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四川某高校2500名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1.87%的本科学生有自杀意念,农村学生自杀意念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家庭学生;男女分布无显著差异;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组织性因子呈负相关,与矛盾性因子呈正相关。得出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显著相关,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应考虑采用家庭干预,以确保干预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学生生命智慧现状及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采用“生命智慧问卷”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97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生命智慧的整体水平较高,其中技能智慧及家庭智慧水平最高,学习智慧水平最低;2.大学生生命智慧与自杀意念之间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生命智慧的多个因素与自杀意念各因素之间的负相关显著;3.大学生生命认知智慧与生命非认知智慧是自杀意念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自杀意念之间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随机抽取河南省和福建省五所高校大三和大四学生360人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四学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大三学生(P<0.05);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398,P<0.001)、与生涯适应力呈显著负相关(r=-0.180,P<0.01),生涯适应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431,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中介作用(P<0.001)。结论: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大学毕业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可有效降低由就业压力引发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某高校1 0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只有22.9%的大学生有明确的生命意义.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为6.0%.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生命价值、生活态度及生活自主三个维度对自杀意念具有预测作用,其中,生命价值维度对自杀意念最具预测力.因此,可利用生命意义感预测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提早进行自杀预防.  相似文献   

5.
自杀意念是自杀的游离因子。自杀意念是个体的思想或意念出现了死亡、自杀和严重的自我伤害的内容,它包括对自杀行为的计划、步骤和结果的想法。自杀归因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是:有自杀意念高中生在面对正性事件时,倾向于做外部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归因;自杀意念高中生在面对负性事件时,倾向于做内部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归因。有自杀意念高中学生的归因方式是消极的;非自杀意念高中生的归因方式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在校园里招募30名大学生,组成团体。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角色扮演、心理剧等技术对团体成员进行3个月的团体辅导。实践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积极人格是可以培养的,团体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多种疗法的运用能增加团体活动的成效。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可以通过调整认知、增加积极体验、学习应对技巧等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完美主义量表、自尊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河南省7所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自尊、自我和谐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因素,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采取措施以降低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完美主义量表、自尊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河南省7所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自尊、自我和谐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因素,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采取措施以降低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杀现象有隐性和显性两种现象,影响当代大学生自杀有三大因素:学习目标过高是其自杀的重要原因;神经系统脆弱是其自杀的内在原因;消极哲学、文化的影响是其自杀的外部原因。为此,要从学习、人际关系、能力、外部环境四个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定位教育,杜绝当代大学生的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与团体训练活动代表了未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当前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受到教育工作者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探讨学生积极品质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作者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进行了三年的实证研究,分析收获了一些有意义的数据,较为科学地得出了培养积极品质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留守经历、居住地差异、性别差异、父母婚姻关系、家庭收入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和作用,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对湖南省多所高校1045名00后大学生进行自我概念发展研究。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其父母的婚姻关系、亲子沟通、外界环境等方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个案进行叙事访谈,进一步了解留守经历对个案自我成长的影响,围绕亲子关系、性别差异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叙事访谈和重构,激发个案改变自我评价,提升自我调适能力,促进更好的自我成长与蜕变。探讨留守经历、父母婚姻以及金钱对大学生的影响,确定学校、家庭与社会机构对留守群体服务的方向,运用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增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学贫困生进行16PF和MMPI调查,评价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数学这门古老而常新的科学的文化功能 ,讨论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国内19所大学5 428名大学生的大规模抽样,调查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分量表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活跃、坚韧、利他、重情4个人格因素对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比较明显;活跃、坚韧、随和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爽直、利他、重情3个因子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提示,加强人格品质的培养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应通过课堂教学、团体训练、个别辅导、课外宣传等多种手段,构建全方位的积极人格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理工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防御方式问卷(DSQ)等方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其防御机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层抽样对190名大学生进行饮酒行为、人格特质和心理控制源的测查。结果表明,饮酒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74%的被调查者偶尔或者经常饮酒。大学生饮酒伴随着性别差异,男生饮酒率显著超过女生,但未出现多数研究提到的年级升高效应。经常饮酒的大学生有高精神质(P)得分,而不饮酒学生掩饰性(L)更高。大学生是否饮酒与心理控制源并无显著相关,但是,相当程度酒依赖的大学生内控性低于无酒依赖和低酒依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18.
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探讨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与抑郁焦虑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同伴欺负状况、抑郁焦虑上无显著性差异;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情况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更易卷入同伴欺负,初一年级学生较初二初三的学生更易卷入同伴欺负中;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与抑郁焦虑相关显著,同伴欺负程度越高,抑郁焦虑水平越高;抑郁焦虑对同伴欺负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起正向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5所高校的1 35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愉悦情绪、奋进情绪与成就情绪三种。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表现各异。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愉悦情绪和奋进情绪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其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公益事业和日常生活两种类型。建议从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未实施阶段和实施阶段入手,相互联系与配合,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共同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试谈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时代的需要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遵循大学生成长的规律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培养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