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西方的冲击,近代中国对西方的制度模仿经历了始为"中体西用"、后则"全盘西化"的两个错误极端,而日本则走了一条结合本国实情、避开先进国已走过的弯路、做到近代化而不同化的近代化成功道路。对制度模仿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导致了截然不同的近代化结果。 相似文献
2.
3.
19世纪中后期 ,中日两国因受西方的冲击 ,在外交近代化上表现出本质不同的两种取向 ,中国基本维持传统的华夷体系 ,而日本转变为近代外交体系。二者思想方式转变的不同与其在原华夷体系中所处的核心和边缘位势密切相关 ,中日两国正是基于对西学文野的不同认知 ,而形成了相异的对外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丽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39-43
阐述了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在中日两国法律近代化发展过程中各占主流的主要观点。通过将精神因素即国民性与前三种因素分别进行比较,揭示了精神因素在两国法律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它不仅是日本法律自近代以来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可以为中国法制发展有所借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学照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近些年来,中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理论规范和思维模式上有很大改进。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注意运用近代化和社会变迁的理论去审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近代化是一种有指向性目标的社会变迁。社会成员的理性态度的成长是近代化进程的一个实质性方面,而其中,领导集团的理性态度对近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尤为重要。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历史进程是从十九世纪中期两国国门先后被西方列强打开后正式开始的。明治维新作为u本近代化的开头文章做得比较好,而中国的洋务运动这篇开头文章做得不很成功。这里面同然有内外环境的因素,但更与作… 相似文献
6.
社会环境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19世纪中期开始,东方相邻的两个古国——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遭受西方的挑战,出现民族危机和社会进步(或曰革新)并存的际遇。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日本终于冲破中世纪的桎梏,摆脱了危亡旧险境,而跻入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中国却一波三折,步履蹒跚,终于陷入被世界列强控制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命运之神何以薄中厚日如此不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自欧洲的现代化潮流,在中日两国遭到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的、经济的和政治的。 相似文献
7.
李世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03-106
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历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从市民社会的角度出发去考察:第一,在历史时段上,日本在元禄时代(18世纪前后)市民社会力量就已经成长起来,而中国则是在清末“新政”时期(20世纪前后)才产生了市民社会的萌芽。第二,在社会力量上,日本的武士阶层是市民社会的特殊力量,而中国的士绅阶层,却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秩序的顽固势力。第三,在社会经济上,日本的新兴商人作为市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和反抗幕藩统治的生力军,而中国的商人最终不是作为独立的阶级(或阶层)出现于社会,而只是地主、官僚阶级的附庸而已。中日两国市民社会的不同状况和发展差距,决定了近代化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8.
章之元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2):200-202
王翔著《中日丝绸业近代化比较研究》一书,通过对中日两国丝绸生产和贸易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为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上的不同命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是近年来关于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9.
周志初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41-44
近代以前,中日两国的土地制度有较大的差异。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对近代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不能因此得出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显落后于日本的结论。甲午战争前,中国的农业产值是日本的9.4倍,但实际土地税规模仅为日本的1.3倍。按土地税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看,日本的土地税明显重于中国。从这个角度看,日本政府在通过土地税改革集中农业剩余推动近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而清政府则相形见绌。日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是农民承受较重赋税的重要条件,而中国的农民除土地税外还承受具有人头税性质的盐税的负担,因此可以说,中国农民承受的赋税也较重。 相似文献
10.
黄汉青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1):35-39
1858年7月美国逼迫日本与其签署了《日米修好通商条约》,横滨从此向欧美敞开了门户。中国人几乎在开港的同时出现在横滨。最活跃的是中国的买办,他们充当欧美人与日本人通商的中介。1870年日本与清政府签订了《日清修好条规》,中国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这加速了在横滨的中国人社会的形成,从而使中国人最终摆脱了欧美人附庸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1.
毛利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4-40
霍乱与19世纪中叶英国开展的公共卫生运动存在密切联系。霍乱疫情推动了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使英国人意识到霍乱是"社会病"的表现和后果。在查德威克领导下,公共卫生运动把清理城市垃圾、改善下水道、消除霍乱等作为主要目标,在城市卫生状况的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因把下水道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又加速了霍乱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的美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商业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为美国人民带来了种种新面貌,打破了清教徒一贯推崇的节制性消费传统,使炫耀消费成为大城市的新特征,消费主义的萌芽在在美国社会应运而生。爱默生对同时代的消费主义进行了批判,呼吁大家和他一起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在自然中过简朴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素娥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2):17-27
当代宁波话具有较苏沪吴语更典型的话题优先性,不过,目前对宁波话句法类型特征仍缺乏历时观察。《路加传福音书》(1853)为观察19世纪中叶宁波话句法类型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该译本语料表明19世纪中叶宁波话词序具有混合性,即TV、VO和OV皆有,但在复杂谓词和部分光杆动词句中受事前置倾向显著;介词类型也具有混合性,但后置介词较前置介词语法化程度高,且功能更活跃。可见,一百七十多年前宁波话句法具有话题优先典型且有微弱的OV语序倾向。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1月7日,由中日青年》杂志社、中国科协大战略研究会牵头,在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举办了“面向ZI世纪的中日民间交流研讨会”。有关方面领导陈曼苏、马宾、肖向前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内来自军队和地方的著名专家、学者50余人围绕中日两国未来关系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和充分的讨论。目前,中日两国关系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鉴于中日民间交往蕴含着巨大能量、两国在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把握中日关系发展的脉搏,使两国关系在对世纪友好顺利地开展下去,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也是时代赋予… 相似文献
15.
赵党留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87-88,91
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那么戊戌维新则可说是中国近代化的继续、扩展和深化,是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和新尝试,它在背景目的、道路方向和结果影响等方面都与洋务运动截然不同。从近代化的新视角、以与洋务运动比较研究的新方法重新审视戊戌维新,无疑有助于深化对戊戌维新、洋务运动及二者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由于地理、文化、历史、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等诸多原因,中日两国的关系总是剪不断,理还乱,中日民间外交也随之跌宕起伏。本文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贵档案为依据,从中日民间交流的发展历程、中日民间交流的组织和团体、中日交流的症结和中日民间交流的未来三个方面,对中日民间交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晓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69-172
日英同盟和日美同盟是20世纪日本处于重要转折期时与世界上两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重要的结盟。两次结盟的背景、命运不同,但是结盟的确给日本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而在不同国际体系下的两次结盟外交,实质上是英、美、日结盟国在各自国际体系下的对外战略和战略运用。 相似文献
19.
韩奇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3-96
亚里士多德和霍布斯分别是古代政治哲学和近代政治哲学的杰出代表,他们政治观的差异反映了古典政治哲学和近代政治哲学之间的范式转换。本文以伦理目的论为分析视角,通过对两位思想家政治思想的梳理和分析,展现了伦理目的在古典政治哲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种政治目的在近代政治哲学建构模式中的消解。这种转化使得古典的伦理政治观为近代的功利政治观所取代,并为人们建构现代的政治制度和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元朋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6-128
晚明万历年间日本悍然发动侵朝战争,明廷以保护藩属为名出兵,先后两次打败日本军队,维护了以明王朝为核心的东亚封贡体系;晚清光绪年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以清王朝为核心的东亚封贡体系至此彻底崩溃。两次中国对日战争,其结果是一胜一负,但后者对中日朝三国的影响确是极为深远的。清王朝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朝鲜实质上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而日本却崛起为东亚新兴霸主,朝着世界级的资本主义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