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2,(44):10-11
新的政经周期,中国改革向何处去?《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从产权、民权、政权三者关系的历史纵深出发,回顾、反思了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并提出下一步应重拾求真务实的改革开放精神,继续坚持双轨战略,以社会改革带动全面改革,并就党的建设、土地制度等关乎改革成败的核心问题给出具体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2.
《决策》2013,(1):28-29
入选标准:首创性: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推动力:做具有挑战性的事;责任感:做方向正确的事。许勤:没阻力不叫改革"生态书记"李军陈伟与枣庄转型曹新平:"零障碍"书记杨安文:重典治官陈德荣:搏击金融风暴黄建忠:"公推直选"试水者吴新福与官员财产公开改革书记蒋建明"行思者"邓伟根许勤:没阻力不叫改革【入选评语】许勤是深圳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拥有博士学位,还有香港高等院校学位。学者评论,他将带领深圳实现从"开明政府"到"聪明政府"的转变,使深圳更  相似文献   

3.
《决策探索》2013,(23):87-87
政府系统领导干部要成为改革的行家里手。在改革问题上,不要叶公好龙,不要箭在弦上老是不发,不要似是而非。要做改革的当事者,不做改革的旁观者;做改革的“马前卒”,不做改革的“钉子户”;做改革的行动派,不做改革的幻想家。  相似文献   

4.
政府改革是近些年被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08年中国刚经历了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现代政府体制。本文从这次大部制改革出发,阐述了它的改革过程并对以后的政府改革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李实 《决策探索》2014,(18):17-18
对于收入分配改革问题,社会一直很关注。不少人对政府寄予厚望,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关举措,以迅速提高自己的工资;如果抱有这种期待,那难免要失望,因为政府既无能力也不应该这样做。但政府确实对解决这个问题负有很大的责任,那么,政府该做什么、又可以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08,(18):7-8
在过去20年中,中国人变得更加富有,但并没变得更自由——这是一种常规看法。这种观念掩盖了一个更加复杂的现实:政治改革(尽管是渐进、不连贯的)已使中国变成了一个对普通民众更加开放的地方。中国民众越来越能够生活在自己希望生活的地方。一方面,那些想挑战一党制的人声称政府并没对持不同政见者变得更宽容。  相似文献   

7.
刘纪鹏  刘彪  胡历芳 《管理世界》2020,(1):60-68,234
2020年是实现国企与国资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开局之年,关键是要解决当前国资改革中的困惑,走出误区并探索创新模式。传统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微观问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资改革应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进行管理方案设计,这既是构建竞争中性营商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指引下国资改革引向深入的必然选择。总结国资改革30年来的困惑和误区,中国国资改革关键在于把宏观运行机制和微观运行载体实现创新性结合,构建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让国资委作为营利性国资的统一监管者,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企业的直接出资人,将国家战略运用于国有企业中,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8.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我校开展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活动。笔者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在会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的内容,联系自身工作实际,阐述了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职教改革发展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与教学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顺应改革的潮流,我们不得不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学生引进新的课程之中?几年来,我做了以下探索和努力: 一、落实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荣剑 《领导文萃》2013,(17):29-33
如何总结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并展望中国未来的社会转型,中外学人提出了不少理论、假说或分析模型。他们共同致力于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真正原因,破解中国制度安排及其变迁的真正秘密,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的回答是:"是我们称之为的‘边缘革命’,将私人企业家和市场的力量带回中  相似文献   

11.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我校开展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活动。笔者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在会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的内容,联系自身工作实际,阐述了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职教改革发展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2.
正作者:郑永年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6月客观立场、犀利观点、尖锐表述,针对中国改革中存在的每一个具体问题,给出了细致详尽的客观分析和各种可行的解决之道。该书认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改革,而是不改革。由改革所产生的风险,是可以理性地加以控制和解决,而对于不改革所产生的风险,任何人也控制不了。很显然,只要各级官员还是每天把GDP挂在嘴上,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去做体  相似文献   

13.
谭建军 《决策探索》2008,(20):42-42
当前,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正逐步转入"实施和攻坚阶段",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在向农商(合)行转轨的过程中,加强县联社和农村信用社领导班子建没尤为重要,抓住各级领导班子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实质.笔者认为,加强农村信用社领导班子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豪 《经营管理者》2009,(21):107-107
公共选择原理的三大基本视角包括:选举机制失灵视角、政府失灵视角和财政正义视角。本文按照这一原理,就现行行政审批制度进行剖析,并藉此对中国行政审批制提出改革探索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不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被认为是激进式变革,许多人从中国的成功和苏联改革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苏联如果采用中国的渐进性改革,情况会好得多。但戈尔巴乔夫本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一些俄国学者也不接受这样的看法,本人也认为不能把中国与苏联简单类  相似文献   

16.
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永远停留在空谈阶段,要想出一些有用的措施,扎扎实实的做些实际工作,推进和完善市场化改革,这才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在快速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春天,这种春天将赢得未来中国的新希望。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推出史上首块新闻评论版,开篇即聚焦改革,并推出了七篇"深化改革方法论"系列评论,这是年初"深化改革认识论"的姊妹篇,意在为新一轮改革鼓与呼,本刊将这七篇评论汇总编发如下。积极回应论:为人民而改革是改革的唯一价值在党的十八大发出深化改革宣言书、动员令之后,体大思精的"深化改革方法论",让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轮廓清晰可辨。"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习近平的坚定表达,鲜明  相似文献   

18.
11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工作。他指出,价格改革不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问题就等于没抓住。这是一项啃硬骨头的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陈剑 《决策探索》2014,(14):32-33
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对经济干预得多,做了许多不该做或者做不好的事情,许多应当做、应当管的事情又没有做好、管好,束缚了市场潜力和效率的发挥。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需要进行自我改革,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力度,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减、放、管"。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13,(4):43
《决策》:14年过去,您还会不会经常回想咸安政改的日子?宋亚平:那是忘不了的。回忆更多的是反省,为此还写了不少文字,如《咸安政改——那场轰动全国备受争议的改革自述》。反省当年对形势的判断、对改革举措从运转、推行到经过实践检验,到底有哪些经验与教训。《决策》:经验与教训有哪些?宋亚平:改革开放是发展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