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电影艺术初创期上海影像美学内涵视听化为上海的政治影像、都市形象、女性形象等,都充分体现出上海影像与海派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变迁,不断实现着有机的审美“耦合”。中国电影初创期上海影像的政治影像美学内涵萌芽视听实现为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地和中国近代民族独立思想策源地。其近代都市形象美学内涵视听实现为上海影像中“罪恶”之都的符号化表达——帮会和现代都市景观显现。其女性形象美学内涵视听实现为电影中的都市娼妓和都市新女性。  相似文献   

2.
张立群 《南都学坛》2009,29(2):58-62
"后现代性"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品格,曾深刻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艺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既包括对大陆电影传统思维、价值观念的颠覆和商业化运作过程中美学深度的消解,同样也包括香港周星驰"无厘头"影片的改写、仿拟和王家卫"风格化"电影的空间化、碎片式的结构,以及世纪初中国电影从形式主义到技术至上的转变,形成"主体的消失"和虚拟镜像。上述几个方面不但包括了中国后现代电影演进的阶段性,同时,还从整体上反映了中国电影后现代性的种种艺术构成。  相似文献   

3.
以第一届(1994年)至第十二届(2007年)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最佳女主角的影片为研究样本,采取定量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中女性形象和女性话语的存在状态和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陈凯歌在其作品中展现了丰富多变的女性形象,描绘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体发展脉络。陈凯歌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展示了争取自由的女性形象,呼应的是"五四"传统。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女性的崛起,女性主义批判让寄生在传统价值观中的父权土崩瓦解。但旧文化下的性别秩序内核——父权又迅速与民族主义、资本主义结合,在新的环境下将女性询唤为为其服务的"主体",消解了女性一度争取的自由空间,带来了女性发展的新困境。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以降,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运渐恶化。然而,20世纪30年代,“中国形象”却产生了重大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小说作品《大地》及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分析电影《大地》中所体现的正面为主的“中国形象”,以及这一积极形象背后的历史、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6.
孙立平 朱光磊 石小敏等在《南方周末》2 0 0 3年 1月 1日的发表一组文章 ,专门研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孙立平撰文认为 ,自 90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可以看作是 80年代的延续 ,而另外的一些则意味着重要的转折。正是这些变化使得 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与 80年代非常不同的社会。自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新的趋势和提出的新的问题 ,有许多并不是暂时的、边缘性的 ,其中的许多因素会对我们这个社会的长远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甚至其中的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第一届(1994年)至第十二届(2007年)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最佳女主角”的影片为研究样本,采取定量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中女性形象和女性话语的存在状态和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1990年代初以来,借鉴法国电影,创造了一批"双生花"题材的艺术电影,《七月与安生》可以被看作是最新的一部这样的类型片,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变异。一般认为这是一对自小"青梅竹马"的女孩在与一个男人的交往中所经历的成长史。然而,在对影片的情节与人物塑造结合社会现实这个"潜文本"的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它并非表面上的弘扬女性情谊与主体性的"女性电影",而是一部实质反女性主义的、被男性沙文主义立场所渗透的影片;它实质上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三个阶层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它表面上的中产阶级视角实际上也被资本逻辑所劫持。但由于它对中国社会的阶层关系没有清醒认识,因此对于"第三个阶层"缺乏清晰的表征。对影片叙述策略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电影中的"文化与社会"的政治性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农阶层是中国农村社会中的治理主体阶层,中农阶层成为维系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阶层力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农阶层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结构性位置与农村社会阶层的深层结构有关,农村社会阶层关系的区隔化使得数量庞大的中产阶层不仅无法在村庄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中间价值",反而被吸纳进由富人治村与派性格局所形塑的治理结构之中。在富人治村不可逆的结构性背景下,国家的农村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到村庄社会的阶层结构现状,加大对合适的阶层特别是农村中产阶层的扶植力度,以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建设具有可供倚靠的治理主体阶层。  相似文献   

10.
按照现实主义精神的标准来衡量百年中国电影,无一例外都是深刻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的电影。而百年中国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轮回:从自我走向社会,又从社会走向自我。百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人物谱系经历了四个年代,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时,如果按照代际标准来划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感和独特性,为中国电影的人物长廊奉献了很多经典形象。  相似文献   

11.
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我国学界有明显的不同认识,且见仁见智.对此,笔者认为,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客观存在,而且是从中国自身都市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具有中国特定的文化符号,其存在的社会因素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前期,国人新疆游记更多接续了清中叶以来西北舆地学的写作旧例,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下开始侧重于呈现新疆作为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的自然形象;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初立和西北科学考察的展开,在内地赴疆考察者笔下开始出现新疆作为文物宝库的文化形象;20世纪30年代前期,边疆危机和救亡运动促成了中国现代边疆学的兴起,新疆形象更多地体现为关乎国家安危的战略要地和资源大省形象。  相似文献   

13.
香港“黑道”电影是香港电影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作为商业类型电影而存在的香港“黑道”电影,在更大的意义上,并不是社会现实的简单反映,而是艺术家们对自己的社会理念和想像所进行的隐喻性表达。从20世纪80年代的“英雄片”,到90年代的“卧底片”,再到新世纪初的“交叉卧底片”——《无间道》系列以及更晚近的《黑社会》系列,香港“黑道”电影完成了由“盗亦有盗”到“春秋无义战”的基本转型,并经由传统中的“情义”到现实中的“利益”追求,诉说着“香港人”的身份认同与困惑。但不可否认的是,香港“黑道”电影与现实社会之间在某种意义上的同构关系,为香港“黑道”电影的阐释与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及现实思考的深度。在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香港电影中的“黑道”,其实并不是以一种完全负面意义的形象出现在香港类型电影中的。1980年代的“英雄片”作为最早得以表现黑道生活的现代电影类型而广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成功地将古装武侠片里的“侠义”精神巧妙地移植到对黑道生活的想像性表述之中。在中国传统的武侠文化中,“侠以武犯禁”包含着复杂的价值建构机制。江湖道义、社会准则和法制伦理构成的复杂的认同与反叛的交织,形成弥补官方价值体系缺陷的一种另类价值认同体制,与官方伦理共同参与了中国人价值体系的建构。当然,这一经典类型呈现的比较外在的价值取向在今天的香港“黑道”电影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盗亦有道”的独特价值认同方式和“正义战胜邪恶”的简单区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已经被没有明显价值判断的“春秋无义战”所代替。但我们当然不能愚蠢地把它看作是简单的“礼崩乐坏”,而应当向更深刻的人性思考寻求答案。无论人们是否清醒地意识到,这类影片在香港已经开始走出回归后经济文化的低谷,在港片越来越以大陆市场作为预期目标的今天,其出现决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电影的海洋书写就迎来了突破。这一突破不仅影响了现代电影的创作与生产,也体现了当时电影界进步的美学观念。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电影的海洋书写集中地体现在海洋意象、海洋电影音乐以及海洋叙事风格三方面。海洋意象融入了女性形象的内在情感中,参与了女性形象的建构。海洋音乐对电影叙事的多重表达,突出地体现在《渔光曲》中,通过电影声画的同步结合,形成了作为海洋电影的独特审美特征与艺术特性。在叙事风格层面,海洋电影也从20世纪20年代的浪漫主义,向30年代与社会、时代紧密结合的现实主义风格转化。  相似文献   

15.
新女性是一个时代的杰出女性,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杰出女性。新女性形象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作为时代镜子的电影,在反映时代变迁的同时,也真实地再现了新女性形象的变化,而且更集中、更典型。所以在本文中,我们拟从电影这面镜子来透视新女性形象的变化。 一 中国电影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女性银幕形象。其中就有不少是从现实中发掘出来的、显示出社会未来发展趋向的、凝聚了电影编导和广大观众的审美理想的新女性形象。从《新女性》(1935)到《新潮姑娘》(1992),中国电影编导们相当自觉地、有意识地创造出了众多的新女性形象,以昭示未来女性的发展成长道路。 中国电影史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即:萌芽期(1896—1921);发展期(1921—1933);成长期(1933—1949);成熟期(1949—1979);完善期和呈现多元格局期<1979至今)。这五个时期大体上是与社会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但又因电影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而与社会的发展时期略有差异。除萌芽期外,在每一个时期,中国电影都奉献出了代表各个时期思想水准和审美理想的“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市日益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文景观,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生长点,一种深刻影响甚至改变着当今社会生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都市文化正在勃然兴起.与此同时,以都市生活为题材、表现都市人生存体验和精神追求的文学作品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时代,都市研究已发展为一个世界学界的热潮,很多综合性的学科都汇集到都市研究上,如空间研究,感知研究,城市设计,街景研究,广告创意……中国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都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由都市产生的问题也在方方面面呈现出来。而最能代表中国都市在全球化/消费社会浪潮中的新景观的,就是步行街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出现。步行街的内涵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它体现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它怎样地建构了中国都市的新情调和怎样地不知不觉培养了中国人对于都市的新感受,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这里我们选取了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和俄罗斯莫斯科阿尔巴特街作为读解对象,同时选一篇对长安街的分析作为一个解读对照。以期对推进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市中步行街的审美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如各色各样的华人形象、中国功夫、中国的风土人情,等等。好莱坞将中国文化元素"拿来"有拼贴、移植和融合三个层次,建构的也是"美国式的中国文化形象",即"美国式的中国人物形象"和"美国式的中国国家形象"。好莱坞之所以将中国文化元素"拿来",主要基于中国崛起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占据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以及中国有着丰富的故事题材等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时代,都市研究已发展为一个世界学界的热潮,很多综合性的学科都汇集到都市研究上,如空间研究,感知研究,城市设计,街景研究,广告创意……中国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都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由都市产生的问题也在方方面面呈现出来。而最能代表中国都市在全球化/消费社会浪潮中的新景观的,就是步行街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出现。步行街的内涵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它体现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它怎样地建构了中国都市的新情调和怎样地不知不觉培养了中国人对于都市的新感受,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这里我们选取了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和俄罗斯莫斯科阿尔巴特街作为读解对象,同时选一篇对长安街的分析作为一个解读对照。以期对推进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市中步行街的审美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时代,都市研究已发展为一个世界学界的热潮,很多综合性的学科都汇集到都市研究上,如空间研究,感知研究,城市设计,街景研究,广告创意……中国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都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由都市产生的问题也在方方面面呈现出来。而最能代表中国都市在全球化/消费社会浪潮中的新景观的,就是步行街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出现。步行街的内涵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它体现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它怎样地建构了中国都市的新情调和怎样地不知不觉培养了中国人对于都市的新感受,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这里我们选取了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和俄罗斯莫斯科阿尔巴特街作为读解对象,同时选一篇对长安街的分析作为一个解读对照。以期对推进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市中步行街的审美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