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文社会科学哲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起 ,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作为当代哲学的重要分支而为学界所关注 ,提升着人们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运作方式的哲学自觉。本文立足于当代大哲学的视野 ,探讨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对象性基础 ,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与功能、进化与发展、客观性和主体性、真理性和合理性、滞后性与超前性、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 ,探讨人文社会研究中的说明与理解、认知与评价、规范转换与学科际沟通 ,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服务。由此决定新疆社会科学院的基本定位、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即:希望大家增强创新意识,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地取得新的成绩。希望大家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努力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希望大家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希望大家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希望大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这是党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于去年和今年就发展和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作了三次重要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方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坚持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等等。学习和领会江泽民总书记的三次重要讲话,对于发展和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存在着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亟须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记社会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源泉,重点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机制创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机制、优化社科资源配置等。  相似文献   

6.
侯勇 《学术探索》2003,(1):90-92
近年来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问题引起了全党上下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就要在态度上正确处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 ,思想上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行动上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既非"形式科学"亦非"思辨科学".本文从分析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入手,通过考察近代以来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离独立出来的"脱哲学化"进程,强调并阐述了"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及其方法论特点.社会科学在引入包括数学模型在内的各种形式化、定量化研究方法时,需要对"过度形式化"有所防范.社会科学研究应继续排除思辨哲学、形而上学以及观念论、独断论的影响,进一步实现"脱哲学化"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朱松峰 《天府新论》2006,3(6):24-27
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至今仍然残存着重理轻文,重自然科学而轻哲学社会科学的顽固偏见。然而,我们的三代领导人却高瞻远瞩,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都有精当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他们分析探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通  相似文献   

9.
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文化哲学是一种新型的科学哲学。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范式转变。这种范式转变包括四个方面的涵义:从知识论到文化论。科学文化哲学将彻底突破传统的科学哲学的知识论的框架,转向对科学做文化论的研究;从“小哲学”到“大哲学”。科学文化哲学将不再局限于就科学而研究科学,而主张不仅要在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来考察科学,而且更要从人(创造者)和人性的高度来研究科学;让学院哲学面向社会现实。科学文化哲学将不再满足于自我封闭的学院哲学的逻辑体系,而强调面向社会现实,以新的科学观、文化观及其教育观引领科学、文化及其教育事业,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使科学哲学中国化。科学文化哲学将不再沿袭西方科学哲学的老路,而倡导在借鉴和吸取西方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致力于走中国自己的科学哲学道路。科学文化哲学的开辟,不仅是使科学哲学中国化的一个契机,而且更是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信息时代的来临入手,分析了信息时代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挑战,最后,思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如何应对信息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了三大思想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文化。以何种方法和评价标准来整合这三大思想文化资源,成为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努力探索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正确对待三大思想文化资源的学术范式。“马学为宗、国学为根、西学为鉴”是这一学术范式本质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2.
理论自觉与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的凸显,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强音,但却因理论能力、学科壁垒、视野局限等因素的制约,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理论自觉,因此,应积极推进从学科建设为导向的研究模式向理论自觉为导向的研究模式的转变。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自觉的根由在于,中国道路或正在生成的中国模式与同样变化了的世界历史时代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新的把握与阐释。中国道路是现代中国选择并借助于马克思学说所成功开启的世界历史的新的展开方式,是一条异质于西方资本主义、物化逻辑及其民族-国家模式但又展现人类未来文明方向的新型现代化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的现代转化是本质同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从问题意识到理论自觉转化的结果。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更为复杂的时代课题,尤其需要理论自觉,并在创构与中国道路及其中国模式相匹配的实践哲学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角度对波普尔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加之梳理。认为波普尔作为逻辑基础主义者,将科学哲学思想方法向社会科学哲学作了推广。这种证伪主义的方法论与其知识观和政治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赵凌云 《河北学刊》2004,24(6):5-1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作为知识体系的西方社会科学正在出现一次全面而重大的转型 ,建基于牛顿经典科学之上的现代社会科学架构的一些基本层面都在发生重大转变。中国的社会科学在走向繁荣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和回应这种转变趋势 ,调整自己的发展基点 ,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的中国化。一方面 ,力求生产出具有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本土价值意义的学术成果 ;另一方面 ,全面参与全球化的学术生产 ,成为社会科学学术生产的大国和强国  相似文献   

15.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创新活动之中,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围绕提高理论创新能力这个目标,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进而支撑和促进理论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我们要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认真调查研究,找准制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突出问题;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保障体制;要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窦才  宗树兴  王贺兰 《河北学刊》2007,27(5):159-161
教育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当务之急,改进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三个服务",即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同时,要加强以校为本的实践教育学研究,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建设关键性一环的情况下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援 ,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也为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哲学社会科学数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有其固有的特征和界限,是一个多参数多变量的动态体系,难以用数学形式表达。我们不应该把哲学社会科学的数学化强调到一个不适当的程度,不切实际地在那些还不能应用数学的社会科学中滥用数学。数学化的过程同时又必须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应用数学自身的研究程序和论证方式的规范,这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应用,而是更深一层次上的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数学化本质上的东西,放弃艰苦的再创造而简单地追求形式化的表述,那么数学化也是没有多大方法论意义的。社会现象是极其复杂的,仅仅依靠数学方法是难以解决全部问题的,如果真有可能的话,数学化也仅仅是众多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