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生活质量是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提高生活质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未来30年,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将是中国社会的重要发展主题。本文旨在通过厘清生活质量现代化的概念内涵,梳理世界生活质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总结世界生活质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建设高质量生活的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一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生活。自由时间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以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的合理利用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及时行乐、消费崇拜、纯粹消遣等滥用自由时间的行为将严重阻碍美好生活的实现。自由时间的合理利用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在美好生活建设中,人们应该自觉践行自强不息、崇德向善和乐于奉献等价值观,充分利用自由时间提高主体素质、探索生活意义和共建共治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理念.分析了美好生活的内容,提出了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提出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获得感"是当前民众客观需求满足与社会公平公正发展的直接反映,与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追求和满足紧密相关.本研究基于民众对获得感和美好生活需要概念的社会心理表征,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媒云图数据中心美好生活状况调查(Better Life Survey 2019)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通过考察民众当前美好生活需要及其各维度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探讨了多维度获得感测量指标对三种不同维度的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民众美好生活需要总体水平较高,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观社会阶层的解释力相对较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获得感不同维度与美好生活需要关系紧密,但各维度相关指标的具体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获得环境"中的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以及"获得共享"中的赞美贡献者,与美好生活需要国家社会维度的关联更为紧密;"获得内容"中的身体健康和"获得环境"中的社会安全,对美好生活需要家庭关系维度有更显著影响;"获得内容"中的升职加薪和"获得体验"中的过得舒适,则对美好生活需要个人物质维度有更显著影响.明确不同层面获得感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影响,可以为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以促进社会改革发展、保障民众生活质量提供有效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5.
社会现代化对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佳川  史湘平 《云梦学刊》2008,29(4):126-127
研究现代化对青少年健康生活质量、文化生活质量和学习生活质量等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积极应对的措施.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生活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民美好生活的生成与发展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美好生活与城市形态、发展方式密切相关。新时代能充分容纳美好生活要素的公园城市是绿色治理的现实目标。打造绿色空间、完善绿色政策、推进绿色“微”治理、培育绿色文化、科学测评生活质量、形塑绿色人生等,是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以公园城市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绿色路径。  相似文献   

7.
美好生活,既是人民群众的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重要责任,对于美好生活的研究,不仅应从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的客观方面进行研究,也应该从哲学反思、心理分析的视角研究主体性要素和实现途径。美好生活包括客观性和主观性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追求、实现美好生活,提高幸福指数,固然离不开好的物质、政治、社会、生态等外在条件,但也更加离不开主体性条件从根本上塑造、引领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这种主体要素和实现途径在我们看来就是:同心同德与心安情乐。  相似文献   

8.
道德伦理是美好生活之价值生态的重要元素.美好生活意味着人们对生活中共同价值的共通理解,既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展示自由个性即全面发展的生活,也是遵守道德顺应伦理的生活.道德伦理是人们在生活中因道德而结成的一种正式伦理,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伦理价值形态,以人们生活中的正当利益为基础.道德伦理在护卫美好生活时,以关系和乐协调、秩序共建同构、价值共享互通为基本理念,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共处、人与社会和合共存、人的自我身心和解共益等原则得以具象化.美好生活的道德伦理原则需要人们付诸行为、诉诸践履,即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要求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关系上要求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与人合作;在人与社会关系上要求社会尊重个人、个人融入社会;在人与自我身心关系上要求个体自尊自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生活观揭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内涵、结构与发展变迁规律:生活世界是由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道德生活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其丰富样态.马克思生活观的理论特质在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深厚的人文关怀、鲜明的辩证唯物性.在当代,马克思生活观的理论和方法为我们审视和破解生活世界重大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新时代"美好生活"思想与马克思生活观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因而,遵循马克思生活观的运思逻辑与理论品格,洞察当代生活世界的重大问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有助于破解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实现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0.
休闲是城市老年人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安排休闲活动,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南宁市177位老年人在休闲时间、休闲方式、休闲消费以及休闲场所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出城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特点,进而对影响城市老年人体闲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老年人的休闲生活质量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1)
"周公梦"和"蝴蝶梦"既是孔子和庄子曾经实际做过的梦,也是他们梦想的体现。前者渴望某种成就,后者渴望某种自由。借助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可以挖掘出两者深层次的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抉择。深受其影响的后世学者也常常借助梦境展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追求充分的自由,张扬个人的特性。这种融"周公梦"和"蝴蝶梦"为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无意识层面,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