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乡村旅游是我国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界是位于偏远山区且存在大量贫困农村人口的新兴旅游城市,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旅游扶贫"战略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分析张家界乡村旅游的现状基础上,探求推动张家界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乡村美学的实用性出发,研究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路径。首先探讨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文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山东省五埠村为例展开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文旅的焦点问题,最后总结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力求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耦合,达到用文化持续滋养乡土性的目的,使乡村文旅产业具有更加明确的美学意蕴指向,促进乡村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张莞 《民族学刊》2019,10(3):21-28, 106-108
乡村旅游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能够达到最佳效应并实现多方共赢。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机理,并以茂县为例,实证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以及两者的关联程度。结论显示,茂县的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和一致性,两者的协同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但近年来协同性有所降低。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注重产业融合;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质量,着力打造精品,提升两者协同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典型案例区奈曼旗14个苏木乡镇36个嘎查村展开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以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为重点,将主要嘎查村归为四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产业发展型、生态家庭牧场型、文化休闲旅游型、绿色农业型.最后分析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面临困境,并从推进乡村生态发展、振兴乡村产业、繁荣兴盛乡村文化、强化乡村人才支撑、提高民生保障...  相似文献   

5.
《民族论坛》2014,(12):67-68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7部委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决定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扎实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同时公布了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县全部进入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重点县和片区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哈尔滨市居民的乡村旅游需求意愿的调查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开发必须依托一定的旅游资源条件,并保持其特有的乡村氛围;乡村旅游设施建设既要保持自然古朴,又要干净整洁,还应尽可能地实现舒适、方便;距离城市不太远的乡村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具有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7.
广泛分布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农村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家庭后代、家庭和个人兴趣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随企业业主间的差异而在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借助微型旅游企业这一平台,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家庭和谐、农村家庭收入提高;在与旅游者交流反思过程中,家长对后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到家庭和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获取经济利益同样重要。对乡村微型旅游企业这一农村扶贫方式,需要从家庭的角度进行深度剖析以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8.
依托中越边境地区的资源优势,加快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是助力沿边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旅游发展能够通过绿水青山、产业融合、文化传承、社区参与、增收就业等优势推进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乡村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使其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丽乡村。在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需要采取强化规划引领、提供政策保障,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系列特色旅游品牌,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区域旅游发展、深化协同合作等强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文化广场,健身娱乐活动异彩纷呈;农家小院,游客把酒言欢;田间地头,处处能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初春时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的村村寨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2019年以来,鹤峰县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让美丽乡村推动"美丽经济",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究其根源 ,自然地理所导致的发展环境约束是最基础的原因。因此 ,尽管 5 0年来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但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仍十分薄弱 ,乡村呈现出整体的相对贫困状态。本文认为西藏农牧民增收与反贫困攻坚的基础 ,归根到底就是乡村建设。西藏的贫困现象是一种综合性状态 ,对西藏贫困现象的治理也必须有一种综合、整体的系统思想。乡村建设正是从乡村农牧民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行为方式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从基础性和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扶贫行动和扶贫资源的配置 ,把扶贫行动与乡村社区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 ,体现新阶段反贫困的深化和系统化 ,使西藏 2 1世纪的扶贫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民宿是新时代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业态产品。作为新型旅游业态,民宿旅游充分考虑人们的偏好追求,并在积极顺应市场需求的同时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热点,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民宿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泰山石文化与民宿经济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是基于传统东方石文化推行新业态经济的基本尝试,也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从泰山石文化着手,对泰山石文化与民宿经济融合发展策略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2.
经过对乡村治理情况展开实地调研,发现虽然广西各村对村集体组织的行政能力、村民自治能力、乡村法治成果的发展维护以及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成绩显著,但仍然存在着乡村自治能力不足、乡村法治环境和体系有待建设、文化自觉与德治的引领作用仍有欠缺以及“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成熟四大问题。针对这四大问题,要提升乡村自治动力,创新乡村自治机制,坚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转向农村社区等;加强乡村法治建设,培育乡村法治文化,包括加强乡村治理的地方立法、建设适合农村基层法治服务体系等;充分发挥乡村德治功能,营造良好乡村德治环境;完善新时代民族地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乡村建设特别是民族乡村建设,是我国发展经济、统筹城乡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环节。黑龙江省民族乡村具有其独特的地域属性,特殊的地域属性对于乡村发展有优势也有短板。克服黑龙江省民族乡村发展短板,参考国内外乡村建设的经验,重点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推动黑龙江省民族乡村建设,进而实现兴边富民的目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黑龙江民族乡村建设中要突出民族乡村的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特色;因地制宜地把《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落实,有针对性有区别地探讨乡村建设问题;通过民族乡村建设,巩固和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带动民族乡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文长 《中国藏学》2006,(2):96-101
西藏乡村是中国区域社会最边远的一角。城市化如何化及乡村,乡村以何种方式和姿态融入开放社会,这是西藏发展面临的考验。本文认为,西藏乡村仍将在城市化中存在,乡村发展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的,调动城市与乡村两个积极性,内含乡村发展的城市化更符合西藏迈向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利益。经营乡村是西藏乡村建设的新方向。以经营的理念去认识、发现西藏乡村资源,在开放市场中激活乡村资源,使西藏乡村在加强建设的同时,更充分地实现乡村资源价值,这就是西藏乡村的出路——走向繁荣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产区,这里也有着我国最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东北地区就开始着重解决“三农”问题,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帮助农民群众实现了脱贫,同时还有效的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农业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将文化旅游的文化属性凸显了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尚。本文就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东北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探讨推动东北地区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婕 《民族论坛》2012,(18):32-38
"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国外乡村旅游开展较早,在许多国家已走上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相关研究也较为成熟。相比于国外乡村旅游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我国目前在两方面仍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已有经验,将对我国乡村旅游实践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西部民族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历史节点,积极探索西部民族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和政策需求,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入手,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实际,需要优化要素源配置、创新推动与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实现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修复与绿色发展相融合,实现生态宜居;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乡贤文化建设,实现乡风文明;民主自治、基层法治和社会德治融合发展,实现治理有效;提升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庆彭水厚重的盐丹文化、神秘的巫觋文化、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独特的乡村聚落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评估,提出"以鞍子苗族文化为抓手,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生态博物馆’,竭力打造‘乌江苗都’品牌;以盐丹文化为核心,精心筹建‘中国·盐丹文化博物馆’,推动郁山古镇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传媒中心’,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创建彭水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这既促进彭水少数民族原生态的产业化发展,又带动了彭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庆彭水厚重的盐丹文化、神秘的巫觋文化、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独特的乡村聚落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评估,提出"以鞍子苗族文化为抓手,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生态博物馆’,竭力打造‘乌江苗都’品牌;以盐丹文化为核心,精心筹建‘中国·盐丹文化博物馆’,推动郁山古镇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传媒中心’,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创建彭水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这既促进彭水少数民族原生态的产业化发展,又带动了彭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共享发展成果是乡村旅游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在实践层面上,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公司、当地居民、民间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因各自在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中追求的主要利益不尽相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段。对河北省两个民族自治县的三个民族乡镇的研究表明,促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旅游产业振兴,提升多元主体对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事务的治理效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规约各方参与行为的同时兼顾其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