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劳动教育:从陶行知到毛泽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和毛泽东都很重视劳动教育 ,把劳动教育当成改造旧教育制度的强劲武器。至今 ,我国教育世界与劳动世界之间的互动仍显动力不足 ,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因而历史地反思陶行知和毛泽东的劳动教育思想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学校劳动教育的问题,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特别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我国教育理论拨乱反正的关键时刻,学校劳动教育问题更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学校要不要搞劳动教育?历史上进步的教育家的回答是肯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不仅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且作出了科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孕育初塑、探索发展、改革转型、完善确立四个时期,演变过程显现出如下特征:政策的目标、内容走向分类多元;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日趋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历史制度主义逻辑框架,演化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相似文献   

4.
劳动是人的基本属性,是人和动物的基本区别,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党的百年历程中,劳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学生对劳动的热爱程度不够,他们的劳动创造力和劳动实践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校劳动教育应帮助大学生在全面深入的系统认知基础上,树立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基于党的百年劳动教育历史经验,笔者探索出强化认知、转变理念、加强实践三个维度,提出: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达成"劳动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共识;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中,营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氛围;将劳动教育融入社团建设中,形成"劳动主体自主、劳动形式多元"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5.
新劳动教育政策的颁布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以公共政策规划分析框架为立论依据,以访谈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以类属分析为资料分析方法,从政策目标确定、政策方案设计、政策方案决策、政策方案可行性论证、政策合法性确立五个维度分析我国劳动教育政策从合理性存在到合法性确立的规划过程。发现劳动教育政策目标确立是一种基于实际情况的综合性判断,劳动教育政策方案设计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科学性理解,劳动教育政策方案决策是一种基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前瞻性把握,劳动教育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是一种基于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实践,劳动教育政策方案的合法性确立是一种基于政策执行依据的重要性倾向,这为推进五育并举和劳动教育政策执行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劳动教育问题。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体系,从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揭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鲜活内涵,阐释了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深化了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为我们在新时代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青少年中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观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两种过程相结合的学说中,其基本涵义包括两个侧面:一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劳动要与教育相结合(即劳教结合);一是在国民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教劳结合)。而在这两个侧面中,马克思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详尽考察和反复强调的是劳教结合,对于教劳结合,马克思只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教育”进行了简略的科学推断。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这一学说的研究缺乏两面观,大多着眼于教劳结合这一侧面,囿于解决学校教育(或正规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其结果,在理论和逻辑上,难以全面理解马克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加强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劳动教育具有劳动价值观的评判功能、劳动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功能、创造思维的延续与引领功能,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拓展了立德树人的方法与路径.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育人方式、教育内容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价值耦合和内在关联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性的关键.高校应当积极构建劳动思想教育与思政育人相统一、劳动实践锻炼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劳动创造能力与育人效果相统一的劳动育人体系,从而实现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毛泽东同志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原理.对毛泽东同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学术界已有不少研究,出了许多成果.这对我们认识、领会毛泽东同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很有助益.笔者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思想有其深厚的理论内蕴,在其形成过程中,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因此,必须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加以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劳动的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传递生产经验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在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仍是教育总体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因而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认真的回顾,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对于发展我们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寿彝先生的历史教学论以历史教育为基础,并将历史教学视为历史教育的一部分。在历史教育总目的指引下,历史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以育人为最终目的。历史教学应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劳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谈起 ,对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任务以及内容和实施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思想与我国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劳动教育的分析 ,提出在进行生产技术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最后建议将劳动教育列为教育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基础教育中将德、智、体、美四育增补为德、智、体、美、劳五育  相似文献   

13.
钱伟长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生涯中 ,创新贯穿于他教育实践的始终。他坚持不懈、不遗余力地进行教育创新探索 ,身体力行 ,创造性地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钱伟长先生数十年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处处闪现着创新精神 ,充满着创造性活力。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 ,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和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核心目标,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法,从教育体系到教学框架,从教育功能到教学评价,历史教学正在经历着一个全新而深刻的变革。历史基础教育实践已由史实教学发展到史学研究素养和方法教学再演进到今天的思维教学,史学、史学研究和教育学理论与技术走向了融合,这迫切需要高师院校展开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从流行趋势谈服装专业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符合流行趋势的服装不仅价格倍增,而且被人们视为时尚的象征。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服装教育的历史,分析服装行业的现状和典型特征等,着重阐述我国高校服装教育教学模式的完善和补充。建立服装流行趋势的观念是推动服装业发展的关键,也是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HP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HPS教育倡导将科学史、科学哲学的有关内容纳入科学课程与教学中,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对国际HPS教育与科学教学历史发展的梳理,以及国际HPS教育融入物理教学相关研究的分析,可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推动了包括历史教学在内的近代教育观念、体制的革新与重构,成为"五四"时期以降实用主义教育运动勃兴的源头活水。从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依然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对于教学主体而言,要提高史学工作者古为今用的认识,落实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思想;对教学客体而言,要培养学生透视现实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树立平民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的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教育都关系于人之生存、生产和生活。所以,民生、民有、民享构成中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普通民众是教育的大多数,人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多途并进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此,需要寻求新的研究范式,建构符合历史的、属于中国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9.
明代以前中国科技发展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中国古代教学能较好地坚持孔子倡导的启发式。从历史上各主要朝代科技发展与启发式教学的相关状况中 ,人们可以看出启发式教学是开启我们民族智慧宝藏的金钥匙。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 :只有积极地实行启发式教学 ,才能更好地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20.
对高师运用微格教学的几点阐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格教学是一种系统的训练方式,是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它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必须重新思考微格教学技能的内涵、特点.微格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其特有的训练模式,要求学生开展试教活动.同时还要把握微格教学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