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8年9月12日至15日,CATO学会和复旦大学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前景与问题”学术讨论会。美方参加会议的除CATO学会的学者外,还有“货币主义”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米德尔·弗里德曼;美国美中关系学会主席戴维·兰普顿;美国著名作家、《富裕与贫困》的作者乔治·吉尔德;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政策科学研究员、《谁掌管美国》的作者托马斯·R·戴伊等二十多人。中方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政府机关和工商企业代表等四十多人。  相似文献   

2.
杨凤春 《南都学坛》2006,26(4):109-114
政治中间层是政治领域中介于一定的政治层级之间的中间层次,是政治学意义上的话题。政治中间层的概念完全不同于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中介组织、中间团体,以及经济生活中中产阶级之类的概念。政治中间层问题在政治思想史中受到过不少思想家和学者的注意。政治思想家和学者所讨论的中间层基本结构至今仍然具有相当的适用性。中国政治中的政治中间层是中国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因素,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和决定了中国政治的性质和特点。研究中国政治中的政治中间层不仅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解释目前中国政治的一系列关系和现象,如中央与地方关系、干部制度以及腐败问题等,也能够为观察和预测中国政治的未来走向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学界相关研究以中国主位视角为主,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客位视角出发的研究较为有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参与程度差别明显,其影响因素与复杂机制有待深入分析。本文引入政府决策的多源流理论框架,将沿线国家的政策参与视为一个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决策过程,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个角度选取了经济差距、国家治理能力、学者发声、主流媒体报道倾向和政治体制相似度等五种因素作为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政策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因素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都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参与度产生影响,但是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足以解释高政策参与的结果,有学者发声支持与不同因素组合所形成的三条路径能够解释近一半的高参与度案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沿线国家高参与度的三种解释路径的类型:不利条件下的学者发声、中性条件下的学者发声和有利条件下的学者发声。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量化模型方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偏重定性方法、数量分析和定量研究缺失的问题,引入运筹学中的量化模型决策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过程中备选方案的评估和预测进行了方法、程序的开创性探讨,以示例分析展示了其方法的基本功能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主义在政治科学研究领域大有成为主流分析范式的趋势。但自从西方政治科学研究者将其纳入政治分析视野以来,内部流派纷呈,理论阐释与概念界定一直不能殊途同归。国内的研究者们在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的译介过程中,一直跃跃欲试,大有和国外政治学者共谋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加以整合之势。文章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国政治制度问题的学者提供一些思索与启迪。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决策研究开始起步以来,中国学者在该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学者们主要在分析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内外因素,构建外交决策的模式和理论探索,深化中国外交动机及危机决策的研究,以及注重微观实证和个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陈丽媛  史志钦 《国际论坛》2011,(3):41-47,80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世贸成员,欧盟对华贸易救济问题成为中国与欧盟贸易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关于此问题的原因,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但其中多数解释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中国与欧盟贸易问题上,欧洲利益集团是影响欧盟对华贸易救济决策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介绍欧盟贸易救济决策体系的基础上,讨论了欧洲利益集团的不同类型及其对欧盟对华贸易救济决策的影响力。最后,从欧盟和成员国两个层次详细分析了欧洲利益集团对欧盟对华贸易救济决策发挥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关系开始在经济领域中出现,并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学者对委托代理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在政治过程中同样也存在委托代理,并由此形成了政治委托代理理论.这一理论揭开了政治运作过程的神秘面纱,对于我们探讨政治过程中的问题带来很大帮助,并对我们在政治过程中实际运用这一理论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纠葛,使国内学者对"自由主义"及其文学派别的定位和评价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本位"向"文学本体"的回归过程。对"自由主义"概念的认知偏差和多元阐释塑成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多重面孔,使之成为一种颇耐人寻味的研究现象。文章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发端、命名及其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关系、"文学自由论"产生的根源和流变过程,以及当下研究中"泛自由主义"的过度阐释倾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究和方法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政治体制开始向科学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程度逐渐加大,但不可否认,中国公民在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障碍,本文就克服这些障碍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国家之梦,即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民族之梦,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是人民之梦,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一定包含着美丽中国这个向度,美丽中国一定会成为中国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昭示着党的执政思想、执政理念、治国方式、政绩评价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人类文明有两个简明的哲学基础。一个是人类中心论,另一个是自然中心论。环境哲学是人类文明的哲学基础和道德前提,人类文明的高级阶段是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旨归和最终境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吃、穿、住、行等行为活动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根据1985—2007年的数据对东北三省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支出和进出口等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构建计量模型。目的是分析各种因素对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第三产业对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导致投资需求扩张,也导致经济增长的波动;外商直接投资对东北三省经济增长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保障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其中的同时,要加紧制定和采用有效的经济安全保障战略,其中包括经济增长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保护民族工业并适时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与优化,建立有效的金融防范机制,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经贸合作等,以趋利避害,谋取国家和民族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馆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展馆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划和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军事伦理学为指导,依据古今历史信息共振原则,对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这一优秀军事道德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研究.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其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的基本伦理精神就是军事奉献精神,并形成了以此精神为核心的一系列主体伦理意识尚武、精武精神,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坚贞崇高的军人气节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及较完备的武德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媒体的"中国英语"现象,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及思维方式在英语使用中的客观反映,同时也是中国传媒在其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之下的一种主动的话语选择。借助媒体巨大的影响力,"中国英语"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示并传播着中国的语言文化形态,并对英语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能力、开放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明显低于东部,西部地区能力结构均衡性明显弱于东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FDI聚集弱,制度供给不均衡,地方政府过度竞争,政府的科技投入、教育资源供给是西部能力弱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力建设是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西部的能力建设重点是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增加西部制度供给、加大西部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18.
华北事变后,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对中国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各股政治势力纷纷调整政策,两大政治集团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开始捐弃前嫌,一改敌视的态度,寻求对话与合作,使抗日救亡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进程,其间中德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辛亥革命大大冲击了德国的侵华权益,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德关系走向稳定与互利,而辛亥革命的基本精神又促使中德关系最终走向平等.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特别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不少论者在论述时往往两者不分或相互取代。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或区别也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