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发展,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治理领域中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以国际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从相关非国家行为体的概念和发展入手,分析当代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进程权力变化的现象。其次以全球气候治理为例,指出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其中权力的有效性体现在意识宣传、信息提供、行动监督这三个方面。最后探析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进程中的权力获取的主要途径,总结出议程设置权力的引导和规则规范权力的引导这两种不同的权力获取渠道。笔者认为,在全球治理领域,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权力和合法性都在不断上升,虽然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行为体还是国家,但是以国际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体正深刻地影响着这一进程,这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非国家行为体在健康权的实现上理应承担义务,该义务的承担应以基本权的客观价值秩序和第三者效力理论为基础,且应以国际法、宪法、普通法和司法判例上的法律为依据.国家始终是保障健康权的基础和首要的主体,其义务中包括对非国家行为体履行健康权义务的监管.国家是实现人权义务的基本主体,国家负有对非国家行为体履行健康权义务的监管之责.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中以下四种不同的行为体观进行了分析:现实主义的行为体观,即“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从属于国家行为体”;新自由主义的行为体观,即“国家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行为体,其他非国家行为体也发挥作用”;建构主义的行为体观,即“国家是主要行为体,但由文化建构”;“否定主权国家行为体,推崇非国家行为体”的极端的行为体观。笔者认为,对行为体观的多种理论范式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家间战争动力已显著减弱,安全相互依赖及合作日益加强,因而协调与合作正代替冲突成为大国关系的主旋律。在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功能相对下降的同时,全球化还推动了非国家行为体的发展,基于原来模式解读国际关系已越来越力不从心。多样化、多元化、复杂化跨层次安全的挑战和不安全主体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安全概念的扩大和内涵的深化,以及国际安全研究重心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问题因素研究是研究国际合作的一个新的视角,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博弈论角度建立模型,二是按照问题的特征划分问题的解决难易程度。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理论分析有余而经验实用不足。加深对国家利益内涵和国家偏好的认识和重视非国家行为体对于国际合作与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论合作机制影响当代国际环境的制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 ,行为体的行为规范对于国际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量的政治、经济交往、行为体之间的利益平衡都是通过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实现的。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领域普遍重视的合作机制 (regime)就是建立这种稳定结构的产物 ,维持稳定结构的关键是机制的有效性 ,它是检验合作机制规则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历经波折,由于双方从根本上缺乏战略互信,导致分歧不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许多领域仍仅仅停留在意向层面,难以落实。双方应理解并尊重存在的分歧,积极保护知识产权,拓展合作渠道,对技术研发合作予以政策优惠,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并努力探索融资渠道的创新。归根结底,双方都应承担起负责任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切实履行节能减排义务。  相似文献   

8.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在后巴黎时代气候合作治理中演变的内在逻辑是合作主体向多元化拓展、合作依据向以碳排放量这一客观标准转换、合作模式向“自下而上”模式转变、合作利益立场向碳排放大国与碳排放小国方向分化重组。中国需谨慎对待这种演变趋势及后巴黎时代气候合作治理的领导权,在为国内气候治理提供法律支撑的同时,引领气候治理模式向“自上而下”适度回归,拓宽非国家行为体气候治理渠道,合理运作南南气候合作基金,在对自身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承担国际气候责任,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自国际气候谈判伊始,气候问题就开始进入美欧跨大西洋关系框架,并逐步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议题。当前,美欧在气候问题上合作意愿强烈、互动频繁,并在机制建构和具体政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战略认知、应对举措及价值取向的相似性为双方合作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重塑美欧领导地位、掌握国际碳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及占据未来低碳经济发展制高点是双方合作的国际战略动因。当然,双方在一些议题上的分歧也影响了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美欧跨大西洋气候合作无疑带有应对中国“战略挑战”的深刻意蕴,必将对中国的气候政策和发展空间以及气候外交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中国要充分认识和利用美欧在气候政策上的差异与分歧,分别处理好与双方的合作与博弈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碳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增强在国际碳市场的话语权;拓宽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低碳技术创新,加强国家绿色战略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国际教育合作机制是国家之间在特定教育领域以一定合作预期为核心,为促使合作行为规范化和确保合作结果而作出的一系列具有控制性的安排,包括合作的原则、规范和程序等。预期依存性,是合作机制发生的主要动因;互动互控性,是合作机制作用的主要对象;规程性,是合作机制建构的基本形态。国际教育合作机制具有提供对称信息、推动行为体共同作为、影响合作效益增长的互知、互为、互惠等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涉及面广,影响大,如何制定一部适应紧迫形势需要,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气候变化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气候变化国际立法经历了20多年发展,适应了以法律形式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形成了先易后难循序推进、环境发展统筹兼顾和价值认同与技术应对有效衔接等特点.我国应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吸收国际立法的先进经验,包含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制度,结合我国国情,采用引导性的专门法加强制性的行政条例的模式推进气候变化立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有关气候变化的认知逐渐成为一个科学问题。由于为了延缓气候变暖必须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排放权的分配便成为一个事关各国(国家集团)切身利益的政治问题,各国因此展开了艰难的博弈和谈判,气候政治登上了国际舞台。在后哥本哈根时代,美国的气候政策发生了比较积极的变化,中国等发展中大国加大了自主减排行动,人们不得不接受只能在现有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最大限度地谋求气候合作的愿景。作为最大的排放国,中国的经济转型、科技创新与对外权益诉求的政治智慧更加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法当中被广泛使用,但是缺乏准确定义,其内涵也不明确。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应当包括气候正义、环境与发展一体化等内涵。这些内涵在今后被确立可以帮助气候变化国际法完善对发展的认识,加深对正义的了解,促进气候变化国际法更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主权国家一直以来都是气候治理的主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政府间谈判是气候治理的主要机制。然而,在超主权力量缺位的客观现实中,这种国家中心主义的制度安排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与气候治理议题的多样化,各非主权利益攸关方日益崭露头角,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商业行为体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的重要力量。本文聚焦气候治理中商业行为体的政治影响力,首先详述商业行为体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再以多维权力观为基本分析框架,结合实践,探究商业行为体如何利用自身掌握的不同权力资源——工具性权力、结构性权力、话语性权力——参与和影响气候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15.
欧盟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积极参与者,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问题。《里斯本条约》的生效有利于原有问题的解决,表现在欧盟正式取得了法律人格以欧盟名义缔结条约,提升了气候变化政策在欧盟内部的一体化程度,组织机构上也有利于欧盟更好地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  相似文献   

16.
从科学到政治: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建英 《国际论坛》2012,(6):7-13,77
作为一种典型的全球公共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经历了一个从科学到政治的政治化进程。其初期表现为一系列国际气候会议的频繁召开,后期表现为气候问题进入了"安全化"动议。国际社会对诸如气候变化之类的全球公共问题的政治化操作会产生正反两种效果:正面的政治化有利于该问题获得所需的政治支持;反面的政治化由于在成员国间引起政治争议而内耗了所需的公共资源。因此,应该以一种辩证的观点看待全球公共问题治理进程中的政治化现象。未来的全球气候治理应当凝聚更多的政治共识和行动,而不是一味地相互指责、推卸责任。  相似文献   

17.
从本源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相互依托、互相促进.在晚近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建构主义理论与国际法学研究形成了有机互动.一方面,在建构主义的理论建构中,来自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给予了重要启发;另一方面,立足于反思主义认识论的建构主义理论思路,又从本体论与方法论等方面为国际法研究打开了一条全新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18.
选取欧盟实施2008第101号指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因分析、目的分析、合法性分析的方法,对欧盟充任\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在最近几年逐渐成为显学,各种学科的加入使得气候变化的研究变得异常活跃。然而在众多学科中,社会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却始终徘徊门外,特别是中国社会学更难作为研究气候变化的生力军。本文从社会学自身发展的角度解释了社会学缺席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原因。并且就气候变化自身的性质分析之后,对社会学介入气候变化研究的可能性做一个客观性的推论。接下来对气候变化之下的社会学需要考虑的一些议题进行讨论。最后,本文强调社会学介入气候变化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社会学家观念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