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吴国姑苏台的创建、后代的重建和最终的湮没,重点考证了姑苏台台址当在今苏州横山西北麓的姑苏山上,澄清了多年来对姑苏台台址的不同说法.  相似文献   

2.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刑罚微重,赋调繁重,愎谏违众,穷兵赎武,听信馋言,任意废立,使朝臣分裂,国力削弱;孙权之后,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相互残杀,国力更趋衰弱;孙皓凶顽骄盈,穷淫极侈,虐用其民,最终导致亡国。  相似文献   

3.
4.
曹国,武王时封叔振铎之国,故都在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县一带,西周初始见于经传,至春秋晚期被宋国攻灭,历500余年29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所载,厘清曹国大致疆界,丰富了周代历史地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六朝疆域太多伸缩不定,六朝政区太多离析变迁。六朝疆域的政治中心是其首都,六朝绝大部分时间以建业、建康为首都。六朝之疆域范围,吴、陈两朝最小,晋末宋初最大。为了疆域的维持与国祚的延续,六朝在军事上,自北而南,自东徂西,或守河以保河淮之间,或守淮、守汉、守秦岭、守大巴、守米仓,以保河淮之间、江汉之间及汉中、巴蜀,或守江以保江南根本。六朝为了治理疆域而建置的政区,因受具体时代背景与特殊国情的影响,表现出几个主要特点,如政区层次增多,政区制度过分不整齐划一,政区建置混乱以至过滥,地方政权多实行双轨制等等,这又引发出了诸多弊端,如外重内轻从而导致割据与动乱,军政合治从而导致民刑诸政不修,机构重叠、官吏冗滥从而导致地方吏治败坏,其结果,便是隋朝灭陈后的重新规划政区建置与改革政区制度。  相似文献   

6.
西夏的疆域和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疆域与今天的行政区划对照,其范围是:东至陕西省榆林地区的黄河之滨,西至甘肃省敦煌市西的小方盘古城,南抵宁夏海原县高崖乡草场古城,北控中蒙边界一带;包括今内蒙古的西部及河套地区、宁夏的中部和北部、陕西的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以上只是1081年到南宋初年的西夏疆域。论述疆域,必先考证疆界。自1038年建都立国至1227年灭亡,西夏与宋、辽、金相持达189年,其疆界也因战争的胜负而经常变化。比较大的变化有三次:西夏建国初期;宋朝元丰五路西征之后;金占领陕西五路之后。尤其是夏、宋边界,东接麟府,西邻秦凤,中间犬牙交错,缭绕二千余里,变化更多。  相似文献   

7.
《社区》2008,(2):36-37
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元朝,真如一般书籍中所说的“横跨欧亚”吗?它事实上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各汗国究竟属不属于它的版图呢?  相似文献   

8.
"吴"吴语读"ng","鱼"吴语亦读"ng",两者同音;国语"吴"读"wu","鱼"读"yu",发音迥异。吴国传世最早的青铜钟记载称"工",写作"■■",吴王阖闾、夫差剑称"工吾",写作"■■",吴国青铜镜又简称"吴",写作"■";"吾"早期金文写作"■","后省略为"■",《说文》释为第一人称,我释为捕鱼之"帆船",由此释"■"为"大舟"。史载吴国有"余皇大舟",实为"吴王大舟",是为吴国旗舰。  相似文献   

9.
部分华夏族人和部分“荆蛮”在商朝末年于长江下游以南建立了独立的小国———吴,以后与西周一直存在密切的联系。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华夏文化与南方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基础上,以华夏族人和越人为主体建立的吴国,通过发展对外关系,进一步发展与周边各地区的联系,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江南吴国铸造的青铜器,既受中原商周文化的深刻影响,而又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地方个性。其发展序列可分为早期、中期及晚期三个演化阶段。早期因为吴国的建立,促使江南地区青铜冶铸业得到飞跃发展,铜器类型包括中原型、访中原型和地方型并存。中期吴国工匠成熟地创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器物形式,展示出鲜明的地方风彩。晚期吴国青铜器铸造工艺技术跃居列国前茅,有她独到之处,在我国古代科学史上取得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11.
阖闾所筑吴城实出自楚国逃臣伍子胥之手 ,伍子胥充当了吴都建设的总设计师。吴都整体布局基本上是按宗周制度来规划建设的 ,在楚都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既有所因 ,又有所革。吴都平面构造成“亚”字形 ;其八门兼设水、陆二门 ;城内筑有小城、高台 ,设有市 ,城外筑有台苑、墓葬区 ;手工业区则分布于城内东北和西北一带  相似文献   

12.
领土要素在国家起源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表现为它由氏族社会中区别不同部落的标志成功地转化为国家统治的强大工具。在中国早期国家阶段 (夏商周三代 ) ,运用“领土”这一政治工具对国家进行统治 ,表明领土观念有了质的发展 ,成为国家观念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我国历史上疆域形成及变迁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疆域研究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有关论述观点的得失,提出了深化此项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明代湘黔边"苗疆"堡哨"边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正史和地方志资料,加之作者的实地考察,详细地考证了明代湘黔边"苗疆"堡哨和"边墙"的沿革与兴废,并指出其历史地位。作者认为,堡哨"边墙"是镇压、控制当地少数民族的特殊军事设施和暴力工具,但在客观上和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保留和维持"苗疆"相对稳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允常系句践之父 ,史籍中关于允常的记载甚少 ,且语焉不详。本文对有关材料进行爬梳整理 ,并结合考古资料 ,从开拓疆域、发展经济、增强国力、首举反吴大旗等各个方面 ,论证越王允常是越国霸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旨在说明越国之勃兴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6.
《刘丽川上天王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川上天王奏》两种版本最先均由罗尔纲先生公布,其来源清楚,流传经过也明白清晰,版本差异的原因是其中一版本由书手改篡、摘抄或漏抄所致。该奏折末尾没有写明具体上奏日期,可能是刘丽川不明太平天国历法的缘故。  相似文献   

17.
姑苏考     
姑苏之名的含义是鱼米丰足的地方。姑苏台为阖阊初创,夫差继筑。姑苏台是因山而名,台址最大可能是在今七子山顶。姑苏所指范围,可指苏州及附近地区,也可专指姑苏台。  相似文献   

18.
国家赔偿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赔偿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对受害人赔偿不充分的问题,学者提出的对策之一是将惩罚性赔偿引入国家赔偿法之中,同时也可以监督和促进公权力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一些国家的实践证明,在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责任等领域,惩罚性赔偿对惩罚和预防不法行为发挥着切实的作用。但是,国家赔偿责任无法满足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惩罚性赔偿的功能也无法在国家赔偿责任中实现,所以惩罚性赔偿不宜引入国家赔偿制度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叙述了春秋晚期吴国和晋国之间的陆路交通情况。对季札出使的路线进行分析,重点考证了彭城、戚等邑的具体地点,并指出了它们在吴晋交通线上的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万历武功录.克臭传》是专门记载多罗土蛮部克臭台吉事迹的列传。但经史料辨析后发现,此传所记事迹分属于两个人,两个人因名字发音十分接近而被混记在一起。但两人活动地域和时间有很大区别,其一可能是鄂尔多斯部吉能第三子圪赤圪台吉,住牧河西走廊以北昌宁湖;其二是多罗土蛮部克臭台吉,住牧西海莽剌川和捏工川一带。《克臭传》是一传内混记了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