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画水墨语言极为丰富 ,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外化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语言反映在传统的水墨山水画中 ,则深化为“言”“象”“意”的高度统一。“言”为山水画的笔墨形式 ;“象”是通过笔墨所再现的物象 ;“意”则是山水画表现的意境。三者层层递进又融贯相通。对于三者关系的把握 ,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新疆山水画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老一辈画家对新疆山水画的开拓,使得用传统笔墨描绘新疆独特的地域山水成为可能。但要创造高品位的新疆山水画,仅凭写生和挖掘地貌资源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新疆的山水画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格,只有深刻探究传统和地域文化,深入体验民族生活,才能在新疆山水画的写生和创作中不断提升审美情操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3.
潘高鹏山水画,既不是用水墨直接呈现视觉所见的写生性山水,也不是完全脱离对象纯以传统笔墨表现审美经验的笔墨性山水,而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切入点,注重的是感受真实性的表达。他画面中对于整体幽深气象与玄秘意味的境界追求,让我们看到的是画家对于意象观照自然与表现主观心性,这一中国画文化精神的理解与把握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4.
王学仲的山水画作品将写生引入对传统山水画的改良中,把大自然的复杂性、丰富性、天然性融入自己的画面,以此来继承"师造化"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以写生为手段与自然景物沟通并以笔墨的形式传达山水画的气韵与意趣,从"目识手记"的写实写生逐渐转变为"目识心记"写意写生,并从中发掘新的图式和笔墨技法。王学仲将写生引入对传统山水画的改良中,把大自然的复杂性、丰富性、天然性融入自己的画面,以此来继承"师造化"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以写生为手段与自然景物沟通并以笔墨的形式传达山水画的气韵与意趣,从"目识手记"的写实写生逐渐转变为"目识心记"写意写生,并从中发掘新的图式和笔墨技法。同时在艺术思想上,王学仲提出"艺必己出"为传统文人画转向现代文人画的基础,"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为其所追求的现代文人画终极艺术理想,他在现代文人山水画领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创新,最终形成了"重、拙、奇、旷"的艺术风格,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重、拙、奇、旷"是王学仲在脱离传统并逐步形成个人风格后美术界对其艺术特征的总结,并且这也是王学仲由技法方面反映其个人所追求的写意山水的一种表现。那么,"重、拙、奇、旷"四种特征的指向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墨色之"重"、笔法之"拙"、构图之"奇"以及气势之"旷"。  相似文献   

5.
笔与墨是中国水墨人物画最主要的表现手段。笔墨既可造型,又可进行主观的意象传达。在水墨人物画写生中锤炼符合自己心性的笔墨,对于传达笔墨意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提升对笔墨造型的理解,拓展笔墨表达方式,使笔墨与文化相容,笔墨与生活相汇,通过笔墨同造型的有机组织,在形式上寻找独特的笔墨意味。  相似文献   

6.
写生对学习中国山水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传统写生方法到现代写生方法,山水写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山水写生包括对景写生和对景创作由低到高的两个阶段。现代山水写生方法与传统的“目识心记,勾其大要”的写生有了明显的区别,它吸收了西方的造型技巧,能准确反映客观形象,同时又进一步继承发展了传统的笔墨表现方法,使写生作品更具生动性、真实感、和时代感,促进了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析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审美及创构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绘画在美学上有它的独特性。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语言,从立意、为象、到格局长期探索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逐步丰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它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意境美,彰显了中国文化鲜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画境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的追求,并提出了形式美的法则。本文从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及美感形式中探寻古人的美学思想、创作方法、审美意象、审美情趣,试析意境审美的创构理念,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前人的审美思想及高深的境界,传承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 ,必须在懂得古人之理法的同时 ,还应懂得自然之理法。在山水画教学中 ,掌握古人之理法要经由临摹的途径 ,而掌握自然之理法要通过写生的途径。临摹和写生既是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也是一位山水画家培养艺术创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9.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山水画由传统走向现代。现代很多画家都选择了写生这条路来探索山水画的现代表现语言。经过了长期的写生实践,画家从题材、和笔墨语言等方面对现代山水画表现语言进行探索,表现语言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山水画发展呈现出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学习中国山水画,必须在学习古人理法技巧的同时,去自然山水之中写生和感悟。在高等院校的山水画写生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临摹写生范图和到自然山水中实地写生的途径逐渐感悟并掌握自然写生之理法。临摹和写生是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山水画家艺术创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中国山水画,必须在学习古人理法技巧的同时,去自然山水之中写生和感悟。在高等院校的山水画写生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临摹写生范图和到自然山水中实地写生的途径逐渐感悟并掌握自然写生之理法。临摹和写生是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山水画家艺术创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学习中国山水画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师造化”的必要性;运用中国绘画的美学观,总结了山水画写生对自然界如何进行观察和运用笔墨表现的一系列方法;总结出山水画写生既是一个磨炼基本功的过程,又是一个从客观到主观,内向与外向合一的创作过程。同时,对山水画写生教学中如何指导以及示范作画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飘雪  锥光图 《北京纪事》2014,(3):104-105
他的写意风格,既有传统的笔精墨妙、风雅蕴藉,更体现出了一种开拓性的现代审美精神。其作品在意境、气势、神韵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种难得的精神高度。他在笔墨实验和意境营造上的成功,来自他能在遍学古人传统之后勤奋努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师美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山水画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表现意识、创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多元化的教学格局下,山水画课堂教学要重视对传统艺术的深入研究,采取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途径,继承传统,同时也要加强写生与创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动画技术相结合的颇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动画片种.它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题材、笔墨节奏、审美空间意识引入到动画制作中,呈现"动画化"的水墨艺术.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水墨画所表现的节奏化自然、"阴阳"、"有无"的空间意识,再从属于电影范畴的水墨动画片的视听语言角度来阐述水墨艺术仅仅"动起来"还不够,还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动画化",才能表现出比传统水墨画更有意蕴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小说在审美传承、审美倾向和审美表述上,具有强烈的中国传统绘画意味。他常以宋元绘画的取景框来摄取现世人文景观,用中国山水画的远视方式来审视所感的自然山水。他不仅嗜好以青绿色彩精心营造小说意境,而且善于以水墨写意传人物之神、造山水之景,更擅长于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手法来经营小说结构,从而确立了中国现代小说新的样式——“组画式”小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墨画的灵魂就是其意境,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对水墨意境中所蕴涵的"香"、"幽"、"气"等三味感悟,可以理解中国水墨画创作和欣赏中对意境美追求的最高境界,可以加深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水墨画的审美认识。  相似文献   

18.
作品欣赏     
马涛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26(2):F0002-F0002
学习写意人物画,必须从人物写生开始。提高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能力和水墨表现技巧,是写意人物画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水墨人物写生是写意人物画表现的一种方法,完美的水墨写生画稿,就是一幅写意人物的佳作。水墨人物写生虽没有大幅写意人物画所表现的人物多、容量大,但它更贴近生活,人物更富有生活气息,在人物的造型和笔墨表现上也更随意和生动。  相似文献   

19.
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符号学视角思考苏州园林中的意境主题.以“意”的能指与所指为切入点,讨论苏州园林和中国山水画之间的内在审美关系,探讨山水画中“留白”和“三远”在苏州园林中的语言结构意义,并通过对苏州园林中生成“境”的造园符号之间因借关系的具体分析,指出了传统园林审美意境产生的深层结构成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中国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在深受“变革”思潮及西画介入的影响下,各有其发展演变的审美取向。人物画中素描加水墨的中西融合开变革中国画之先河;山水画以传统笔墨的经验性和现代造型系统的视觉特征,共同营造了其笔情墨趣和表现空间;花鸟画通过一系列变革,也达到了其明清之后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