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品速递     
《家庭科技》2008,(5):14-15
全自动炒菜机;神奇折衣板;太阳能充电台灯;迷你奶瓶保温器;磁控感应迷你灯……  相似文献   

2.
作者深入地研究了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三大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及客体与主体的矛盾及其在当代的表现,并指出解决这三大矛盾的关键:技术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制度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助动器;知识创新是现代杜会发展的启动机。  相似文献   

3.
无其道则无其器,据器而道存、器道相须不离的道器关系三层次,是船山在物兼道器与一体两面的前提之下的道器关系。船山实现了对传统道器关系阐释的价值开新。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诚信原则形而下的功利主义起源和形而上超功利的道德地位,并以此为基础,认为诚信 原则的法律本质在于,诚信是一项基本的法律义务-诚信是互利合作的利益调节器。诚信原则不必然包含道 德善意;同时指出,诚信原则是民法的两大根基之一。  相似文献   

5.
枝江出土西周晚期“楚季宝钟”.同辈人中最小者称季,楚季当指楚国君最小的儿子,季循的可能性最大.“乃献于公”,楚武王前,楚的国君称公;孙子称祖父为公公.此器应是熊徇尚未为国君时献于祖父熊延的.  相似文献   

6.
有别于“摹仿论”的“取象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观物取象”说,有着巫学与美学的双重来源与涵义。前者源于《周易》,专指卜筮者观天察地,制作“卦象”的过程;后者见于《左传》,特指制器者铸铜造器,设计“纹样”的过程。这两种“观物取象”由分到合的历史交融,便构成了中国艺术重“象”而非重“形”的美学特色,使中国传统的“取象说”与西方传统的“摹仿论”貌合神离,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原器     
人类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器的世界。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发明与制作了各种器,作为"形而下之物"的器受现象界的因果律与必然律的支配,此谓之器性;但另一方面,人类发明与制作器不仅仅为了满足物质性生存的需要,而且试图体现其超越动物式存活与工具式生存的超越本性,此即所谓"制器尚其象"。从这种意义上说,器其实是道的开显与解蔽方式。真正的制器过程应当"技进于道",即通过制器来实现自然的合目的性与自然律的合一以及人的自由意志与自然的客观规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罗志田 《社会科学研究》2024,(2):160-172+212
近代中国最根本的一个变化,就是王国维所说的“道出于二”。这个转变可从道器关系来考察。尽管历代主张道器不分的人都特别强调道不离器,可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形而上的道。到近代则反过来了,实际是器的胜负决定了道的优劣。道器关系的颠倒,外来冲击固然是根本性的因素,却也不无内在的发展理路。从古代侧重践履的闻道,到清代章学诚提出的道因器而显的观念,以及他反复论证的多种即器闻道的取向,在思想上成为后来变化的预备,揭示了一条认识近代道器颠覆何以发生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从人的实际生存体验出发明两间为实有,进而以人物相待共生的生机天地论证"破块启蒙,灿然皆有"的器世界。他在《周易外传》中明确提出"天下惟器"革命性观点。"器"不是僵死的自然质料,"器"总是相对于人的生存活动而言。"天下惟器"肯定的是人文世界的真实性,即是人生天地之间的生存活动。王夫之"天下惟器"的思想,自人而明两间之有、即有而言器、即器而求道,通过人的实践生存活动,不仅肯定了感性世界的真实性,更实现了人性的价值并体认了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对建立和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思考郑炜民建立和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得用工资分配的经济杠杆,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基本措施之一;它对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提高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一、建立和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器要创造的外部条件(一)进一步落实企...  相似文献   

11.
寒冷的冬季,简便实用的电热暖手器成了人们取暖的首选,尤其是柔性暖手器,最受老人欢迎.各大超市和小商品批发市场也在显眼的位置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暖手器.许多消费者视外观和颜色选购,而不知如何把握质量,更不知暖手器还有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新品速递     
《家庭科技》2007,(5):11-11
自动取杯器一次性杯子的专用取杯器,可粘在饮水机或其它方便取拿处,取杯时只需轻轻按动一下取杯器上的按钮,一个杯子就会自动落到下面的支架上。组合型取杯器一面有不干胶贴,可随意固定于墙  相似文献   

13.
《中文信息》2008,(1):127-12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坐落于南宁市民族广场东侧,创建于1934年,现有藏品五万余件,其中一级藏品一百多件,包括80万年前的手斧,新石器时代的大石铲,商代的兽面纹铜卣,汉代写有370多字的《从器志》木牍等出土文物藏品;馆藏有大量民族文物,收藏有铜鼓360多面。  相似文献   

14.
刘明武 《中州学刊》2002,(3):122-128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周易》之中,道器并列对应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道与器在元文化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道为宇宙与人生发生与演化的道理,“尚象制器”为发明创造的哲理。《周易》在理论上把“尚象制器”列为“圣人四道”之一,要求圣人必须有所发明创造;在认识评价上,“尚象制器”的功劳可以与天地日月相并列;在实际生活中,把圣人“尚象制器”的业绩看做是头等大事。但是,秦汉以后,器在理论与实际中均失去了与道相对应的同等地位,最终造成了中华民族的两种状态:一、发明创造长期领先于世界;二、被西方的发明创造所击败。  相似文献   

15.
接地电场     
本文用数学物理方法,对球形接地器和柱形接地器的电场分布做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道纯是江南人中最早的全真教徒,一生著作颇丰,在内丹鼎器论方面有独到见解.丹道鼎器论,是道教炼丹修炼,以求长生久视的基础,传统道教在具体的操作方面有诸多注述.李道纯鼎器论,特点在于以"中"为要的玄关鼎器,在历代丹家中别具一格,为此,李道纯也被后世丹家誉为"中派"祖师.  相似文献   

17.
新品速递     
正球状调料研磨器这款木球调料研磨器有类似磨盘的结构,双手握住球体并互相逆向转动,就可以碾碎花椒、辣椒皮等调料,而且颗粒均匀。透明石头浇花器这款透明石头浇水器上有软木塞子,打开可以装水。塞子附近有小孔,装满水后倒过来搁在花盆里,水就能缓慢地渗入泥土中,装一次水可以维持4天。  相似文献   

18.
新品速递     
《家庭科技》2008,(6):13-14
新型USB充电电池,新一代衣柜防霉器,豆角剥筋器,标准口径奶瓶握把,宝宝卫士多功能锁闭装置。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诗论与文论之异同──兼论北宋中叶文艺思潮的演变张智华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王安石的文学观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且大多喜欢引用王安石《上人书》中“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一段话来证明这一看法。其实,这只是王...  相似文献   

20.
田丰 《船山学刊》2019,(5):45-50
王船山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绝对客观化且没有人的理解与实践参与的物性,物性一定是在人的合用性指引中向人显现。'道'乃人应事接物之道,不能等同为'理'或自然物性。'器'是在人的世界中向人显现的物,随着人生存方式的变化,才有相应之器被纳入人的视域,由此而有当然之则与器之道。天之道必待人而成之,此之谓'尽器',人接事应物合宜,道器方能会通于至诚而极尽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