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语境下的小说创作是以从本体论意义上否定传统小说为特征的,罗伯-格里耶的《橡皮》通过对传统侦探小说叙事模式的拆解,在结构上形成独到的叙事的“网”,将小说创作真正引向其自身,从而开启了新的小说时代。  相似文献   

2.
"缺项"这一概念是理解罗伯-格里耶小说创作的核心,也是新小说最重要的特性。罗伯-格里耶认为文学作品一旦完整无缺,变成某种实体,便会失去运动空间,成为静止不动的一潭死水,因此,在他看来,所谓"完整"的作品从来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与此相反,有"缺项"的文本才有可能使作品产生某种生命的运动和旺盛的活力。罗伯-格里耶对小说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最先明确要求文学用不确定的结构、不确定的叙述,即运用"缺项"的艺术表现手法重新构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毁灭与被毁灭--论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格里耶在毁灭了传统文学的倾向性、人物中心论和叙事模式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小说大厦,在创作中展现出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写作观。而罗伯-格里耶在毁灭传统的同时被毁灭了,这种文学自灭的发展方式,给未来的小说道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罗伯-格里耶的小说与其说是文学作品,莫如说是科学作品,他的文字有一种雕塑感,他通过观察把真实的存在客观地再现出来。他描写精确、严密、细致,不融入丝毫的主观情感,因此他的小说让人不好进入。但是一旦进入这个秘密世界,他闪亮的文学性从优美的科学性中缓缓释出,你就会为他作品中开拓的丰富而宁静的世界感到惊讶和神奇。“爱来自注视的目光”,这片宁静也映射出了罗伯-格里耶对世界冷静而又浓郁的爱。  相似文献   

5.
法国"新小说"理论强调一种特殊的"形式主义",其反对文本外部的阐释,拒绝完整故事与人物形象,主张回归作品本身,诉诸读者直观感性体验的审美效果,这是对欧洲传统小说叙事的颠覆与消解。以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理论比照反观"新小说"理论中所彰显的独特"形式主义"及其现实诉求,不仅可以重新加深我们对罗伯-格里耶"新小说"理论的美学意蕴的体认,还可以有助于我们在现代情境下辩证地理解内容与形式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罗伯-格里耶认为,具有过程化、破碎化、无序化和未知性的客观世界以及混沌、矛盾、流动的主观世界决定了现实的不确定性。不确定现实观是格里耶小说美学和小说创作的基石。在此基石上,格里耶掀起了新小说革命的浪潮,构筑了他的全部不确定文学。格里耶的不确定现实观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既有其科学的依据,也有其理论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文学诠释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其本质并非重构或复制“作者意图”。罗伯-格里耶的“形式本体论”有其理论缺陷,不能成为诠释罗伯-格里耶小说文本的金科玉律。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悖谬关系:小说只能是现实主义的,也同样顽固地是非现实主义的。我们可以从自称为“书记”的巴尔扎克的小说文本中解读出“虚构”和非现实,亦可从强调“虚构”的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文本中解读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与尼采的价值虚无主义相呼应,罗伯-格里耶认为存在的价值和小说的深刻意义不过是一种深度神话。因此,他努力营造了一个道德价值、政治价值和心理价值虚无的新小说世界:《窥视者》等小说以无动于衷的姿态录入了大量非道德的场面与情景;《弑君者》涉及“最大的政治罪”,却没有任何的政治动机、目的和价值;《嫉妒》等文本给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价值空无的原生的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9.
"重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术语,因此一直以来,"重复"也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手法,后结构主义理论家们曾经也就"重复"有所阐述.在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者之一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窥视者》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重复"手法的运用,读者在阅读中通过对其中大量使用的"重复"手法的理解和把握,可以发现"重复"正是解读该文本的一个重要的"密码".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文学史叙述中,明清以来的公案小说在进入晚清以后呈现出逐步衰落的发展态势。尤其在西方侦探小说译介并进入中国之后,公案小说更是被认为为侦探小说所取代,这一过程通常被形象地描述为"包拯与福尔摩斯交接班"。但在公案小说与侦探小说此消彼长、前后更替的表层现象之下,两类小说之间其实产生了一系列更为复杂的文本纠葛和对话关系。通过对公案小说如何受西方侦探小说影响及其在文本内部发生的种种微妙变化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这种影响并非是单向度的,公案小说反过来又潜在地、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侦探小说的理论和创作,二者最终形成"合流",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侦探小说。  相似文献   

11.
《大唐狄公案》系列小说成型于20世纪40年代,其作者高罗佩通过以中国公案小说为母本,融合西方侦探小说的创作手法,使得该系列小说既有对传统公案小说的继承与发展,也有对其的改进与创新。高罗佩通过融合中西方同类型文学的创作模式,让《大唐狄公案》一经出版便广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公案/侦探小说的创作模式,深入探讨高罗佩笔下此系列小说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2.
伊塞尔的"空白"论旨在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罗伯·格里耶的<橡皮>中随处可见的"空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性得到充分体现.两者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完美统一使得长期以来西方推崇的"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转向了"读者中心",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就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罗伯-格里耶的诗学明显地受到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基于弗洛伊德学说,罗伯-格里耶把"意识"视为不值得关注的"虚假世界",而将"无意识"视为值得重视和探索的"真实世界";罗伯-格里耶强调创作的个人动机,认为文学作品的主角不是对他者的摹仿,而是作家"自我"的化身。罗伯-格里耶剖析了自己作为文学家的特质,印证了弗洛伊德关于文学艺术家有如精神病患者的假说。  相似文献   

14.
娜塔丽·萨洛特,阿兰·罗伯·格里埃和米歇尔·布托尔是今天走运的作家。他们的小说一问世,批评界非但称赞为杰作,而且还把他们每一部作品都看作是现代小说进化中的一个转折点,说是“新的小说文学的成长”,是“新现实主义”的繁荣局面。罗兰·巴尔特曾经说,罗伯·格里埃的尝试,“其重要性不下于超现实主义之与现实”。让·保尔·沙特则发现娜塔丽·萨洛特的“写作技巧,使她超过了心理学主义而达  相似文献   

15.
罗伯-格里耶从未提出过以物为本的理论,也从未创作过以物为本的小说。"物本主义"是一种误读。这种误读之所以发生和流传,源于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和弥漫于20世纪的文化广告意识。同时,罗伯-格里耶早期的写物理论也存在着把文学的客观真实性推到极端的误区。对于自己的失误,罗伯-格里耶早已察觉并作了修正。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的不是他曾经有过并且已经修正了的失误,而是他从失误中采撷的成功之果。  相似文献   

16.
《窥视者》是法国新小说派领袖阿兰·罗布—格里耶的代表作。它典型地反映了新小说派反传统的特点。这部作品在艺术方面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第一,以“物本主义”代替“人本主义”:第二,巴尔扎克式小说的终结——故事、人物的瓦解;第三,迷宫般的结构形式——重复法、反射法、时空交错法等。这些特征既体现了新小说派反传统的一面,又体现了新小说派创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阿兰·罗伯 -格里耶的小说《橡皮》的故事情节处处表现得有悖于常理 ,但这种悖谬式的情节却表现着作者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体验 ,是作者对现代这个“荒诞的世界”的一种把握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写作理论中,小说中的人称仅指作者在作品中的地位,也就是用什么身份、什么口气来说话。这样,如何运用人称似乎完全取决于作者的选择。随着小说文本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人称的内涵不像传统写作理论所界定的那么简单,其实,如何运用人称是小说创作中一个非常复杂的技巧,它要解决的是小说作者、故事叙述者、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他们和读者的关系。人称运用得恰当与否,决定着作品的成败。为此,本文从小说创作中人称运用的三种基本类型:全知叙事、限制叙事、纯客观叙事出发,主要结合蒋韵等人的作品,阐述了小说人称运用的技巧特点,希望能够纠正人们对小说人称的传统看法。  相似文献   

19.
罗伯&#183;格里耶的小说《嫉妒》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篇章,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从文体角度来探讨《嫉妒》的文体价值等艺术特色,可以看出该小说的文体革新是非常彻底的、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20.
在《橡皮》中,罗伯-格里耶试图用消解真相的方式取消传统文学创作中的深度神话,并挑战逻各斯中心主义对传统写作的统治。小说中"橡皮"这一主要意象在作用上与德里达主张的"延异"吻合,其文中所使用的反复和空缺的创作策略与德里达消解同一性的理论相应,可见《橡皮》这类文本并非是在追求复现价值或寻找真相,而是在对逻各斯中心的解构中使人们能动地发掘价值意义的多元性和未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