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冬季一到,天气骤然变冷,所以人的身体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是十分必要的,但进补不可以乱补,应注意避免以下问题。1、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2、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  相似文献   

2.
《人生与伴侣》2006,(10):52-52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人的身体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是十分必要的,但进补不可以乱补,应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3.
虚则补之补药并非人人可吃,无病体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倘若贸然进补,很容易导致肌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此,服用补药要注意体质。一般说,阴虚火旺的人不宜服温补药,阳虚阴盛的人不宜服养阴药。因人进补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乃至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补药。人至老年,精血亏耗,选择补药一定要对症,对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失调的人,如需进补,宜佐以陈皮、木香等品健运脾胃,少量频补,持之以恒,切忌重剂骤补。按时进补药物养生要根据四季阴阳盛衰消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因四时不同,肌体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4.
进补,人们一般习惯于冬季,即所谓“冬令进补”。那么,夏令要进补吗?实际上,夏令进补很重要。 虚则补之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用现代医学的观点解释,就是补充能量和营养物质,修复组织和增强功能。夏天,由于日长夜短,睡眠休息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天气炎热,出汗多,体力消耗比其它季节要大。而消化功能大多有所降低,进食减少,所以一般到了夏天,就出现了补充进人体的营养物质少、消耗的营养物质多的情况,许多人会显得消瘦起来,人的体质都有所下降,出现“无病三分虚”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郎仲 《社区》2008,(33):28-34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是两句在民间流传了千年的谚语。冬季由于自然界呈现阴盛阳衰,草木凋谢,万物闭藏,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人体也精所内敛,体表肌肤致密,这时进补最易吸收藏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在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三季的活动后,人的体力、肝脏功能和阴阳气血都消耗了很多,到了冬季,就特别需要休养生息,及时进补。  相似文献   

6.
饶先华 《社区》2009,(12):39-39
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冬季比较适宜进补。而新兴的基因学说则提出了“冬补不如春补”的观点。此学说认为,春补可以将细胞中的废物更换成“活力之物”,从而实现人体结构的全面更新。  相似文献   

7.
感冒的防治     
(一)“五忌”“三宜”。一忌多吃。感冒发热时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反而会使食欲减退引起消化不良,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二忌洗澡。治感冒需发汗退热, 洗澡易再次受寒加重病情,应擦干汗渍,换掉内衣裤,病愈再洗澡;三忌劳累。有些人在感冒初期常以剧烈的体育锻炼等出汗来治感冒,这只会降低抵抗力,加重病情;四忌烟酒。烟酒会刺激呼吸道的消化道粘膜,加重上呼吸道症状,而且寄生在口、咽、鼻等部位的细菌、病毒易乘虚而入,引起其它病症。五忌乱服药。治疗感冒只有辨清寒热  相似文献   

8.
<正>天气渐冷,又到了进补之时。许多中老年人偏爱中医膏方进补,认为"吃膏方总比不吃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花钱吃膏方才能少吃药"……事实真是如此吗?冬令进补可以随性而为吗?怎样进补才更有效呢?按照中医学理论的观点,每个人体内的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情况均是不同的,因而在冬令进补时,应辨明体质的寒热、虚实、气血、脏腑、阴阳,按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补。如果盲目服用补药,不但达不到调理脏腑的目的,甚至还会产生各  相似文献   

9.
姜炳炎 《社区》2014,(31):58-58
俗语说:“冬季进补,来春打虎”。冬季人体生理功能下降,适当进补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冬季该吃哪些美食来滋补身体呢?饮食界的相关人士开出了“冬季进补食疗方”。  相似文献   

10.
李江 《百姓生活》2013,(1):75-75
古代养生把冬季定为“滋补季”,认为生命滋养最重要的季节就是冬季。因为冬季能让体内储藏足够的营养,一年的健康就有了根基和保障。但是许多人在冬季的饮食、滋补上存在认识误区,有的盲目找个偏方就吃,有的听信某些节目一时冲动便吃,有的自我诊断随意吃,这些做法都有风险。有关专家表示,冬季补品不能乱吃,进补也不能“口无遮拦”。  相似文献   

11.
人参酒处方:人参30克,白酒500克。制法:人参切片浸酒中,密封浸渍7日。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0~15毫升。功效:人参有大补元气、养血生津、滋养强壮、安神益智的功效,对心神不安、健忘、失眠、多梦、惊悸、手脚冰冷等患者有疗效,久服能强身延年。体壮无虚症者忌服。服用期间忌食萝卜,忌喝茶。酒尽可再添酒200克,续服。酒服完人参可食。枸杞酒处方:枸杞子60克,白酒500克。制法:枸杞洗净拍碎阴干,放入白酒中,密封置放,经7天后即可开始饮服。早晚各服二三盅,边饮边添同类白酒至200克。饮完后,取出枸杞加白…  相似文献   

12.
晓祥 《山西老年》2011,(12):54-54
一宜保暖: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要预防寒冷侵袭。但不可过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相似文献   

13.
全国各地说话都有忌讳。 北方忌醋。因为“醋”与“错”音近。吃饭的时候,问人家“吃不吃醋”,就更是会引起误会。结果北方一些地区(如山西)便干脆管醋叫“忌讳”。粤语忌肝,因为“肝”和“干”同音,  相似文献   

14.
最好从中年开始进补如今,为了增强体质和保持身体健康,不少人开始注重进补。有人认为晚补不如早补,以致闹出了小孩长胡须的后果。医学专家提醒说,进补有年龄限制,过早进补容易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  相似文献   

15.
忌妬,一般来说,并不是一种美德。但在中国古代,“妬”这个字眼却有它特定的含义。《大戴礼·本命篇》曰:“妇有七去:……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妬,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为什么说“妬”会“乱家”?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当然,这只是在富人是如此,穷人有时是连一个妻子也养不活的),如果妻、妾  相似文献   

16.
读《汉语大词典》杂识马固钢《汉语大词典》中的“神”,除已收有“治”义外①,似亦应有相当于“乱”的义。《论语·述而》云:“子不语怪、力、乱、神。”乱,有“乱”、“治”二义②,这是公认的,训诂将它作为反训的典型。力,也有相当于“治”、“乱”的二义。其相当...  相似文献   

17.
黄存垣 《老友》2014,(12):57-57
正一到冬天,人们都关心冬季的养生和进补问题。这里,我根据冬季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谈谈冬季的养生与进补问题。一、冬季养生与进补总体要求1.辨证进补。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虚则补之,实则泄之。须在辨别各个体质的情况下,实施辨质调补。辨证用药是中医的基本原则。如气滞、血瘀、火旺、湿热等实证的人,则不宜补,否则会恋邪、闭门留寇、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7,(9):59-59
“乱七八糟”是人们用来形容杂乱无章,一片混乱的一个词语。追究这个词语的来历,与历史上的两次叛乱相联系:一次是西汉时的“七国之乱”,一次是西晋时的“八王之乱”。  相似文献   

19.
钱国宏 《社区》2011,(11):35-35
俗话说:“入门问讳”、“人国问忌”。一地有一地的风俗,一邦有一邦的禁忌,违反或触犯了禁忌,轻则会惹人不快,重则会遭到辱骂甚至鞭笞。  相似文献   

20.
冬令进补可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因此,每当冬季来临,许多身体虚弱的人,按自身状况,适当进行滋补,无可非议。但如盲目进补,应用不当,对健康但如盲目进补,应用不当,对健康反而是有害无益。冬令进补必须因症因人而异,因为补品有寒热温凉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异。进补前,必须弄清楚自身体质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脏腑虚损。如肾虚,还要分清楚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做到有的放矢。如果阳虚者进补大量滋补品,反而会“重伤其阳”,阴虚者进补大量助阳补品,反而会“耗伤其阴”。冬令进补还必须注意保护脾胃,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对进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