行了批判研究.从而把清儒对杜注的臧否推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学术有经学与道学之不同.自西汉末年以降,经学内部乃有今古之争,其争论的焦点主要体现为<公羊>与<左氏>之争.至清代晚期,此种争论愈演愈烈,直接影响到晚清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传统学术到现代学术的转型.刘逢禄作为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其对<左氏>的研究,以及当时学者对刘逢禄的综述与批评涉及社会、政治的各个方面,影响到晚清社会思潮的转向.  相似文献   

9.
一、应该如何命名宋明儒学?关于宋明儒学,有好几种表达方式:道学、理学、心学和新理学。这些称法各有其优缺点。对此,我愿作如下讨论:第一,在宋代曾使用过“道学”这个称谓。事实上,宋明儒学专注于道的研究,而且这种专注可以追溯到孔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化史上,经学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般说,自汉以后,经学是教育的基础和依据,教育以儒家经典及对经书的阐发为内容。朱熹作为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宋学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又是中国理学教育的系统总结者,毕生从事教育和经学研究,又把二者相结合,在对汉学的批评吸取和对宋学的继承发展中,提出了别具特色的经学思想,并对中国经学和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政策科学是一门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它随着人们对社会实际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在孙志刚事件发生后,我们发现传统的政策过程阶段论无法很好地解释这一事件的发生以及从强制收容到无偿救助的转变过程。文章试图运用多源流理论来解释这一过程,从而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视角但同样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彝族古典文献是彝族古代社会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作为我们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知识财富。要其成为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必须在用传统方法加强抢救和保护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予以科学的保护,并争取实现古典文献数字化,以便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出发,重点阐述了古典诗歌鉴赏的四个基本要素:吟诵、体悟、联想、想象,并提出教师要学一点美育理论,懂一点艺术知识,多一点艺术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笛卡尔的我思探讨了知识论的基础作用,经过上帝的中介作用,政治哲学才能够在知识这棵大树上开出成熟的果实。知识之树的比喻蕴涵了笛卡尔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了从知识论、伦理学到政治哲学的演变路径。就笛卡尔的政治哲学来说,它主要论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理性概念,使得古典政治哲学向现代政治哲学发生了转向,从而对法国启蒙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内生增长理论将知识视为解释国别、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基本启示在于,一国或地区通过知识投资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基于此的经济政策实践有时却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最典型的就是欧洲悖论的发生。相对于美国,欧洲在将知识投资转变为经济产出方面一直收效甚微。本文基于企业家资本理论和一个内生企业家知识溢出模型分析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欧洲国家在现代经济增长进程中对企业家角色以及企业家资本作用的长期忽视。事实上,作为重要的知识溢出渠道,其正是欧洲知识投资与经济增长中缺失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古典政治哲学是关于政治事物本性的知识,公民与共同体、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政治生活方式等都是古典政治哲学所关注的政治事物.在古希腊罗马政治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哲学的旨趣从古典民主政治时代对共同体正义的探讨转向希腊化时期对个体善的关注.这二者是对优良的政治生活方式问题的两种建构,对这一古典政治哲学根本问题的研究深刻影响着后世政治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一种大众化的政治常识和价值共识。民本思想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有:政治常识的自我认知与亲朋人际传播、思想家的理论阐释与学术传承、统治者的行政灌输与社会教化、学校教育的经典研读与考试制度、宗教信仰及其它大众信仰、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它社会教化等。民本思想一旦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代代相传,就会形成影响社会各个阶层的政治价值共识和政治文化传统。凡是被精英总结的、被国家肯定的、又被大众认同的思想,其影响力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8.
学衡派是"五四"时期公开反对新文化运动、主张"昌明国粹"的文化保守主义群体。但它在"昌明国粹"的同时也主张"融化新知",会通中西文化,这是人们一向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受"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委托,对中国西部六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的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两个群体共计810名对象的文、史、哲基本知识水平和文化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师生文、史、哲基本知识水平不高,并由高到低呈下降趋势;(2)大学教师文、史、哲基本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大学生;(3)大学师生的文化兴趣具一致性和多样性,多数对中国主流文化感兴趣,大学教师比大学生对传统经典文化更感兴趣,大学生比大学教师更喜欢通俗文化.这些结果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西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道路研究的发展阶段、期刊分布、研究机构、权威作者及主题词进行分析,发现中国道路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其研究成果基本上刊登在马克思主义类的期刊上,权威作者与知名学术机构之间存在着直接关联关系,其主题词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绘制的中国道路研究引文图谱显示出中国道路研究存在四个引文知识群: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他经典著作、国际上对中国道路的评价、中国道路研究新成就。中国道路研究的社会现实基础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道路研究的学术团队正在形成中,中国道路或将成为一种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