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政治体系、社会体系与自然环境三者关系中 ,如果说社会生态体系是政治生态体系的直接基础 ,那么 ,自然生态体系则是社会生态体系与政治生态体系赖以立命的根基。自然生态价值准则潜在着社会人文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作为唯一具有理性和智识的动物 ,人类没有理由拒绝大自然在生态法则上给予社会的无私奉献。向自然生态系统学习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论准则 ,用于克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产生的内在矛盾 ,是人类社会必须补上的重要一课  相似文献   

2.
生态税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贤  王琪  姜宝 《东岳论丛》2001,22(4):25-27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生态税概念的提出及生态税收的实行 ,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 ,促使现代经济的发展方式有所变化 ,使自然生态系统免受破坏 ,以此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人类生存与发展以一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物质基础。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与自然的三维复合体。生态系统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联系时表现为特定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外部不经济性。要使公共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内在化 ,就必须对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功能及效益进行经济学评价  相似文献   

4.
复杂整体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第一,包含人类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的系统,具有整体突现性;人类与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因果网络关系.第二,自然具有一种系统价值,是生态系统在创造性的过程中实现的整体价值,人类价值是系统价值之网中的一个结点.第三,事实与价值缠结的厚事实概念或厚伦理概念和命题为理解生态事实与生态道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整体论的方法论进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也许是生态中心主义发展的一个趋向.  相似文献   

5.
(一) 在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是难分难解的。诚然,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以前,就存在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即生态关系。但是,当地球上有了人类之后,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与人类的经济生活,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在没有人类活动干预下,这个生态系统称为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各种生物经过长时间对环境的适应,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时间越长,生物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形成的平衡状态越稳定。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之后,人类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6.
工业生态系统与工业系统的生态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生态学以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为核心 ,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近 3 0年来 ,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再也不能够把自身置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外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而应把自己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来认识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协调自身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 ,逐步拓展出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农村 (农业 )生态学以及工业生态学 (或产业生态学 )。这些生态学的派生学科 ,都是按生态学的理论或模式去看待、理解、分析、构建和调整城市、农村和工业…  相似文献   

7.
<正> 县城生志系统是县域范围内环境和生物相互作用,有机联系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体系.这一体系正介入了人类的经济活动以后便成为县域生态经济系统.及至当前,完全没有介入人类经济活动的县城自然生态系统已不多见,因而,我们所看到的县域生态系统基本上就是县域生态经济系统.县域生态经济系统是人们利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种群之问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  相似文献   

8.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本文认为,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完全抛开人类生存利益的尺度,把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和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尺度,必然面临种种难以解决的理论难题。而造成这些理论难题的原因在于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立论基础,是消除存在论之“是”与价值论之“应当”的区别,从“是”中直接推导出“应当”。作者指出,人类之所以应当保护生态自然,最终是出于对人类全局的、长远的生存利益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9.
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河源区是指一条或多条江或河的源头地区。江河源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是由江河源区自然生态系统和江河源区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耦合在特定的江河源头区域上,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本文分析研究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三大服务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义是理解生态伦理内涵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生态伦理走向实践的桥梁。生态正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与自然的正义;种间正义;人际正义。人与自然的正义是指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做到享用与关怀的统一。种间正义是指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权利,人类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物种。人际正义是指不同群体的人在生态实践中权利与义务的平等、贡献与索取的对应。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人们在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在内的生态领域的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一)生态意识·生态观:生态哲学的萌芽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初猜测中,就潜寓着早期人类的生态意识.中国古代有一种“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哲学观念.当然,这一观念并非是现代的,然而却具有超现代的启迪意义.在西方文化中,由于人对自然的科学认识不充分,在自然哲学和艺术的自然界常常为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主宰.因此,在人已经认识了自然的科学领域,人与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安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维持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生态安全与否,有赖于特定资源系统内部各要素对外部压力的响应及协调能力,尤其是作为系统重要构成要素的人类生计活动的协调能力。云南藏区独具高原特征的农林牧复合生计系统是藏民在高原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的适应性选择,他们通过对农林牧生产行为的合理安排和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了人与环境的高度契合,保证了当地的社会生计和传统文化的持续兼容,进而维持了藏区生态安全的基本状态。  相似文献   

13.
生态危机导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生严重的对立和冲突,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生态危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威胁,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发展低碳经济,营造和谐生态文化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出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伦理视野中的环境刑法法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刑法法益与环境伦理存在着联系,它们既有一致性,也存在着区别.我国环境刑法法益的选择或确定应遵循修正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我国环境刑法法益应当是人类的生存或安全.首先是人类的生命、健康或重大的财产这些直接法益,其次是人类的生命、健康赖于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或其中的要素这些间接的法益.  相似文献   

15.
赵培兴认为,人类劳动可以分为创新劳动和非创新劳动或重复劳动两大类。所谓创新劳动,就是创造新的使用价值或以新的方法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而重复劳动则不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它也不是用新的方法创造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柯利 《南方论刊》2012,(6):27-29
粤西地区发展成为全国重化工业基地,是广东省对粤西地区“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定位。马克思阐述要按照生态规律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有机融合起来、科技进步对生活和生产废弃物的“再利用”以及循环经济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等生态文明思想,对粤西地区正确处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发展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态位及区域经济组织生态位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位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位这一概念跨出了生态学领域,受到各个学科的关注和运用。我们通过引入经济生态位的概念,分析区域经济组织———企业、行业协会、市场中介、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生态位的自然性、层次性、社会性和时空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简论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科学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需要的是能够促进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力和自然界生产生命的能力的和谐统一。生态生产力的提出,为发展生态经济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已从控制和征服转变为保护和解放。生态化科学技术能够支撑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突出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功能。发展生态化科学技术必须高度重视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好前景预见、成本核算、风险评估,并进行相应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经济学到生态经济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经济学理论因受其所研究对象——市场经济的制约,只重视“经济人”和经济规律的作用,而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对经济之基础性的决定性作用。因而,传统经济学的根本缺陷是无根性:只见经济不见自然,脱离自然生态系统之根;只见经济人不见伦理人,脱离生存伦理的根基。这些根本缺陷使其误导工业经济、市场经济而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了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危机,需要对其进行根本超越,确立与新的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学研究新方向:生态计量经济学——在整体上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问题,要扣除对自然污染破坏的代价或成本,主张“自然资本”消耗最小化;生态制度经济学——从根本上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必须超越完全竞争市场的私有化的思路。生态政治经济学——生产力应是一种和谐地利用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基础;生态伦理学——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主体-客体-主体”一体共在的规范,其核心是以自然为中介的主体间(当代、代际)外在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平等的一体共生的社会正义法则。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自然现和实践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进行批判性考察中,包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为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供了科学而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问题和建构的逻辑思路,至少包括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三大关系、矛盾和问题的正视、思考和解决.研究、阐述和解决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的思路,是为了增进对生态规律、生态价值和生态效益、生态公益和生态伦理三个层次的自觉认识、把握和理论综合或阐明.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相当严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强化的形势下,我国关于"两型社会"建设基本国策的提出,就是为了缓解和破解这一产峻形势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应对.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